徐苏涛 GEI新经济瞭望
在抗疫防疫中,一些原来假设的场景进一步变成了现实场景
一是从事实说话到数据说话,大数据、平台公司在洞见、预见以及资源调度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二是高触高感到无触无感,打破人的高接触、有感应、有传播,到少接触、无接触、无感(如无感监测等);三是从现场实施到远程操控,进一步打破了时空限制;四是从虚拟现实到智能实现,在虚拟空间上实现功能替代、技术实现与智能使能应用等;五是从多人工厂到无人工场,云制造、智能制造、产业互联网将进一步加速推广应用;六是从官管民理到群民共治,有组织加速自组织,上中下的关系加速被左中右的关系所取代;七是从生态掠夺到见素抱朴,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
伴随这些变化,互联网、大数据、云平台、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模式对人类社会的消费方式、生活方式、生产方式、治理方式等经济社会活动形式等等,发生了更大的冲击及深远影响。
在抗疫防疫期间,尽管上海等地以智慧城市力求“化危为机”,整体而言姿态是好的,但呈现出明显的路径依赖。以上场景的变化,主要体现了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的更为实质性的变化:
一是从碎片信息到数据驱动,数据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基础设施和驱动力;二是从智慧感知到智能感用,不局限在感觉、认知上,关键是感而有智、应而可用;三是从前台思维到后台思维,前台越来越强调路由器、敏捷供应,后台则是重要的储存器、处理器;四是从物理线下到虚拟线上,通过虚拟空间打破地域空间的距离、通过线上平台打破物理世界的时间距离;五是工业工厂到智能工场,不再是车间、设备、工人、原材料的工业化模式,而是云平台、数字装备、智能制造、智能终端与居家办公、远程办公、线上办公等新经济模式;六是从科层行政到扁平治理,不是以管的方式达到理的目的,而是理的方式达到管的目的;七是科技求富到科技向善,不仅仅强调科技创造生产力和财富的经济功能,逐步将科技的经济功能与社会功能并重。
更进一步而言,智慧城市,重在从城市信息化基础设施与硬件出发,强化智慧感知、智慧管控,仍然停留在从物理空间到虚拟空间的过度上,那么接下来如何将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新一代通讯等等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消费方式、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治理方式有机结合,并没有充分地回答,反而是带上了沉重的路径依赖包袱。
在这里并非是重新界定智能社会ABC,更多的是在一个2C(个人)、2F(家庭)、2B(企业)、2G(政府)的简要模型中,提出智能社会的基本形态与景图。简而言之,某种意义上,智能社会=场景消费+社交生活+智能生产+数字治理。
一是消费模式场景化。核心是围绕新的场景变化,将产品服务、数字内容、数据算法、敏捷供应有机结合在一起,创造新的消费体验、消费景图与市场空间。二是生活方式社交化。最好的商业模式与工作方式都是嵌入到人们的生活方式之中,这种生活方式是体现人人互联、万物互联、随时随地而不是高接触(非物理接触)、高情感的社交化生活方式。三是生产方式智能化。生产性部门将打破企业的边界与形态,逐步形成“数据驱动+云平台赋能+智能制造+智能终端+敏捷生产”的生产方式,并与敏捷供应、社交生活有机结合在一起。四是治理方式数字化。伴随治理数字化带动治理现代化,平台企业、社会企业将参与社会治理,政府唯有加大数字设施、数字平台、数字大脑等架构,才能更好地适应未来、迎接未来、引领未来。
在智能社会条件下,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将打破以经济物质基础支撑社会发展的初级发展阶段,进入经济建设与社会建设协同一体发展的新阶段,进一步呈现出产业发展的经济功能与社会功能并重、科技创新的经济功能与社会功能并重等态势,对近中期、长远期发展将产生深远影响。
先进制造业+工业互联网
产业智能官 AI-CPS
加入知识星球“产业智能研究院”:先进制造业OT(自动化+机器人+工艺+精益)和工业互联网IT(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产业智能化技术深度融合,在场景中构建“状态感知-实时分析-自主决策-精准执行-学习提升”的产业智能化平台;实现产业转型升级、DT驱动业务、价值创新创造的产业互联生态链。
版权声明:产业智能官(ID:AI-CPS)推荐的文章,除非确实无法确认,我们都会注明作者和来源,涉权烦请联系协商解决,联系、投稿邮箱:erp_vip@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