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次在和同事 1:1 的时候,被提到了这样一个问题:你是如何能写出内容如此丰富的文字呢?
这个问题问得我有些楞。我虽然这两年来文章更新的频率断崖式下跌,但平胸而论,我要是想写,要是有时间去写,一天一篇文字,并不在话下。最近我给我们家小宝开课,顺手开启了一个比较私人的公众号,把课堂上的流水账记录下来(主要是想以后教小贝的时候可以直接捡现成的),一个月来,已经写下了三十多篇(质量参差不齐的)文章。
所以关键是「有野講」。
那问题来了,大家一天都是二十四小时,刨去工作睡觉,吃喝拉撒,剩下的时间都不多,如果努力的程度也差不多,凭什么我能输出更多的思想?
我想了又想,发现这和两件事有关。
第一是目的。这个我最近一个月感触最深。以前我也看李永乐老师,看妈咪说,看 3blue1brown,但都是抱着猎奇的心态,45° 斜躺在沙发上懒洋洋 1.5 倍速下看完视频,各种恍然大悟,各种哇靠牛逼,信息在头脑里打一圈转,丢失掉不少,剩下的就浅浅驻扎着。要说懂吧,是懂了,可真要我把同样的内容像他们那样讲给别人听,那几乎不可能。现在因为要给小宝上课,再看这些视频的时候,虽然还是 1.5 倍速,但我是正襟危坐,聚精会神,放在键盘上的双手随时准备按下暂停,cmd+shift+4 截图,然后在早已打开好的 vscode 中记录笔记。所以目的不一样,吸纳信息的质量就不一样,大脑全速运转,反复咂摸,没能充分理解的部分停下来思考,思考的同时还在想如果我要将其换个更通俗的说法讲给小宝听,该如何如何,就这么把信息拆解成知识,烙在脑海中。后来我想啊,那些我「看进去了」的视频,比如 Rich Hickey 的 Simple made easy,Scott Wlaschin 的 Railway oriented programming,Bret Victor 的 Inventing on Principle,Spotify Engineering culture 等,无不是我要写文章的时候发现的,我带着目的去看,脑子里清晰地知道我希望从中得到什么,所以看得认真,思考地认真,最后自然能将别人的思想和自己的思想融会贯通,输出的时候一切便自然地在笔尖流淌。
第二是笔记。所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流过大脑的信息,被手指这么一截胡,有价值的内容就不会白白流走。于是我们需要有个随时能记录知识,思考以及灵感的地方。我自己用的笔记系统经历了若干代,从 windows 时代的某个我已经忘记名字的笔记软件,到短暂尝试了 Trelby,到 scrivener,再到 evernote,都不尽如人意,最后到我自己的独家武器 —— 我称之为 pensieve 的工具集。pensieve 是邓布利多的冥想盆,用在这里恰如恰如其分。
我的 pensieve 工具集历经演进,目前包含这些组件:
vscode + markdown all in one + markdown math + marp for vscode + plantuml。编辑和预览工具。
pandoc + Makefile + chrome-headless-render-pdf。编译系统,用于表现层 —— 任何我记录的内容可以被输出成 html,epub 和 pdf。
git + github。版本控制和存储系统。所有的内容我自己拥有,且随时随地可以在我的任何设备上访问。
这套工具组合起来威力强大,且几乎不需要写什么代码 —— 嗯,仅仅需要少量的 Makefile 代码充当胶水,把一切粘合起来。它有良好的可伸缩性,小到随笔,大到写书,都能应付得过来。如果非要说缺点,就是对非程序员不够友好,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懂 git 和 Makefile。
于是我的硬盘里的一个个冥想盆开始自发增长。我早期的公众号文章(以 2016 年为分水岭)和书(途客圈创业记,奇博士的管理课等),在一个叫 craftsman 的 repo 里,后来的公众号文章在 book_wechat 的 repo 里。我的天叔奇谈,在 book_tianshu 中,而我准备写给我孩子们的数学书,则放在 book_math 中:
这样,当我看 StrangeLoop 新上的视频,如 “Performance Matters” by Emery Berger,我就可以打开 book_wechat,开上一篇 md 开始记录有趣的内容,并思考,如果我写一篇关于 performance 的文章,我该从什么角度,选取什么内容来写;而当我跟着 Eddie Woo 学习初中数学的时候,我就打开 book_math 在合适的目录下(比如 algebra)揉进学到的知识,一边揉一边想如果把同样的内容教给小宝,如何简化,如何用图像辅助才能教得更好。就这样了,我边思考边写,想到什么写什么,不太管格式(偶尔用 ## 区隔跨度太大的内容),遇到引人深思的内容,不容易用语言表达清楚,就干脆截图,把拷下来的屏幕存贮到 repo 的 assets 下,然后在 md 中引用。如此这般。最后,在我需要回顾和对外输出内容的时候,我可以将其一气儿输出成 pdf,装在手机/ ipad 里,随时翻阅。有些内容,pdf 并不是最方便的形式(比如我做的《资治通鉴》胶片),且不太有隐私的问题,我就将其设置好 travis,每次 commit 就构建 html,然后自动部署到 netlify,于是有网络的地方就可以访问。
当信息被转储成知识后,我再以我的方式,融合我的阅历,我的思考,将其表达出来,这便是我的知识。
所以,看上去并不是很难,对吧?
原文附上《天叔奇谈》的 PDF(现在已经有近一百五十页碎碎念,大概率对你无用),无他,就是秀一下有一个好的「冥想盆」+ 日拱一卒,会带来怎样的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