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这样的朋友?
他们辞去了在知名企业的工作,转型成为一名自由职业者,虽然没有了固定收入,但他们赚得比以前更多,有些人还成了某个领域的明星。
如果你周围这样的朋友越来越多,不要觉得惊讶,因为这是正在发生的未来趋势。
要洞悉其中的趋势变化,我们有必要回望组织变迁的历史。
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来,就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组织,比如国家、家族、教会、学校、作坊等等,但股份制公司这种组织形态出现的时间比较晚,也就400多年的历史。我们经常说某某家族企业有上千年的历史,其实大多数时间都是家族作坊,不是股份制公司。
你可能会觉得很奇怪,为什么会有公司这种组织的出现呢?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罗纳德·科斯(Ronald H. Coase)在《企业的性质》这篇文章中回答了这个问题。科斯认为:市场交易是有成本的,通过形成公司这样的组织,并允许某个权威(通常是企业家和管理者)来支配资源,就能节约市场交易成本。公司能让个体员工联系更加紧密,协作效率要比在市场上更高,完成个人无法完成的目标,这也是公司存在的价值。
既然企业有那么多好处,那企业是不是规模越大越好呢?
当然不是!企业的运行也需要成本,那就是管理成本。企业规模越大,管理成本就越高,甚至在一些企业会导致各种官僚现象,我们称之为“大企业病”。当管理成本高于内部协作产生的收益时,公司就会变得规模不经济,因此组织的规模也是有边界的。
理解了企业的性质和企业规模的原理以后,就不难理解组织变迁的逻辑了。
随着互联网的出现,各种社交媒体和协作平台也相继涌现。这种协作平台相当于一种新型的组织形态,它可以让个体不再依赖于一家公司,就可以向成百上千的客户提供服务。这种趋势产生了两种新物种:一是社交媒体和协作平台,二是大量的自由职业者。
与此同时,公司这种组织形态也在发生某种变化。由于市场交易成本降低了,为了平衡管理成本和维持灵活性,公司也不需要那么大的规模了,而是专注于自己的核心业务,而将非核心业务外包出去。这也是我们经常说的组织再造、无边界组织等趋势的背后原因。
以知识服务行业为例,这种行业非常古老,但最近几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早些年,一个知识工作者必须依附于某一个组织——大学或者公司,才能活得很好。这是一个高度分散的行业,总体市场规模可能有几千亿人民币,但存在着几十万家企业,销售额超过1个亿的企业寥寥无几,从业者的收入也相对有限,年收入过千万的寥寥无几。
微信、得到、喜马拉雅、蜻蜓这样平台的出现,改变了这个行业的形态。
这种超级平台的出现,可以将数以亿计的用户聚合在一起,并养活了数以万计的知识工作者。通过这样的平台,消费者可以用比传统培训低得多的费用获得优质的知识服务,而少数明星知识工作者则可以获得数以百万级的用户,他们可以获得比以前多得多的收入。
以中国领先的知识服务平台得到为例,上面有很多明星讲师,如薛兆丰、刘润、武志红、宁向东、万维刚、吴军,他们都拥有超过10万的付费用户,每个用户一年只需支付199元,就可以获得高品质的知识,而且这些明星讲师每年都可以获得过千万的收入。
知识服务业是一个“头部效应”非常明显的行业,互联网技术则加剧了这种头部效应。以前可能是20%的人赚到了80%的钱,现在则可能是1%的人赚到了80%的钱。当极少数明星知识工作者获得了大部分的市场收入时,这个行业的大多数从业者将会被淘汰。
随着经济和技术的变化,资本、组织和个体的关系也在发生变化。
在一百年多年前的工业时代,由于工业生产非常依赖资本,而且资本相对稀缺,资本家(或股东)往往在组织中地位更强势,相对而言,管理层和劳工的位置相对不是那么重要。
但随着跨国公司的发展,公司股权变得高度分散,资本业开始变得相对充裕,权力的天平越来越偏向组织的管理层。很多公司的股权高度分散,他们没有“实际控制人”,这时候的管理者往往拥有更大的话语权,并产生了一大批高薪的明星经理人。
管理层和普通员工的工资水平的差距也越拉越大。据统计,1965年,CEO与工人工资的比例是20:1;这个数字在1989年上升到58比1,并在2000年达到顶峰,当时CEO的收入是普通工人的344倍,而2017年麦当劳全球CEO的收入就是普通员工的3100倍。
但现在,随着各种协作平台的兴起,还有组织的无边界潮流,组织开始大量采用临时雇佣知识工作者和工人,个体和组织的关系也在逆转。越来越多的知识工作者不再依附于某一个组织,由于他们同时服务于多家企业,他们获得的锻炼机会更多,也能够获得更高的收入。
一个有趣的悖论就这样出现了:组织更依赖于明星员工,而明星员工却不再依赖组织了。
天下大势,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在大势面前,你的选择是什么?
HR Tech China
1.
展会基本信息
· 时 间:2019年5月14-15日
· 展( 会) 期:2天
· 地 点:上海世博中心
· 会议规模:共有1个主会场和5个平行分会场
· 展览面积:7200平米
· 参会观众:预计2天专业观众数16000人次
· 会议场次:预计举办50场次会议
2.
大会确认演讲嘉宾
大会全力邀请全球人力资源行业专家、人力资源咨询企业中国区负责人、知名企业高层管理者等作为大会演讲嘉宾。
· 密歇根大学罗斯商学院教授——戴维·尤里奇
· 管理咨询大师——拉姆· 查兰
·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教授——曾湘泉
· HCM 创新副总裁——Cecile Alper-Leroux
· H3 HR 咨询公司CEO——Trish McFarlane
· Deloitte 旗下Bersin 公司独立分析师,创始人——Josh Bersin
· 美国HR Tech 联合会议主席——Steve Boese
· 小村资本合伙人/智慧云创始合伙人——陈雪频
· 上海市人才服务行业协会秘书长——朱庆阳
· Leapgen CEO & 创始人——Jason Averbook
· 上海外服(集团)有限公司——李栋
· 华为副总裁、华为大学执行校长——陈海燕
· 霍尼韦尔中国区人力资源总监——沈雁
......
HR Tech China预登记购票系统现已正式上线
您可以通过此系统快捷预登记和购买您计划参与的会议场次,省去现场排队登记购票的等候时间。点击阅读原文前往预登记,让大会与您一起充电吧!
——HR Tech China
▼更多精彩推荐,请关注▼
中国人力资源技术大会
HR Tech China
上海世博中心
2019年5月14-15日
来源 | 公众号:福布斯
图片来源 | 视觉中国
编辑 | 智慧云
智慧云董事会,定位于"高成长企业的外部董事会",为高成长企业的企业家和高管提升领导力,并用群策群力的方法解决战略问题,核心产品是为企业家定制的私人董事会,以及为企业高管定制的群策群力工作坊,致力于提升企业家领导力,助力企业高速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