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真格-红杉 AI 双城记”北京段交流圆满结束,我们与十多位被投企业的创始人、高管一起,深度探访了今日头条、清华姚班、科大讯飞、阿里巴巴和腾讯等前沿公司以及机构的 AI 实验室。
想知道这些引领中国 AI 发展的中国人工智能顶级研究机构都在做什么?他们最关心哪些 AI 技术?各家机构又有什么异于他人的特征?本文带你一窥究竟。
本文转载自新智元 | ID : AI_era
9 月 14 日,由人工智能领域顶级投资机构真格基金和红杉资本中国基金发起的“AI 双城记”在北京启程。本次以 AI 为主题的参访旅程包括北京和硅谷两个城市,在北京段,团员深度探访了今日头条、清华姚班、科大讯飞、阿里巴巴和腾讯等前沿公司以及机构的 AI 实验室。
▲ 真格基金联合创始人 王强
红杉资本中国基金合伙人周逵带队参与了北京段的参访行程。主办方为每一站活动主题都尽量做了细化、聚焦,希望令所有参与人的兴趣点更加集中,沟通更有效率。
▲ 红杉资本中国基金合伙人 周逵
在参观这些国内外领先的人工智能实验室并了解其技术进度的同时,周逵希望同行创业企业 CEO / CTO 们能借此与参访机构建立联系,为未来的合作打下基础。
崛起中的今日头条
系统仿佛会自我发育
在位于中航广场的新办公大楼里,今日头条创始人兼 CEO 张一鸣和头条 AI Lab 负责人、今日头条副总裁马维英博士进行了分享。
▲ 今日头条创始人兼 CEO 张一鸣
张一鸣介绍,对于今日头条来说,AI 在创作,互动和分发三大环节都发挥了作用。AI 理解内容,做好推荐,还帮助内容的创作更高效,内容管理更方便。
他对 AI 的思考是:AI 技术本身具有网络效应,越多人用越好用,用得越久越好用,信息越多,模式识别得足够多,就越是准确。
他认为,AI 在商业变现方面也非常有吸引力。拿推荐系统和广告来说,只要更新一个模型,就可能会带来几个点的利润。
另外,我们也了解到,今日头条不仅是 AI 技术研发者和 AI 产品输出者, 公司内部的管理也使用了不少 AI 技术,比如招聘用 AI 来筛选简历等等。
▲ 今日头条副总裁兼 AI 实验室主任 马维英
作为今日头条 AI 实验室的负责人,马维英博士从 AI 实验室在今日头条中的角色和作用等角度进行了分享。谈到 AI,他形象地称,头条在 AI 技术的使用上是“杀鸡就用牛刀”。很多人都认为简单的阅读推荐其实用不到太多 AI 技术,但是他们通过深度的挖掘,在 AI 技术的使用过程中发现了巨大价值。目前,今日头条也开始在视频内容上发力,每天有海量视频上传。所以,用 AI 技术来识别视频,理解视频内容或者做相关的推荐,也成了要解决的一个技术点。
今日头条现在已经在使用基于智能算法的写稿机器人,马维英博士介绍,人工智能现在已经可以在财经报道、体育赛事报道等领域自动创作,内容完全可以媲美人工编辑。
作为在微软有过多年搜索技术研究的老兵,他说,他很早就意识到,狭义搜索的战争早就结束了,谷歌和百度成为了胜利者。但是,现在和未来,一定会有新的搜索形式出现。
清华姚班
与国内 AI 产业的联系非常紧密
“清华学堂计算机科学实验班”(姚班)由世界著名计算机科学家姚期智院士于 2005 年创办,致力于培养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普林斯顿大学等世界一流高校本科生具有同等、甚至更高竞争力的领跑国际拔尖创新计算机科学人才。
姚期智是图灵奖唯一的华人获奖者,也是世界现代密码学、理论计算机科学、量子计算等领域的奠基人,现任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院长。他于 2004 年辞去普林斯顿大学的终身教职,回国担任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教授,并开设了国内首门计算机理论课程,从根本上夯实了国内计算机本科课程的理论基础。
隔年他又创办了如今大名鼎鼎的「姚班」,培养出了一大批中国计算机科学的顶尖人才,其门生早已遍布国内外 AI 产业和计算机科学研究的各个关键领域:中国计算机编程第一人楼天城,还有旷视科技的三位创始人印奇、杨沐、唐文斌都是姚班走出来的学生。今年二月,他与杨振宁一起放弃外国国籍成为中国公民,正式转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在清华姚班,大家讨论的主要话题是金融与 AI。四位教授:徐恪、唐平中、李建、徐葳围绕 AI 与金融话题分别进行了分享。在分享中我们了解到,清华姚班与中国人工智能企业的联系非常紧密,与 BAT、滴滴在内的大公司都有合作,大多以合作项目的形式完成。
其中李建教授提到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骗子掌握人工智能的驱动力其实非常高,因为他们用这一技术来获取利益的回报会比较可观。这也对风控的技术难度提出了要求。
▲ 清华姚班四位教授:徐恪、唐平中、李建、徐葳
科大讯飞体验
可见可听可感受的 AI
学习了一天的技术之后,团员们在 14 日晚走进了科大讯飞北京分部。在科大讯飞研究院副院长、北京研究院院长王士进分享之前,大家实地感受了科大讯飞的产品,“触摸”到了 AI:讯飞的阅卷系统和智慧医疗系统吸引了大家的关注,团员们也从自身经验和公司业务出发,提出了结合自身实际的问题。
随后的技术报告部分,王士进院长在长达一个多小时的报告中,除了介绍人工智能的最新现状、科大讯飞语音和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以外,还重点谈论人工智能深度应用的一些建议。
▲ 科大讯飞研究院副院长、北京研究院院长
王士进
他认为,人工智能现在有一种趋势,就是关键技术硬件化。体现在人工智能芯片定义了 AI 产业链和生态圈的基础计算架构,具有战略地位。包括谷歌、IBM、英特尔、英伟达、百度、华为、中科院都在布局人工智能芯片。
另一大趋势是技术方法集成化,这体现在单一 AI 计算理论和方法不可能包打天下,将多个模型、方法与技术在不同层面上有机集成,在实战中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还有一大趋势就是开源。虽然各大公司都在花大力气做开源平台,但王士进副院长的观点是,对于一家 AI 公司来说,如果公司业务做大,个性化需求会越来越多,平台自己构建的话更容易扩展,开源平台则更适合学术研究和交流。
针对科大讯飞在市场上的发展情况,“AI 双城记”团员们提出,为什么科大讯飞在语音市场上起步那么早,并且技术也相当领先的情况下,当下还有很多以语音技术为核心的创业公司出现?王士进回答说,因为市场足够大,所以允许有许多同质的公司出现。并且,从技术本身来说,一家公司的技术别人做不出来是不可能的。所以,要保持自身的商业价值,就只有结合自己的业务场景不断地优化,保持持续的领先优势。
具体到语音技术,王士进副院长提到了许多值得思考的问题。比如,他认为,自然语言处理的本质其实是形式与意义的多对多映射,核心困难在于知识不足。而知识不足的原因又在于语言本身是复杂的、有歧义的,而且语言是不断演变的。进而他认为,解决这一困难的办法就是,利用知识来进行约束。
在现实中,人们所感受到的语音技术并不太好用。王士进认为,这有三个原因:1.每次的语音输入是有差别的;2. 影响语音识别效果的不少因素在实际应用时是不可控的,比如麦克风的型号、环境噪音、语音、语速等等;3. 语音识别技术内部本身就是属于概率体系的。
他认为,要有效降低人工智能技术难度有四招:
1. 忘却技术,通过多种手段组合降低对人工智能的技术依赖;
2. 给技术提供更多信息,减少候选或预判的结果倾向;
3. 延迟决策,让技术有更多的机会判断效果好坏;
4. 监督限定,也就是对于人工智能这样的复杂黑盒系统,很多场景下用户需要监控状态。
腾讯 AI Lab
视野不局限于腾讯内部
当天下午腾讯 AI Lab 之行非常吸引人,团员们都十分期待能看到腾讯的人工智能力量。在腾讯北京办公室,团员们见到了腾讯 AI Lab 负责人张潼,他是一名机器学习、大数据分析领域的国际知名学者。在分享课程上,张潼向大家讲解了 AI 技术爆发的产业背景,并介绍了腾讯主要的 AI 技术和业务。
▲ 腾讯 AI Lab 主任 张潼
张潼认为,AI 技术应当主要是四大领域,包括游戏 AI、内容 AI、社交 AI 和平台型 AI,主要关注其在四个大方向上的发展:首先是基于 AI 技术交互的全新智能硬件,其中以 Apple 公司的一系列产品为代表;其次是与产业的结合,比如无人驾驶,智能医疗等;另外,则是连传统企业都开始重视的大数据;最后,也是腾讯很关心的,在云服务中,从硬件的底层往上,如何把 AI 技术嫁接上去?
张博士介绍说,目前他所带领的 AI Lab 团队是研究和应用的结合,70 多位研究科学家会在顶级会议上发表论文,而 300 多位应用工程师则快速实现研发的产品转换。他补充道:科学家会更偏学术一些,发很多文章,比如顶级机器学习会议 ICML 和 NIPS,我们今年共有 13 篇文章入选,在国内企业位居前列,而应用上,我们的技术已被腾讯上百个产品使用,包括 QQ、微信、天天快报等。另外,他提到强化学习等技术是他们重点关注的方向。
腾讯目前给到实验室的是一个优越的工作环境,例如提到 AI Lab 的考核指标时,张潼说,其实还是相对比较宽松,主要会关注 paper 的发表和产品的应用。另外他自己对行业会有一定尝试,希望与产业能保持连接,让视野更为开放。
团员问及,腾讯内部的资源如何统筹。张潼说,腾讯内部也有其他 AI 的技术应用,会以合作关系共同推进。在应用层面,目前 AI Lab 在内容 AI 产品的应用比较多,包括微信里的看一看功能和 QQ 浏览器的内容推荐、腾讯新闻和天天快报两款 App,是基于大数据分析之后的推荐功能输出;也有 QQ app 中的图像滤镜和腾讯视频中视频滤镜等,是归属到计算机视觉领域的研究应用。
阿里巴巴 AI Labs
推出首款试点产品
“AI 双城记”北京段第二天首场,阿里巴巴人工智能三个最具代表性的团队——AI Labs、iDST 和阿里云大数据的核心研究员分别向大家介绍了阿里巴巴的人工智能最新动态。
阿里巴巴近期较为有代表性的人工智能产品便是不久前推出的天猫精灵 X1,阿里巴巴人工智能实验室产品及运营总监释空(花名)对其进行了介绍。他说,天猫精灵是阿里巴巴 AI Labs 的第一个试点产品,体现了阿里的硬件整合能力。
阿里巴巴 iDST 的视觉技术团队资深专家启磐(花名)介绍了拍立淘产品及视觉技术在云端的应用。阿里云大数据团队的通贯(花名)在接下来的分享中特别提到了阿里与创业公司的位置, 他说,阿里与创业公司之间并非竞争关系,阿里要做的是赋能创业公司,一起把市场做大,让更多的合作伙伴都能参与进来。
▲ 阿里巴巴 iDST 资深算法专家&技术总监 启磐
阿里巴巴人工智能实验室产品总监 释空
阿里云大数据业务高级专家 通贯
(从左到右)
在 AI 双城记北京段的行程中,带着问题而来的 30 余位真格基金和红杉资本中国基金成员企业的创始人和高管们,与走在人工智能技术最前沿的 AI 实验室和相关负责人进行了“零距离”的接触:从今日头条到科大讯飞,从腾讯到阿里巴巴,以及与产业有着紧密联系的学术重地“清华姚班”。在这一段全程高能的旅程中,大家保持高度专注,他们最关心的问题集中在应用与技术的结合点,将自身的业务与这些巨头公司和机构进行比较,寻找异同,提出问题,也讨论潜在的合作点,可以说相当务实。
▲ 真格Family - AI 及相关领域成员企业
▲ 红杉Family - AI 及相关领域成员企业
“AI 双城记”团员们在随后一周中与谷歌云机器学习与人工智能首席科学家李飞飞教授、滴滴信息安全战略副总裁、滴滴研究院副院长、Didi Labs 负责人弓峰敏博士、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AI 实验室负责人 Pieter Abbeel 教授、Y Combinator 总裁 Sam Altman、斯坦福大学机器人实验室 Oussama Khatib 教授、Coursera 公司联合创始人吴恩达教授以及 Cerebras Systems 创始人兼 CEO Andrew Feldman 等多位业界大牛进行了交流学习,他们还深入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与斯坦福大学两大“魔法学校”面向未来 AI 人才进行了校园巡讲,更有与斯坦福大学商学院 Jonathan Levav 的跨界对话。国内创业者与硅谷 AI 精英们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请见后续发布的“AI 双城记” 硅谷段报道。
推荐阅读
上一次硅谷行都收获了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