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岁的她拿出毕生财产做这件事!“穿裙子的先生”一世多艰却活出诗性人生

2018 年 6 月 17 日 德先生

本文来源:中国教育报

她是驰名中外的古典文学大家。她倾毕生心血致力于中国古典诗词的创作、教学和研究,学贯中西。在长达数十年的教学生涯中,她为中国古典文学和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作出了卓越贡献。不久之前,在南开大学的一次公开活动上,她宣布将自己的全部财产捐赠给南开大学教育基金会,用于设立“迦陵基金”,用以继续支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目前已完成初期捐赠1857万元。


“迦陵”是她的号,她就是叶嘉莹先生,现任南开大学文学院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被誉为“性灵和心境与中国古代诗性词心本质相通的当代女词人”。


叶先生的助理、南开大学文学院张静副教授,向龚克教授递送先期捐赠支票。

 

诗者,志之所之也。这位“穿裙子的士”自喻为沙漠中走来的骆驼,用一辈子来找寻中国传统精神的泉源。


九十载光阴弹指过,未应磨染是初心。诗词养性,先生风骨为明证。让我们一同走进叶先生的一生浮沉,感受她的诗性人生。


一世多艰  寸心如水



国务院前总理温家宝曾在叶嘉莹先生的90岁大寿时发来贺信,其中写到:“您已届九秩高龄。您的心灵是纯净的,您的志向是高尚的,您的诗词给人以力量,您自己多难、真实和审美的一生将教育后人。”

 

家学渊源


1924年,叶嘉莹出生于北京的一个老四合院,是满族叶赫那拉氏后裔,父亲任职于中国航空公司,母亲曾是一所女子职业学校的老师。叶嘉莹自幼开始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开蒙的第一本教材就是《论语》。


圣贤之书让她相信,宇宙之间自有一种属“灵”的东西存在着,当人生困厄降临时,便多了应对的力量。由于家学渊源,叶嘉莹中学时就已经会写格律诗词,还能用文言与父亲通信。


而就在此时,卢沟桥的炮声打破了叶嘉莹的少女梦,父亲随国民政府仓促南迁,她和母亲、弟弟相依为命。后来母亲突然患病,需要去天津租界医院做手术,母亲执意不要叶嘉莹姐弟陪护,一人独自前往,不料在返回途中却因身体过度虚弱而辞世。


17岁的叶嘉莹独自挑起了家庭的重担,她悲伤地写下了令人肝肠欲断的《哭母诗八首》:瞻依犹是旧容颜,唤母千回总不还。凄绝临棺无一语,漫将修短破天悭。


家国之运,紧密相连


22岁那年,叶嘉莹经人介绍认识了她后来的先生赵东荪,正如她所言,一切与诗歌无缘,与浪漫也无缘。


赵东荪是一位中学老师的弟弟,“不爱诗词,偏好政治”,不久两人在上海结婚,几年后叶嘉莹随丈夫到了台湾。

 

在台湾期间,赵东荪被捕她自己也曾带着几个月大的女儿坐牢。之后在台大教书得到出国交流的机会,几经波折把家人都带出国。生活稍稍安定时,却在52岁那年,收到女儿和女婿出车祸、双双罹难的噩耗。她强忍悲痛,独自一人料理女儿的后事,写了十首《哭女诗》,算是与这段悲痛告别。


叶先生的少女时期、中年时期及老年时期 


归国心切


人生的别离除了死生不能相见,还有故土不能相还。


直到1977年,离开祖国将近30年,她终于踏上故乡的土地。谈及回国的情景,叶先生显得有点激动,“当时飞机落地了之后,看到北京就流泪。”


于是她写下长达268句的《祖国行》长歌:银翼穿云认旧京,遥看灯火动乡情。长街多少经游地,此日重回白发生。

 

人生的悲哀:目睹战乱、背井离乡、身陷囹圄、亲人死难。她全都经历了一遍。这时候,她反而更加领会了早年恩师顾随的一句话:以无生之觉悟,做有生之事业。以悲观的心态,过乐观的生活。

 

她说:“如今当我经历了一生忧苦不幸之后,现在对这两句话才有了真正的体会和了解它使我真正超越了自己的小我,不再只想自己的得失、祸福这些事情,才能使自己的目光投向更广大、更恒久的向往和追求。”


诗词度人  桃李天下


顾随与学生,坐者为顾随,顾随左手边为叶嘉莹 

师承


1941年,叶嘉莹考入辅仁大学国文系古典文学专业辅仁大学是一所教会学校,学风严谨,当时北大和清华已迁往昆明,燕京大学被日本人强行接管,辅大是北平时期唯一一所不受日本人及其傀儡政权控制的大学。在辅仁读书期间,叶嘉莹遇到了影响她一生的顾随先生。


多年以后,叶嘉莹在《顾随文集·代跋》中生动描述了自己初始受教时的感受:“我自己虽自幼即在家中诵读古典诗歌,然而却从来未曾聆听过像先生这样生动而深入的讲解,因此自上过先生之课以后,恍如一只被困在暗室之内的飞蝇,蓦见门窗之开启,始脱然得睹明朗之天光,辨万物之形态。”

 

老师曾对她说,不希望她做孔子门下曾参,要做南岳怀让的弟子马祖道一,要胜过老师。叶嘉莹一生的教学实践达成了恩师顾随先生的期望。


师传


从1945年大学毕业后,21岁的叶嘉莹开始了她的教学生涯,她先后在台湾大学、哈佛大学、美国密歇根大学、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等大学教书,教学生涯超过70年。


她讲课的学生甚多,范围甚广,从小朋友到年轻人,从本科生到研究生,从大陆到港台地区,从国内到国外,叶先生在华语世界乃至整个世界范围内推动中国古典诗词之影响和贡献,可称当今第一人。



名师上堂,正如名角登场,一招一式之美,一音一字之妙。


台湾作家陈映真曾经回忆:“她能在一整堂课中以珠玑般优美的语言条理清晰地讲解,使学生在高度审美的语言境界中,忘我地随着叶教授在中国旧诗词巍峨光辉的殿阙中,到处发现艺术和文学之美。”

 

著名诗人席慕容早前也曾是先生的一名学生,回忆起叶嘉莹授课时的情形,作为学生的她至今仍历历在目,“我坐在课堂上,听老师讲课的时候,我觉得老师是一个发光体。”


吟诵诗词  传道使命


传播吟诵之美


叶嘉莹先生在中国古典诗词的长流中,扮演着承先启后的重要角色。她引入西方文论诠释中国古典诗词,对新诗亦抱持兼容并包之态度,来往穿梭于古典与现代之间。叶先生讲授中国古典诗词不分职业、不论年龄,多年来致力推广对儿童的诗歌吟诵教育。

 

谈及诗词,先生曾表示:如今最大的心愿,一是把自己对于诗歌中生命的体会,告诉下一代的年轻人;一是接续中国吟诵的传统,把真正的吟诵传给后世。先生所说的“吟诵”不是念诗,更非西方所传入的“朗诵”,它是根据中国汉字单音独体的特质,用一种最符合其声调节奏、声律特色的方式,传达出中国诗歌抑扬高低的美感的一种方式。中国人的心智启蒙,往往是从诵念古诗词开始的,而中国古典诗词的生命,是伴随着吟诵之传统而成长起来的。为了将吟诵留给下一代,先生做出了不懈努力:每次讲古典文学,必吟诵诗歌;录有吟诵课课程视频《叶嘉莹吟诵合集》她还为国内第一套儿童吟诵教材我爱吟诵》担任顾问。

 

叶嘉莹先生吟诵《长恨歌》片段视频:



叶先生曾经谈到过传统教育:“中国传统的教育方法是合乎人的自然成长阶段的。小孩子实际上不需要多讲,应该利用他们记忆力强的优势,让他们多背诵。好的作品,有很丰富的内涵,等到将来理解力提高以后,这些早年记忆的内容就会被调动出来,如同智慧库,为孩子一生提供不尽的资源。只要他记住了,随着年龄的增长,随时都会有所体会,随时都会有所升华。 



“柔蚕老去应无憾,要见天孙织锦成”


叶先生在她的第一本传记《红蕖留梦》中,用温和淡雅的语言把她一生重要的篇章一一道来。


书的末尾是“结束的话”:“我亲自体会到了古典诗歌里边美好、高洁的世界,而现在的年轻人,他们进不去,找不到一扇门。我希望能把这一扇门打开,让大家能走进去,把不懂诗的人接引到里面来。这就是我一辈子不辞劳苦所要做的事情。”


佛家云:“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从幼年时代对古典诗词产生热爱,到把终生都奉献给了古典诗词之研读与教学,她坚信中国古典诗词的内在精神和兴发感动的生命不会中断,只要是有感觉、有感情、有修养的人,就一定能够读出诗词中所蕴含的真诚生命的感动,这种感动是生生不息的。



先生曾经遗憾:“诗词曾经在我的为人、品格、修养上起了巨大的作用,我觉得这么好的东西,现在年轻人不能体会和了解,是很可惜的事情。”

 

但我们相信,有叶先生这样伟大的中国古典文化的传承者、传播者作为我们通往诗词国度的路标和灯塔,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能够领略到诗词的魅力,感受到吟诵的意趣,传承深邃悠久的中华古典文化。

       

参考文章:

澎湃新闻网《叶嘉莹将全部财产捐赠给南开大学 设立“迦陵基金”》

今日中国《叶嘉莹:叶落归根再出发》

人民日报海外版《叶嘉莹女儿:母亲一辈子都在和古诗词谈恋爱》

中新网《她是中国最美先生,饱受苦难却仍能笑傲人间…》

北京日报《叶嘉莹:诗词是一种力量》

中华读书报《叶嘉莹:教孩子读古诗一定要读对平仄》

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叶嘉莹: "每个人都应汲取中华文化的美好一面"》

人民网-人民日报《读《红蕖留梦——叶嘉莹谈诗忆往》有感》




【扫描二维码,备注工作单位+兴趣/研究方向,邀您进入德先生学术交流群,定期推送干货文章,解读学术动态,助力登顶学术科研高峰】


扫描二维码,即刻报名参与IV2018





📚往期文章推荐

人工智能名人堂第49期 | 斯坦福研究院名人堂成员:Peter E. HaAI+区块链丨区块链如何解锁人工智能新领域🔗

🔗丘成桐:做大学问必须要有激荡性情的种子,才能够看得远

🔗中美欧三院士对话:人工智能将促进就业而非让人失业

🔗人工智能打败了医生和律师!这些工作将来也会被AI取代,你的饭碗还在吗?

🔗这个学霸家庭,出了1位院士、9位博士、2位硕士

🔗“我的论文被偷了”:毕业论文查重服务背后暗藏风险

🔗中科大“少年班”40年培养近4000神童,究竟有多少成才了?

🔗倪光南往事:从被联想“扫地出门”到世人眼中的唐吉坷德

🔗可怕的未来:量子计算+Al

🔗AI预测世界杯:西班牙是冠军,只要别让德国进八强(严谨推理)

🔗郑南宁:中国智能车未来充满希望,但仍存五点待解难题


德先生公众号 | 往期精选


在公众号会话位置回复以下关键词,查看德先生往期文章!


人工智能|机器崛起|区块链|名人堂

虚拟现实|智能制造|专家智库|科技快讯

名人轶事|峥嵘岁月|专题探讨|学术活动

……

更多精彩文章正在赶来,敬请期待!


点击“阅读原文”,移步求知书店,可查阅选购德先生推荐书籍。

登录查看更多
1

相关内容

龚克,博士生导师,曾任清华大学电子系主任、副校长,清华信息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主任(兼),天津大学校长,南开大学校长。目前担任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WFEO)主席,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国电子学会副理事长,中国通信学会常务理事,工信部通信科技委常委。 他长期从事电波与无线通信技术的教学与研究开发工作。曾参与和主持数字无绳通信系统,无线接入设备与技术,微波点对多点农村通讯系统,蜂窝通讯及室内通信的无线信通特性,小型多天线技术,微纳星技术试验卫星和中国数字电视无线传输标准等项目的研发,曾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和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商业数据分析,39页ppt
专知会员服务
160+阅读 · 2020年6月2日
2019中国硬科技发展白皮书 193页
专知会员服务
82+阅读 · 2019年12月13日
【CCL 2019】刘康、韩先培:做失败科研的10个方法
专知会员服务
27+阅读 · 2019年11月12日
清华大学两名博士生被开除:你不吃学习的苦,就要吃生活的苦
机器学习算法与Python学习
25+阅读 · 2019年9月16日
郭台铭的王权之路
君临
3+阅读 · 2019年4月29日
新阶级论: 寒门难贵,豪门难败
凤凰财经
5+阅读 · 2019年1月29日
吴恩达“官宣”荣升准爸爸~
AI100
4+阅读 · 2019年1月18日
Arxiv
6+阅读 · 2019年8月22日
Arxiv
4+阅读 · 2018年5月14日
VIP会员
Top
微信扫码咨询专知VIP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