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以来,世界主要国家无一例外都开始对人工智能进行布局。迄今为止,中美英法德日韩印等国,都相继发布了人工智能战略及规划。人工智能不但早已成为全世界竞逐的赛道,而且竞争正在日趋白热化。
总体来看,由于经济体量、数据资源和投入成本的不同,世界各国在人工智能上的关注焦点和目标也有所差异。得益于经济规模较大、投入可观、数据资源丰富,中国当前的人工智能发展水平尽管与美国有差距,但对比其他国家目前仍处于相对领先的位置。
今年以来发生的一系列风波,已经充分说明核心技术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在人工智能这场不断提速的国际竞争中,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保证自己在赛道中的位置?来自多所知名高校的学者及企业人士将在这场“国际竞争新形势下我国人工智能发展战略”的主题研讨中各抒己见。
论坛简介
人工智能是引领未来的战略性技术,世界主要发达国家把发展人工智能作为提升国家竞争力、维护国家安全的重大战略,加紧出台规划和政策,围绕核心技术、顶尖人才、标准规范等强化部署,力图在新一轮国际科技竞争中掌握主导权,人工智能已成为国际竞争的新焦点。
我国发展人工智能具有良好基础。经过多年的持续积累,我国在人工智能领域取得重要进展,国际科技论文发表量和发明专利授权量已居世界第二,部分领域核心关键技术实现重要突破。加速积累的技术能力与海量的数据资源、巨大的应用需求、开放的市场环境有机结合,形成了我国人工智能发展的独特优势。同时,我国人工智能整体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差距,缺少重大原创成果,在基础理论、核心算法以及关键设备、高端芯片、重大产品与系统、基础材料、元器件、软件与接口等方面差距较大;科研机构和企业尚未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生态圈和产业链,缺乏系统的超前研发布局;人工智能尖端人才远远不能满足需求;适应人工智能发展的基础设施、政策法规、标准体系亟待完善。
本论坛汇聚我国人工智能各分支的领军人物,面对新形势新需求,以“紧扣发展、研判大势、主动谋划、把握方向、抢占先机”为核心,将讨论如何把握人工智能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支撑国家安全,带动国家竞争力整体跃升和跨越式发展等重大发展战略问题。
嘉宾简介
陶建华,论坛主持人。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模式识别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中欧信息、自动化与应用数学联合实验室中方主任。
黄铁军,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教授,计算机科学技术系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视觉信息处理与神经形态计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秘书长、数字音视频编解码技术标准工作组秘书长、国家人工智能标准化总体组副组长。
陈恩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语音及语言信息处理国家工程实验室副主任,大数据分析及应用安徽省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负责人,CCF会士。2005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17年入选“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孙富春,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智能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国家自然基金委重大研究计划“视听觉信息的认知计算”指导专家组成员,中国人工智能学会认知系统与信息处理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自动化学会认知计算与系统专业委员会主任。
田奇,德州大学圣安东尼奥分校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是多媒体信息检索、计算机视觉、模式识别和生物信息学,获得2015年ACM ICMR最佳论文奖、2013年PCM和MMM最佳论文奖等多个学术会议最佳论文奖。
王涛,爱奇艺公司资深科学家,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博士、中国计算机学会(CCF)理事,杰出会员,计算机视觉专委会副主任,YOCSEF荣誉委员,全国信标委计算机视觉标准组副组长。主要从事多媒体智能分析,计算机视觉、模式识别、虚拟现实、数据挖掘、AI视频云等相关技术的研究。
陈殿生,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北航机器人研究所所长、机械工业服务机器人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兼任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智能机器人”重点专项总体专家组副组长。研究方向为智能护理机器人、康复机器人和仿生机器人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