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源于国际期刊对中国论文大规模撤稿事件,有关期刊及论文流向的争论不断[1-2]。尽管撤销107篇中国医生论文的期刊《肿瘤生物学》最终被SCI除名[3],但中国科技期刊究竟应如何发展,依旧是我们挥之不去的忧虑[4-5]。基于各自不同的背景和立场,有关主管部门、科技界及出版界各抒己见的言论层出不穷、莫衷一是。如何实事求是地看待这一问题,笔者仅从资深办刊人的立场发表自己的管见,以期抛砖引玉。
回溯近代历史,为了更快地向世界展示中国的最新科研成果,让中国的科研融入世界的大潮之中,管理部门长期通过制定倾向性明显的奖励政策,激励科学家将优秀的科研成果投向高水平的国际期刊,同时鼓励中国的科技期刊采用“借船出海”的方式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平心而论,在改革开放之初,这些措施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
近年来,随着中国科技投入的大幅度提高,中国的科技发展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进步,科研水平明显提升,优秀论文层见叠出,如今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排名第二的科技论文产出大国。
相比而言,中国科技期刊的发展不仅没有出现水涨船高的局面,而且逐步陷入优秀稿源大量流失、办刊条件相对不足、杰出人才日趋匮乏的尴尬局面,逐步沦为阻碍中国科技参与国际交流的瓶颈。为提升刊载论文的国际影响力,不少期刊选择与国际知名的出版商合作,在线出版开放获取(OA)论文。但发表1篇OA论文,需要向国际出版商支付500~1000美元的费用[6],如此昂贵是一般期刊难以承受的。就中国科技界的普遍认识而言,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与国外名刊相比,国内大部分科技期刊的质量和影响力确实还存在很大差距;二是由于目前国内科研评价体系导向存在一些偏颇,使得大家对美国《科学引文索引》(SCI)收录期刊过度膜拜。
针对现状,忧心忡忡且充满爱国情怀的科学家和办刊人,为支持中国的科技期刊发展大声疾呼。最近,中国科学院院士、《科学通报》主编高褔发表了一篇题为“从《科学通报》论文到诺贝尔奖 ——写在青蒿素论文发表40 周年”的纪念文章[7]。在纪念的同时,作者更多的是思考如何把中国的期刊做大做强。事实上,无论回顾历史还是放眼当下,国内都有不少高质量的科技期刊和好的办刊经验。1915年,《中华医学杂志》创刊时,首任总编辑伍连德就发表了题为“医学杂志之关系”的发刊词:觇国之盛衰,恒以杂志为衡量。杂志发达,国家强盛。为了支持自己的刊物,他的绝大多数论文均发表在《中华医学杂志》上[8]。高褔也举例说,除了青蒿素,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哥德巴赫猜想证明、杂交水稻育种、新型高温超导体的发现等中国科学家高水平的研究成果也都是首先发表在《科学通报》上。这些都有力证明了国内期刊一样可以发表领先世界、甚至是摘取诺贝尔奖桂冠的科研成果。
时至今日,尽管中国自然科学多个领域论文发表数量、总被引频次和高被引论文的数量屡创新高,但由于科研评价指挥棒的引导作用,导致其中大部分优秀论文都发表在海外的科技期刊上。高福坦言:当前,已经到了用中国自己的科技期刊引导中国研究方向的时候,期待更多中国科学家的原创性科研成果,能够发表在《科学通报》等中国学术期刊上[7]。
最近有人指出[9],将大量优秀科技论文投向国外是中国科研人员缺乏科技文化自信的结果,对这一结论笔者不敢苟同。科学家发表论文,首先是为了在行业中确定自己的新发现,并且常常要通过抢发论文来宣示对某一发现的优先权[10]。科学无国界是全球科技界的共识,当一位科学家有了伟大的发现后,值得在最大范围同行中得到礼赞。在改革开放已近40年的今天,如果依然要通过制定一系列强人所难的政策,来迫使科学家只在中国的期刊发表论文,无疑会损害国家的科技竞争力,而且有违于我们一直以来为之努力奋斗的“为全人类服务”这一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笔者以为,真正的自信是在国际平台争夺话语权,正如人类所弘扬的奥林匹克精神,追求“更快、更高、更强”,而从不考虑奥运举办地。对办刊人而言,笔者坚信,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强盛,期刊水平的提高,优秀的科技论文一定会出现“王者归来”的局面。
鉴古知今,历史往往昭示着未来。在近代中国科技发展的历程中,多次出现一味依靠国外尖端技术“借船出海”后受制于人而难以快速发展的局面,不堪回首的惨痛历史教训警示我们居安思危尤为重要。随着中国科技实力的日趋强大,加上国家近年来对科技期刊的投入大幅度增加,中国科技期刊得以在“借船出海”战略中学习和借鉴了不少国际顶尖期刊的办刊之道,使得中国已经有一批科技期刊从跟进走向引领。时至今日,中国自己的航母、大飞机、北斗卫星系统都是自主创新的结晶,不仅为我国赢得广泛的国际声誉,而且在捍卫国家主权、保障我国社会的长治久安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然而,在总结成绩的时候,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随着中国科技的飞速发展,与英美等科技大国比肩而竞争的局面必将出现,不仅在关键技术和尖端科技上将难以再“借船出海”,而且在科技期刊的发展上也必须要靠自己造船才能扬帆远航[5]。
就中国科技期刊的发展而言,我们欣喜地看到主管部门已经以实际行动开始实施中国期刊的“造船出海”战略,尤其是中国科协率先采取的举措令人欣慰。为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精神[11],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科协系统深化改革实施方案》中关于“着力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的一流科技期刊”的要求,中国科协已经从2016年起实施中国科技期刊登峰行动计划,推动一批科技期刊攀登世界一流科技期刊高峰[12]。该计划对从国内期刊中遴选出的16种英文期刊进行重点扶持,在给予资金扶持的同时,中国科协还派出专家组,定期以现场工作指导会的形式对入选期刊进行“把脉问诊”[13]。通过切实的行动将“造船出海”的策略落实到实处。时至今日,这种举国体制下集中力量攻关的措施已经初见成效,部分入选期刊的学术水平和国际影响力都在不断提升。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项昌乐也对入选刊物今后的发展提出3点要求:第一,要创新机制,寻找在中国办出一流期刊的方法;第二,要进一步提升刊物国际影响力,增加国际编委的比例,利用多种方式进行推送和宣传;第三,在经费使用方面要避免平均化,要着力于解决难点,逐步建立市场化机制,实现刊物自负盈亏[13]。
面对当前的大好形势,窃以为只有坚定不移地摒弃“借船出海”的策略,稳步实施“造船出海”的战略,中国的科技期刊才能在自主创新的道路上行稳致远。同时,国家相关部门也应该给予政策上的鼎力支持,加快推进现有科技评价体制的改革。诚然,作为办刊人也应苦练内功,努力提高自身水平,加强与科学家的通力合作,以更优质的服务、吸引更多优秀科研成果首发在中国的期刊上[5]。这样不仅有利于加速提升中国科技期刊的国际影响力,更有助于我们掌握国际科技创新的话语权,为中国科技的繁荣昌盛添砖加瓦[4]。
参考文献
[1] 王微. 中国学者再被撤稿107篇学术不端尚需严厉处罚[ J ]. 科技导报, 2017, 35 (9): 9.
[2] 游苏宁. 学术期刊撤稿事件中的冷静思考[ J ]. 科技导报, 2017, 35(9): 12.
[3] 撤稿中国医生107篇论文,Tumor Biology最终被SCI除名[EB/OL]. (2017-07-19) [2017-07-27]. http://www.sohu.com/a/158450994_267160.
[4] 游苏宁. 应更有效地利用国内的研究成果[ J ]. 科技导报, 2007, 25(10): 71-72.
[5] 游苏宁. 把优秀论文刊登在祖国的期刊上: 科技期刊编辑的时代使命[J]. 编辑学报, 2017, 29(1): 1-4.
[6] 唐婷. “登峰计划”:把中国科技期刊推向世界之巅[N]. 科技日报, 2017-05-17(1).
[7] 高福. 从《科学通报》论文到诺贝尔奖——写在青蒿素论文发表40 周年[EB/OL]. (2017-07-01) [2017-07-27]. http://mp.weixin.qq.com/s/L6uaxGDRLzGMNmegYRiPeg.
[8] 游苏宁. 近代医学的历史钩沉、鼠疫斗士的传奇人生[ J ]. 中华医学信息导报, 2015, 30(5): 4-5.
[9] 吴月辉. 为何看不上国内期刊[N]. 人民日报, 2017-07-18(20).
[10] 张国. 科学家背不起“缺乏自信”这口锅[N]. 中国青年报, 2017-07-26(9).
[11] 新华社评论员. 吹响建设科技强国的时代号角:一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重要讲话精神[EB/OL]. (2016-06-03)[2017-07-27]. http://www.xinhuanet.com/syzt/xhsply20160603/index.htm.
[12] 中国科协学会学术部. 关于对中国科技期刊登峰行动计划拟入选期刊进行公示的通知[EB/OL]. (2016-12-09)[2017-07-27]. http://www.cast.org.cn/n17040442/n17041423/n17052289/17477219.html.
[13] 中国科协学会学术部. 中国科技期刊登峰行动计划举行第一场现场工作指导活动[EB/OL]. (2017-05-10) [2017-07-27].http://www.cast.org.cn/n17040442/n17136067/17683066.html.
(责任编辑 陈广仁)
作者简介:游苏宁,中国期刊协会副会长、《编辑学报》副主编。
注:本文将在近期《科技导报》发表,敬请关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版权事宜未及落实,欢迎图片作者与我们联系稿酬事宜。
《科技导报》
中国科协学术会刊
联系电话:010-62194182
欢迎投稿:lina@cast.org.cn
长按二维码 即刻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