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投顾的大发展主要有以下原因:智能投顾的方案拥有更高的透明度;费用更为低廉,投资门槛更低,有的甚至不设置投资下限;数字投顾增强了客户体验;通过ETF构建了多样化的投资组合。
文 | 卢晓明
11月17日下午,资管行业的顶层设计出台,引发传统金融行业关注。
财经解读,央行发布《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和问答,对横跨银行、信托、证券、基金、期货、保险等各类金融机构的大资管业务制订统一标准,实行公平市场准入和监管,最大程度消除监管套利空间。
《意见》大篇幅针对传统资管行业,其中最受创投行业与金融科技行业关注的,莫过于提到“智能投顾”。监管提到,金融机构运用人工智能技术、采用机器人投资顾问开展资产管理业务应当经金融监督管理部门许可,取得相应的投资顾问资质,充分披露信息,报备智能投顾模型的主要参数以及资产配置的主要逻辑。
这意味着智能投顾被正式纳入监管,从事相关业务需要经过监管许可、取得投资顾问资质。然而这对行业来说并不意外。
关于对智能投顾的监管,早在去年年底就传出监管正在研究的消息。36氪当时就指出,智能投顾开展业务,可能涉及两方面的违规,或说缺乏两个牌照。
一是基金销售牌照。智能投顾如果要帮用户下单,就意味着可能要涉及公募基金销售,公募基金标的品类众多交易快捷,是大类资产配置的必选产品之一。可是正如36氪报道,销售基金也是要有牌照的。智能投顾如果要提供类似一键购买、自动调整的功能,除非能跟直接或间接与券商、基金公司对接,否则就只能违规操作。
二是证券投资咨询牌照。即便是咨询和投资业务本身,是否合规也是有一定争议的,假设某智能投顾只提供咨询服务,那怎么盈利呢?一旦收取咨询费用,那就带有了商业性质,跟传统金融机构的证券投资顾问业务是不是略像,但提供这些业务的公司及相关从业人员,也需要“证券与期货投资咨询”业务牌照。中国证券网援引业内人士表示,社会上新兴的智能投顾公司中,仅少数是中国基金业协会会员。相当多的公司没有上述投资顾问业务牌照。
当时,有观点认为智能投顾违反了证监会的《证券投资顾问业务暂行规定》,有人则认为智能投顾提供服务的场景、方式和客户定位都与传统证券投资顾问不同,不能用传统规定去衡量。
如今,大资管新规起码提到了需要取得投资顾问资质,暂未提到基金销售牌照,后续可能会出细化条例。
基于C端的需求,从去年开始就出现了大量面向C端的智能投顾等财富管理产品,包括魔方理财、弥财、财鲸等创业公司。那时,智能投顾一度成为互联网金融的风口,但后来监管未到,倒是市场环境先让这波智能投顾洗了一次牌,大多是因为面临国内资产配置观念未成熟、获客成本过高、牌照缺乏等困境,后来纷纷转向为B端服务。
B端服务获客成本更低,而且B端金融机构对技术有强烈需求;何况财富管理这件事,传统金融机构拥有品牌,客户信任度更高,也拥有大量金融数据,监管的掣肘更少。目前,上述创业公司大多偃旗息鼓,似乎还有魔方理财等活着,如今智能投顾变成了大玩家的游戏,你能叫出名字来的,包括最早入局的大玩家招商银行的摩羯智投、宜信旗下的投米RA,前段时间工行推出“AI投”。
这是非常有意思的事,创业公司争先恐后入局,之后死了一大批,大公司反而才开始重金投入。这说明创业公司的倒下并没有让金融业认为这事跑不通,恰恰相反,随着大众富裕阶层的崛起,大型金融机构极其看好“财富管理市场”,他们大多相信自己更擅长做这件事情。
于是,智能投顾终究还是大玩家的游戏。
今年2月,我曾经在《金融博览财富》发文阐述智能投顾在国内外的发展逻辑,其中提到创业公司的困境、传统金融机构和科技巨头的拥有的优势,还有我心中认为的未来智能投顾的形态,可能是嵌入到个人生活或者理财助手当中。如今旧闻重发,希望跟大家一起讨论,智能投顾就能能否跑通,将如何跑通,财富管理之于普通人能否成为一个自场景?
没有哪一个金融科技子领域能够像智能投顾(Robo-advisors)一样吸引到如此多的关注。国外智能投顾公司Betterment和Wealthfront的迅速发展,将智能投顾带进了大众视野,这个概念更是成为人工智能领域的新风口。
什么是智能投顾?从最简单的层面来理解,智能投顾又称“机器人顾问”,一般指基于不同用户的收益预期、风险偏好和流动性需求,通过自动化方式为用户推荐投资组合、提供个性化的理财服务,以达到分散投资风险的目的。
这种产品在美国发展得最为成熟,全球知名的智能投顾平台绝大部分是美国公司。毕马威调查预计,到2020年,美国智能投顾的资产管理规模将会达到2.2万亿美元。同时,调查还发现,尽管对Betterment、 Wealthfront以及FutureAdvisor等当红金融科技公司的智能投顾服务了解较少,但仍有75%的受访者表示有可能会考虑其银行的智能投顾服务。
要想了解智能投顾的前世今生,我们可以先来看看智能投顾的鼻祖之一Wealthfront是怎么工作的。
Wealthfront的前身是一家名叫Kaching的美国投资咨询顾问公司,成立于2008年,2011年更名为Wealthfront,转型为一家专业的在线财富管理公司。Wealthfront的智能投顾服务主要利用大数据挖掘,对用户行为、市场、产品等进行分析,为客户提供量身定制的资产投资组合建议,包括股票配置、股票期权操作、债权配置、房地产资产配置等,标的为ETF基金。Wealthfront的管理团队基本上都是来自于全球顶级的金融机构或互联网公司,主要的目标客户是硅谷的科技员工。
Wealthfront的工作流程是这样的:首先通过问卷评估用户,给用户推荐投资组合;之后每日监控投资组合,根据市场和用户的情况有计划地买入卖出、动态调整;同时,提供税收优化等避税方案,税后收入会自动投入投资组合中。
而Wealthfront的盈利模式则主要依靠收取管理费/咨询费。
因此,除了优化资产配置之外,智能投资顾问在美国主要为用户提供两方面的价值:一是更低的投资门槛和管理费用。因为它用机器取代了昂贵的理财顾问,标的又是管理费较低的ETF;二是节约税费,通过适当的交易和避税方式、还有指数化投资的技巧来节省税款,省下来的钱可再投资。
显然,即便是智能投顾的鼻祖,也没有用到什么黑科技,甚至跟强人工智能一点关系都没有。
毕马威的分析认为,智能投顾的大发展主要有以下原因:智能投顾的方案拥有更高的透明度;费用更为低廉,投资门槛更低,有的甚至不设置投资下限;数字投顾增强了客户体验;通过ETF构建了多样化的投资组合。
智能投顾在美国的火热,也迅速蔓延到了国内。近年来,国内涌现了大量的创业公司来角逐这个两万亿市场。目前在国内,入局智能投顾的,主要有三类企业:一是魔方理财、弥财、财鲸等创业公司;二是宜信、积木盒子等互金公司;三是最后入局的传统金融机构,比如天弘基金和招商银行。
虽然概念炒得火热,但智能投顾在国内的发展目前仍然处于混沌状态。
为什么用“混沌”一词呢?事实上,一个新风口刚兴起之时,通常都是混沌的,无论是VC、创业者、大公司,甚至是浑水摸鱼之人,都想来风口上分一杯羹,反而模糊了概念本身。智能投顾也一样,在国内市场出现了很多争议和问题。
随着人工智能概念的兴起,很多公司都打着“人工智能”“黑科技”等能帮你智能理财的旗号吸引用户,但实际上底层策略设计根本只有“人工”没有“智能”。某大型基金公司旗下的智能投顾公司市场营销部负责人就认为,这类公司只是借智能投顾的噱头卖产品而已。也有的公司号称“定制化”“个性化”理财,实际上背后的投资组合只有十几种,其实也算不上什么智能。
有观点认为,中国ETF种类发展没有美国丰富,而且无法避税,因此智能投顾发展甚为艰难,尤其是对创业公司而言。这确实有一定的道理,不过像招商银行的摩羯智投一样,选择公募基金作为标的也未尝不可。中国中产阶级的崛起也使得理财市场拥有一定机会。
用户之所以需要属于自己的投资顾问,买的无非是个性化的服务。从前,专业的个人理财服务付费高昂,一般只针对高净值人群。而智能投顾的根本意义就在于,通过技术扩大了金融的服务半径,降低了服务成本,让大批中产阶级用户也能获得低成本低门槛的高质量理财服务。
支付宝和财付通等宝宝类产品在80后、90后中普及率很高,他们已经开始在线购买平台上的理财产品,这从某种程度上也说明了年轻人财富管理的需求是存在的。
然而如今,国内的智能投顾市场,创业公司争先恐后“入局”,但后来却有不少从C端转型B端,跟传统金融机构合作,也反映出它们境况的艰难。实际上,从创业公司的角度来看,入局智能投顾仍需要关注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获取客户和教育客户成本太高。
智能投顾虽然将理财目标用户下沉,但目标客户依然是拥有一定收入的年轻中高收入人群,创业公司既不像金融机构一般拥有大量类似的客户可以转化,也不像蚂蚁金服这种金融科技公司一样拥有大量用户消费数据,因此,如何精准地获取这样的用户本来就很难。
此外,国内市场还需要一定时间才能培育起来。
智能投顾的目的是实现全球资产配置,分散风险,追求长期、稳定的投资。然而,中国的民间财富很充裕,但理财观念相对落后,没有资产配置的概念,国内投资者大多偏向短期投机。智能投顾公司理财魔方联合创始人周维曾经表示,国内的绝大多数用户还认为理财就是简单发财,有的甚至缺乏在获得风险溢价的同时是必须要承受对应风险的意识。因此,客户理财意识和对智能平台的信任还需要进一步的教育和培养。然而,前期流量推广的成本之高,也是让很多初创企业头疼的事情。
二是算法模型本身不够成熟。
虽然市场上股市走势、基金净值等数据是公开的,然而跟传统的金融机构相比,创业公司缺乏金融数据的积淀,以及对金融的理解和技术优势。由于算法模型不成熟,一些客户在尝试一段时间后损失过大,还没等到平台将算法迭代完善,就对平台失去了信心。
三是面临监管限制。
市面上很多科技和互联网类型的创业公司做智能投顾,只是为客户提供了大类资产和基金配置建议,却没有办法帮助客户实现一键购买或者自动调整,而这其实是因为政策所限。一旦实现了一键下单,则可能意味着要涉及公募基金销售,但它们不一定有牌照,除非能直接或间接地与券商、基金公司对接,否则就只能违规操作。
传统金融机构拥有品牌,客户信任度更高,而且拥有大量金融数据,监管的掣肘更少。因此,基于上述原因,有不少观点认为,未来的智能投顾业务还是会以传统金融机构为主导,创业公司只能沦为附庸,其最好的结局就是被收购。2015年,私募股权股权公司Blackrock就以上亿美元的高价收购了智能投顾公司FutureAdvisor。
如今看来,券商、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确实有入局智能投顾的动机。
支付宝、微信等科技公司,通过电子支付作为入口,作为新玩家逐步入局金融业,蚕食传统金融业务,如今已经涉及支付转账、消费金融、借贷、基金销售等领域。麦肯锡预计2025年颠覆创新式金融科技企业可能使银行收入在消费金融领域降低40%,支付领域降低30%,中小企业贷款领域降低25%,财富管理、房贷等领域也将受到显著影响。
“对于基金公司来说,一个主要的痛点是运营能力不足,”天弘基金智投部资产配置组负责人刘冬说,“基金公司的产品销售此前主要依靠传统渠道,对用户的直接服务比较少,智能投顾提供了一种低沟通成本、低费用,把标准化的策略通过特定风险收益特征的产品触达用户的方式。”
显然,智能投顾对于传统金融机构的意义,更多地还在于对客户服务方式的改变,并不一定是要依靠这项服务本身获取高额利润。现如今,客户的行为方式在改变,更习惯方便的数字化操作。所以,诸如银行等的传统金融机构纷纷推出智能投顾服务,就跟当年“扎堆”推出网上银行一样,有类似的意义,只是如今更多了一层“抵御科技公司的强烈攻势、守住自身金融场景”的意味。
随着智能投顾市场的发展,这个行业也会逐渐面临洗牌,大玩家有一定的优势,但并不意味着传统金融机构会垄断这个市场,大型互联网科技公司入局,仍然机会不小。
智能投顾跟传统投资顾问相比,胜在低价,但与同行业相比,很难有某一家机构长期保持超出同行的收益率或者低于同行的价格。即便是今天,也没有机构能单纯依靠收益率来获取整个市场。长远来看,智能投顾依靠的就只能是服务,而这正是互联网科技公司的优势所在。
我们都知道,理财顾问的价值在于提供精准的个性化服务,当然,这要求顾问足够了解他的客户,有时候,客户以为自己能承受20%的损失,但也许其资产状况和家庭情况不允许,或者其心理其实承受不了。传统的理财顾问通过深入的交流了解客户真实的风险偏好、流动性和资产状况,那么,智能投顾如何解决这个问题?运用大数据或深度学习或许可以实现精准定制。在这方面,互联网企业拥有的大量客户行为数据,就将发挥出巨大的价值。
无论是谁在进行智能投顾的创新,作为普通投资者而言,我们都希望能早日享受到智能投顾的智慧服务。未来的智能投顾会是什么样?根据种种描述,我们可以刻画出智能投顾的未来“画像”。
未来的智能投顾应该只是嵌入到个人理财助手中的一项理财服务。通过对数据分析、语音识别、人工智能、设备互联、API以及云计算等技术的结合,未来的智能投顾可以检查你的银行账户、熟知你每天的消费记录和现金流,它不仅了解你的理财风险偏好,还熟知你的收支情况,它甚至可以知道你最近可能有一笔常规的大额支出(还房贷或者交子女的学费),并可以据此自行调整用于投资的金额,也可以根据你要买房、买车甚至是别的需要,给你推荐一些合适的金融产品。
未来的智能投顾还能随时向你汇报你的财务状况,并及时帮你调整投资组合,甚至可能会帮你转移一些存款,以获取更多的利息;或者发现某时某刻被收取了一笔不知道从哪里来的费用,已经替你要求退款了。
当然你可以设置(告诉)它在做这些之前都要征得你的同意。你甚至不用担心误操作,因为通过语音识别技术,它通过对声音的识别,只会听从你的指令。
事实上,这样的未来距离我们并不遥远。
亚马逊的智能语音助手Echo已经能查看银行账户。最近,百度也发布了人工智能语音识别操作系统和搭载了该系统的家用机器人。支付宝9.9版本推出后,支付宝也开始逐渐往个人金融助手方向发展,后续还将开发针对个人的专属定制模型,虽然目前仍未正式进军定制化银行和智能理财领域,但其自身已经积淀了大量的用户消费和信用记录。
因此,如果你认为现在的智能投顾是什么“黑科技”,那么,你就错了。未来无论是谁提供智能投顾服务,直接面对用户的,可能都只是一个“音箱”,智能投顾只是其中一个应用中的一个功能。
无论如何,正如毕马威所言,未来的赢家将会是那些创造了低成本的运营环境、拥有先进数据和征信技术的公司,还有那些能够提供大规模个性化产品的公司。
推荐阅读
点击下方图片即可阅读
对话小蓝CEO李刚:我看见这一代最杰出的头脑毁于疯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