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手价格:4145 元(256G)、767 元(Apple Pencil)
想换 iPad 的念头由来已久,一方面是一直都很想尝试电子手账和板绘,习惯了 iPad mini 4 更便携的体积之后,iPad mini 6 搭配二代 Apple Pencil 无疑是最佳选项,早早就被我加入了愿望清单;另一方面也是最终契机,久经沙场的 mini 4 续航表现也到了一天一充的可怕地步。
自从在拼多多买 iPhone 真香之后,在各平台比价的时候就总要看一眼拼多多。这次双十一的百亿补贴也有着比 618 活动时更低的价格,再加上平台的小红包和招行信用卡的小优惠,这台 256G 的星光色 iPad mini 6 最终到手价 4145 元。相比起原价,省了一支 Apple Pencil 的钱还有余,大幅降低了一次支出四千多元所带来的心理负罪感(bushi)。男友也在京东国际找到了好价的 Apple Pencil 给我下单,经过几天的等待之后,从全国各地汇聚而来的快递陆续抵达,拼凑成了「完全体」。
尽管此前在 Apple Store 就上手体验过 iPad mini 6,但当我与自己的 mini 4 拿起来对比之后,还是再一次感叹 mini 6 的轻薄。
mini 6 不但屏幕变大,尺寸也更小了,单手握持起来毫不费力。虽然在初次点亮屏幕、第一眼看到它的时候,还是会讶异它的黑色屏幕边框怎么这么宽;但在实际使用中,我的注意力还是会集中在屏幕的内容,并不会特别在意边框的大小。
我觉得 iPad mini 6 的尺寸用来做简单的备忘、电子手帐非常合适。在 GoodNotes 上配合 Apple Pencil 来写字的体验真的很棒,尤其是在导入了一些手帐模板之后,它仿佛成了一个可以千变万化的精致手帐本。因为 GoodNotes 支持导入自定义模板和贴纸,所以手帐的玩法就更加精彩多样了。比如我用来记录日常的手帐本就是自己设计的。也正是如此,我可以轻松地按照自己的需求来定制手帐本,想怎么改就怎么改,不用再担心网上买到的纸质本内页不合心意或是浪费纸张。
借助 GoodNotes 的导入和协作功能,我还可以和朋友在同一个手帐本里共同记录生活点滴,甚至一起玩你画我猜。相比起 Notion 上冰冷的文字,看着自己手写的东西、拍的照片、亲手画的图案显然更具「人(gao)文(xiao)气息」。
给 mini 6 配上磁吸壳之后,它变得更像传统意义上的手帐本了。保护壳侧面的磁吸搭扣也可以很好地保护 Apple Pencil 避免掉落,也更方便拆卸和不同角度的支撑。不过加上壳之后的重量,确实很难跟前文提到的「轻薄」挂钩就是了。
我对 iPad mini 6 并没有什么过分的「生产力」需求,它对我的意义更多在于「折腾」电子手帐、学学板绘、看视频、偶尔打打游戏,甚至带出门短暂代替 MacBook 处理简单的工作,只要能满足我的需求,它就是一台合格的 iPad。
入手价格:4590 元
因为之前已经用了几年的有线蒸汽拖把,它的清洁力是传统净水拖地方式无法企及的,无论是几个滚筒或者履带式拖布,即便曾经也尝试过可以加热水拖地的洗地机,都不如高温蒸汽融化污垢来得高效。所以两年多前第一次体验到洗地机的时候,我就无比期待着市面上能出现一款可以无线使用的蒸汽功能洗地机。
万万没想到的是最后把这产品第一个量产问世的居然是安克创新旗下的马赫,不过想想也合理,毕竟高温蒸汽输出与洗地机结合的难点主要在电池和能耗上,而马赫师出名门在丰富技术储备的基础上采用车规级电芯解决了这个难题。
马赫能制备 110°C 的高温蒸汽,整个程序非常高效,选中蒸汽模式后大概需要二三十秒的时间等它预热好后就能稳定地喷出蒸汽,而且蒸汽量也十分充足,并不逊色我之前的有线蒸汽拖把。我用了一块传统净水洗地机大概需要往复十数次才能拖净的风干咖啡渍测试其效果,在降低拖布移动速度(为了让蒸汽充分溶解咖啡渍)后,一次推动就能完全清洁。
值得一提的是马赫即便在蒸汽输出的前提下,也已经和大部分传统洗地机残留的水渍差不多;而得益于马赫强悍的 16800Pa 风机及其后部类似于烘手机原理的出风口同步吹干,若是普通模式下几乎看不见水渍残留,这对光滑的瓷砖地面拖后防滑尤其有用。
(左:活氧水制备;右:根据官方数据,每日一次清洁可以储存一个用量的清洁剂仓)
因为走的是高端线,所以马赫也不乏诸如活氧水除菌这样的附加功能,我个人认为这在洗地机产品线中还是挺重要的,特别是像我这样日常用自动拖地机器人,只有在突然情况才会偶尔用到洗地机的用户。我当然不是很迷信那种用了就能让地面无菌的科幻故事,但有了活氧水制备功能无论风道、水道、污水桶还是拖布都能尽可能的减少细菌滋生,也就不会散发那种霉苔异味。
其次马赫是同类产品中少有能自动添加清洁剂的产品,因为洗地机的清水桶通常不大,如果手动添加的话很容易不小心超量,严重导致泡沫横飞影响污水桶水位判断。马赫利用的是特斯拉阀原理自动恒量添加清洁剂,不仅用量准确,而且也能让其均匀混合在清水中,而难能可贵的是马赫还提供了一个物理开关可以自由控制当前拖地是否需要融和清洁剂。
最后回到洗地机本身,马赫的拖地能力在同类产品中也是佼佼者,无论大吸力风机还是罕见能持续 82 分钟(蒸汽模式 15 分钟)的续航,都少有对手,不过这些参数内容你都可以在它的商品详情中看到我就不再赘述了。
在此之前朋友让我推荐洗地机的时候我都不太建议他们直接冲所谓的「旗舰款」,因为超出一倍甚至更多的价格得到的仅仅是使用体验上可有似无的提升,除非你预算无限,否则倒也不必多花这笔钱。而马赫是现在我唯一会推荐的洗地机产品,仅仅蒸汽拖地功能就让它超出同类成为了一个全新的产品,无论从省时省力还是高温溶解污垢的清洁力来看,蒸汽都一定拖地最顶尖的方式。
⌚️
入手价格:首发 1288 元
这个产品的发布会刚好没看,回头刷微博时看到了一个类似怀表的东西,觉得好奇怪。仔细研究才发现是一个可以换壳的全新手表产品,还起了一个很酷的名字 Cyber。
我个人对于这种个性化 DIY 的东西,实在没有抵抗力,于是立刻下手定了一个,收货带了两周,感受超出预期,值得跟大家聊聊。
首先是做工精良,虽然是分体结构,但表壳内侧做了胶垫,表芯做了凹槽,结合紧密,拆卸方便。虽然是分体,但整体又感觉很轻薄,我选了纤维复合+黑色硅胶表壳,立刻就勾起了卡西欧时代的情怀,最要命的还是表盘,商店里的资源太丰富了,总能找到特别心动的哪一款,折腾一圈,找到最佳搭配,不会雷同,又非常有成就感。此刻才感觉华为手表这个方向太正确了,应该能捕获一大波年轻用户了。
后来,我又补买了一个灰色机能风的表壳,199 的价格不算贵,但效果很出彩,替换表壳时,会有震动和光效感应,而且表冠也是同步换的,表冠的细节和结构就更精密了,真的很佩服背后的设计师,有创意脑洞,也有工程能力。
整体功能是完全够用的,华为健康应用,可以很好的兼容 iPhone。常用的心率、血氧、睡眠、NFC、GPS、蓝牙通话都有配备,相对高端的 3 PRO 系列,主要是减掉了 eSIM 通话和 ECG 心电图,个人感觉影响不大,但价格可是低了一半多。续航方面,如果使用不频繁,我感觉能撑 4-5 天,不需要特别为充电操心。
据说除了目前的多款官方表壳,后续还会引入更多联名合作,华为这样的大厂开始关注创意和个性化需求是很好的趋势,但创意之下,品质和功能才是底层基础,至少这个产品,我可以给很高的推荐分。希望更多品牌关注这个方向,让消费者的选择更加丰富多彩,体验和参与感也更强。
当然,想抓住新兴用户群,品牌对消费者的需求理解,在硬件细节和软件内容上的打磨,也变得更加重要了。
入手渠道:厂商赠送
新耳机又来了朋友们。
在 TWS 市场整体拼参数、拼配置的大环境下,Nothing 坚定地走上了拼外观、拼设计的「邪路」。在推出 Ear (1) 并大获关注之后,Nothing 在前段时间又略令人意外地推出了 Ear (Stick)。
Ear (Stick) 物如其名,采用柱状设计,很像口红。取出耳机的过程也和口红一样,要旋转半圈。Ear (Stick) 还继承了 Nothing 一贯喜欢的设计元素——透明、镂空、黑白红撞色等。元素虽然多,但组合得很克制,不花哨,我觉得很好看。
耳机在功能方面没什么特别之处,操控采用了和 AirPods Pro 一样的按压式,各种手势也与 AirPods Pro 相近。
Ear (Stick) 在音质方面的亮点体现在中高频,人声和音乐的分离很干净,听播客甚至会给主播带来音色加成。相反,它的中低频就显得有点弱,低频振动显得很刻意,尤其在同一个节奏型反复出现的时候,Ear (Stick) 有一点敲木鱼的感觉。不过,我总体上对于 Ear (Stick) 的音质还是很满意的,因为我平时听语音的时间多过音乐,恰好能发挥 Ear (Stick) 的优势。
另外,Ear (Stick) 的续航很长。Nothing 的标称续航是 7 小时,我目前还没一次佩戴这么久,所以无法触碰其续航极限。但日常连续佩戴三四个小时不成问题,对于需要经常戴着耳机听歌或者开会的朋友来说,这无疑是个好消息。
总而言之,除了独特的外观,Ear (Stick) 作为一款 TWS 耳机的基础表现都不差,如果你喜欢 Nothing 的产品风格,也有合适的购买渠道,可以搞一个 Ear (Stick) 试一试。
参考价格:449 元
我之前用的鼠标是淘宝随便买的那种扁平鼠标,虽然出门比较轻便,但扁平的设计在久握之后难免会产生疲累感。此外,鼠标采用的还是古老的 Micro USB 充电接口,再加上没有合适位置的插线板导致的无法边充边用,鼠标在作业途中没电的那一刻总让我很困扰。
于是,在某一次与男友的通话中发表了关于鼠标没电的「暴言」之后,我就收到了这只 Master 3。
我们最初考虑过更加便携的 MX Anywhere,但在对比原先鼠标的长度之后,就显得太小了,感觉还是买 Master 3 更合适。尤其是它的拇指滚轮,在男友口中简直成了 macOS 的福音(因为他的鼠标没有拇指滚轮)。Master 3 与 3s 只差 50 元的价格,我们也纠结过,但考虑到高 DPI 和 bolt 接收器对我来说都不是刚需,于是选择了更便宜的 Master 3。
在使用新鼠标的这段时间里,我不需要再担心鼠标没电的问题了,就算它没电了,随手抓起一条 USB C 的线接在电脑上就能边充边用。更重要的是,掌心终于不再悬空,大拇指也有地方放了。因为 Master 3 采用了人体工学设计,长时间使用的体验也远比扁平鼠标要好得多。
因为这是我第一次使用带有人体工学设计的鼠标,所以也想稍微分享一下自己的感受。之前的我都会将长时间使用鼠标后的手指不适,归结为所有鼠标的通病。直到用了 Master 3 之后,手指不需要再像之前悬空时那么用力,点按也相对轻松了许多,手指的疲劳感也那么频繁。我这才意识到到这些不适感是可以改善的。
Master 3 的设计既有一定的倾角和背部弧度来提供舒适的握持手感,也不至于像 MX Vertical 那样激进。算是在「传统鼠标」和「人体工学设计」上做了微妙的平衡。在习惯了 Master 3 的握持手感之后,再握着我之前的鼠标,就会觉得非常不适应。
不过,Master 3 对我来说还有两个需要适应的地方:按键声和滚轮手感。因为我此前用的是静音鼠标,所以当我用上 Master 3 之后,觉得它的按键声音有点吵闹。滚轮的手感则有点难以描述,因为 Master 3 可以通过按键卡扣来切换有极和无极滚轮,这也就导致了在有极的情况下滚轮手感偏生硬,一格一格滑过的顿挫感比之前鼠标的塑料滚轮更强。
当然,这两点在使用一段时间适应过后,就没有那么困扰我了。男友也曾问我要不要换成更静音的 Master 3s,也被我以「习惯习惯就好」为由拒绝了。
总的来说,我觉得 Master 3 被许多人奉为「Mac 最佳办公鼠标」并不算过誉。不管是握持手感、拇指滚轮,还是两颗可自定义的侧键,对于需要长时间使用鼠标办公的 Mac 用户来说,都是利好的。
同事 A:第一口吃起来苦苦的,以为是面包苦,(后来发现)是巧克力夹心偏苦,第二口开始越嚼越香;
同事 B:(作为嗜酸人士)更偏爱蔓越莓口味,没有想象中那么甜;
入手渠道:京东自营
入手渠道:厂商送测
时钟状态下短按切换三档亮度,最低一档就是关闭/关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