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格局决定结局
钢铁大王卡内基曾说过:“一个人到死的时候还是家财万贯,这是一种耻辱。”
最近,股神巴菲特将自己持有的价值36亿股票捐赠给了五家基金会,引起了大家的关注。
其实,这已不是他第一次捐赠财产,2006年巴菲特就承诺过,要将自己99%的财产捐赠出去。加上这次捐赠,款项已高达340亿美元。
做这一善举,巴菲特曾认为这是于人于己都有好处的事。
而对于万贯家财,他是以这样的格局看待的:幸福和财富不是成正比的,人们不会因为自己超级有钱而感到快乐。
这让我想起了咱们中国的财神爷陶朱公——范蠡。
他作为一个神机妙算的谋士,帮助越王勾践灭掉吴国,一雪会稽之耻。功成名就之后急流勇退,遨游于山水之间。
在旅游中,三次经商,三次成为巨富,但每一次富有后都散尽家财。
后人誉之:"忠以为国,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后代许多生意人皆供奉他的塑像,称之财神。
89岁的巴菲特和陶朱公虽都富甲一方,但却活的如此豁达通透,令人赞叹,除了巨富、商人的身份光环外,他们积财散财的格局和思维更令人佩服。
很多人会说他们是在大富之后,才能通透的,才培养出了格局思维;而其实呢!是他们先有了格局和思维,并在成长中不断优化格局和思维,才成就了后来的富有。
格局和思维决定结局,并铺就了最终的成功之路;而不是收获成功后才有了格局和思维。
02
人和人的差距在于格局和思维
人生格局越大,越能从宏观着眼,看淡眼前得失;思维力越强,越能突破创新,不顽固僵化。这两者影响一个人的一生,也是拉开人与人差距的重要原因。
以前看过一个采访俞敏洪的视频,他在节目中讲到自己和马云共同有过的一段经历。
当时,互不认识的两个人都在美国,几乎同时接触到了互联网,只不过俞敏洪想的是回去做一个邮箱,方便新东方内部人员使用,他回来后的确建了一个邮箱,之后就心满意足。
而马云就不同了,他由互联网想到了中国黄页,由中国黄页想到了电子商务,想到了让中国人把商品卖到全世界,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最后就创办了中国最大的电子商务公司阿里巴巴。
采访中俞敏洪谦虚地说自己是个小富即安的人,而马云是一个有大格局、创新思维的商人。
的确,一个人的格局越大,越能够从长远着眼,便能洞悉事情的发展趋势。而格局和眼界能提高人生的上限和拉开人与人之间的层级。
无独有偶,微信的创造者张小龙有一句名言——“善良比聪明更重要。”
他在2011年推出了微信。当时与微信并存的有好几款移动社交软件,相互竞争激烈。
他本来可以“聪明”地将腾讯旗下的另一社交软件QQ的用户直接导入微信;可是,张小龙选择了善良,他就是想让用户一个个的细心挑选谁可以成为微信好友。
另外,微信的开屏图片,大家应该不陌生吧!始终是一幅“一个人站在地球前”的照片,简洁干净。
试想,如果设置一个开屏广告,一天的收入不菲。而且同行很多APP开发者都觉得,“牺牲一点用户体验来换取利润很正常啊。”
但张小龙又一次否定了,他是这样解释的:“微信已经诞生八年了, 如果微信是一个人,它一定是你最好的朋友,你才愿意花那么多时间给它,我怎么舍得在你最好的朋友脸上,贴一个广告呢? ”
正是秉持着这种“善良比聪明重要”的格局思维,使微信在随后的时间里一枝独秀,把对手们远远的抛在了大后方,成为了第一个10亿级APP 。
03
格局越大,思维越新,人生路越宽
一个人的格局越大,思维越新,人生的上限会更高,追求的可能性更多,未来的路才能越宽!
以前看到一个故事。
在一处工地上,有三个建筑工人,他们在共同砌一堵墙。
这时,有个孩子从旁经过,好奇地问他们:你们在干什么呀?
第一个建筑工人头也没抬,没好气地说:“你连这个也不知道呀?我们在砌墙!”
第二个建筑工人抬起头来告诉孩子:“我们在盖一间房子。”
第三个建筑工人一边干活一边唱歌,脸上的笑容像是一朵花,他热情地对孩子说:“我们在盖一间非常漂亮的房子,不久的将来,这里将变成一个美丽的花园。人们会在这里幸福地生活。说不定你的爸爸妈妈也会带着你住进来呢!”
10年以后,第一个人仍是一名只会砌墙的建筑工人,第二个人成了这支建筑队的队长,第三个人是一间拥有20支建筑队的大型建筑公司的总经理。
读了故事后,不得不说,格局的差异导致人生的差异,一个人对于工作的格局观往往反映了他的人生观,而一个人的人生观往往是决定其命运的关键因素。
《礼记·大学》中讲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强调不断思维革新,培养格局意识,这样才会每天进步。
生活中,越是格局高人的,他们看事看物的眼界会高出许多,对人对事的理解和判断能力更高,更容易分辨真正的善意和危险。
古人就有言,再大的烙饼也大不过烙它的锅。”能力的大小,影响一个人会走多远。而人生的格局和思维,最终决定了人生结局。
人和人之间的差距,不在贫富,而在于格局和思维。
先进制造业+工业互联网
产业智能官 AI-CPS
加入知识星球“产业智能研究院”:先进制造业OT(自动化+机器人+工艺+精益)和工业互联网IT(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产业智能化技术深度融合,在场景中构建“状态感知-实时分析-自主决策-精准执行-学习提升”的产业智能化平台;实现产业转型升级、DT驱动业务、价值创新创造的产业互联生态链。
版权声明:产业智能官(ID:AI-CPS)推荐的文章,除非确实无法确认,我们都会注明作者和来源,涉权烦请联系协商解决,联系、投稿邮箱:erp_vip@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