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人的使命感
——在2019级研究生开学典礼上的发言
2018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获得者、航天航空学院教授 李路明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亲友们: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很荣幸作为教师代表在这里发言,首先,对研究生新同学表示衷心的祝贺和热烈的欢迎!
27年前,我和你们一样,成为清华的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成长为一名研究生导师。二十多年的职业生涯,年年伴随着迎来送往的希望,岁岁感受着春华秋实的喜悦,更重要的是,在和同学们的朝夕相处中,我和周围的老师一样,不断体验和践行清华人的担当和使命。
也许大家会记得,前年央视综合频道“出彩中国人”节目播出了清华上海校友合唱团演唱的《我爱你中国》,感动了亿万国人。合唱团成员平均年龄72.3岁,他们中有我国第一代飞机设计师,有毕生从事国防军工的将军和工程师,许多校友“干的是惊天动地的事,做的是隐姓埋名的人”。而今虽进入古稀之年,依然激情满怀,初心依旧,感人至深。
这件事促使我再三自问,什么是“清华人”?“清华人”,不仅是清华校友的总称,本质上,是清华文化内涵的浓缩,更是清华历代优秀校友的群体象征。在中华民族近代以来奋起抗争,救亡图存,崛起复兴的各个时期,数以万计的清华校友献身于革命和建设的各条战线,从中涌现出一大批治学育人,创业兴业,治国理政的栋梁之才,清华校友群体的家国情怀,忠诚,担当,智慧,实干和奉献,凝聚成为清华享誉海内外的光荣名片。同学们,拿到清华研究生的录取通知书,不仅意味你取得了清华研究生的入学资格,更意味着接受新的考问的开始。无论是研究生阶段的学业,还是未来的职业生涯,考题繁复多变,但只有一个主题不变,那就是如何使自己成为真正的清华人。作为你们的导师,我们也责无旁贷和你们共同经历和应对这样的考问,更希望你们这一代能够获得历史和社会的更高评价!
借此机会,我想结合自己在清华的研究生学习经历以及后续20多年的教学科研实践,对清华研究生的学习和研究谈点个人体会,供大家参考。
第一点,追求“有用之用”,更要善待“无用之用”。两千多年前,庄子曾经批评“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在知识总量爆炸式增长的当今世界,过度的功利追求加重了通识和专业教育,知识学习和思维训练之间的关系失衡,成为大学教育和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不断引发反思的话题之一。从去年开始,我所在的航天航空学院开设了科学哲学和科学人文讲座,希望以此加强教学计划之外的读书和研讨风气。众所周知,“中西文化,荟萃一堂”,“立德立言,无问西东”,在清华校歌中体现出的教育思想,促成了清华文理兼修,古今熔铸,中西贯通的学术氛围和人才培养的成功实践。在世界格局大变动的当今,懂点历史,才能“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担当时代赋予的使命。希望同学们从文史哲的融会贯通中,领略山外有山天外有天的不同境界,汲取指导自己思维和行为的文化精髓。实践将会继续证明,被一般认为追求的“有用”之学,很可能只管用一阵子,而被贬低的“无用”之学,将会管用一辈子。
第二点,读万卷书,更要行万里路。研究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实验室度过的,我建议大家走出实验室,多出去看看。清华有国内高校最好的艺术博物馆、音乐厅,建议大家去看看画展、看看演出,体会科学与艺术的辩证统一。建议大家利用社会实践和假期,体察国情社情,来自发达地区的同学们尽可能多到欠发达地区、尤其是西部地区参加社会实践,以开拓视野和“学思行”的统一,养成不尚空谈接地气的品格。
清华给研究生创造了非常好的国际交流环境,相信大家有机会走出国门,参加形式多样的学术交流,体验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鉴,以全球视野,坚定文化自信,在多变的世界格局中增强定力。
第三点,传承和发扬清华人特有的崇尚体育精神。无体育、不清华。希望同学们学习和体验马约翰先生对体育文化迁移价值的诠释,始终把锻炼强健的体魄作为完成学业和事业有成的前提,以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观追求卓越。
同学们,你们有幸处于一个伟大的时代。再过1个多月,我们将迎来建国70周年,再过两年,你们将在清华园庆祝清华110周年华诞,你们将成为清华新百年历史的参与者、见证者和创造者。
同学们,在清华读研是一种生活方式。清华园是读书做学问的好地方,更是你们放飞人生梦想的新启航地,一代代清华人从这里出发,秉承“自強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和“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学风,为祖国的繁荣昌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谱写了壮丽的人生篇章。希望你们珍惜在清华的求学机会,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时代的新长征中,以你们的浓墨重彩谱写清华人的新篇章!
谢谢!
人物名片
李路明,1986年考入我校机械工程系,1996年博士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现为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院长、神经调控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是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他为航天员研发的质量测量仪等设备,被用于装备“天宫一号”以及后续的系列飞船;他自主研发的治疗帕金森病的“脑起搏器”荣获2018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转载自“清华大学”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