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印发《关于印发“5G+工业互联网”512工程推进方案的通知》,明确到2022年,将突破一批面向工业互联网特定需求的5G关键技术,“5G+工业互联网”的产业支撑能力显著提升;打造5个产业公共服务平台,构建创新载体和公共服务能力;加快垂直领域“5G+工业互联网”的先导应用,内网建设改造覆盖10个重点行业;打造一批“5G+工业互联网”内网建设改造标杆、样板工程,形成至少20大典型工业应用场景;培育形成5G与工业互联网融合叠加、互促共进、倍增发展的创新态势,促进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升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关于印发“5G+工业互联网”512工程推进方案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通信管理局:
现将《“5G+工业互联网”512工程推进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5G+工业互联网”512工程推进方案
工业互联网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关键支撑,5G是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演进升级的重要方向,二者都是实现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驱动力量。5G与工业互联网的融合创新发展,将推动制造业从单点、局部的信息技术应用向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转变,也为5G开辟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从而有力支撑制造强国、网络强国建设。当前,我国产业界推进5G与工业互联网融合创新的积极性不断提升,“5G+工业互联网”内网建设改造覆盖的行业领域日趋广泛,应用范围向生产制造核心环节持续延伸,叠加倍增效应和巨大应用潜力不断释放。但是,5G与工业互联网融合创新仍处于起步期,产业基础有待进一步夯实,路径模式有待进一步探索,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完善。为推动“5G+工业互联网”512工程加速落地,高质量推进5G与工业互联网融合创新,制定本方案。
到2022年,突破一批面向工业互联网特定需求的5G关键技术,“5G+工业互联网”的产业支撑能力显著提升;打造5个产业公共服务平台,构建创新载体和公共服务能力;加快垂直领域“5G+工业互联网”的先导应用,内网建设改造覆盖10个重点行业;打造一批“5G+工业互联网”内网建设改造标杆、样板工程,形成至少20大典型工业应用场景;培育形成5G与工业互联网融合叠加、互促共进、倍增发展的创新态势,促进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升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对标工业生产环境和现有网络体系,着力突破5G超级上行、高精度室内定位、确定性网络、高精度时间同步等新兴技术,着力突破5G在工业复杂场景下对高实时、高可靠、高精度等工业应用的承载能力瓶颈。发挥国家工业互联网标准协调推进组、总体组和专家咨询组的作用,统筹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CCSA)及相关行业标准化组织,研究制定“5G+工业互联网”融合标准体系,完善融合技术、应用标准。
(二)加快“5G+工业互联网”融合产品研发和产业化
加快工业级5G芯片和模组、网关,以及工业多接入边缘计算(MEC)等通信设备的研发与产业化,促进5G技术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分布式控制系统(DCS)等工业控制系统的融合创新,培育“5G+工业互联网”特色产业。
(三)加快“5G+工业互联网”网络技术和产品部署实施
深入研究工厂内5G网络部署架构、网络配置、业务部署、网络和数据安全、频谱分配等关键问题,形成覆盖重点行业的网络部署架构及方案。推动基础电信企业结合5G独立组网和应用,为具备条件的工业企业进行工业互联网内网设计、建设和管理运维,探索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
依托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打造5个工业互联网企业内5G网络化改造及推广服务平台,建设满足工业企业开展5G网络应用研发验证的网络测试环境,为中小企业提供“5G+工业互联网”内网建设改造模板,开展应用咨询及研发培训,提升公共服务能力。
基于“应用相对普遍、融合程度较深、产业影响较大、产业链中上游”的原则,选择10个重点行业,鼓励各地建设“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先导区,打造“5G+工业互联网”园区网络,引领5G技术在垂直行业的融合创新。
依托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打造一批“5G+工业互联网”内网建设改造标杆、样板工程,鼓励工业企业将生产流程优化与内网建设改造相结合,推动5G网络部署应用从生产外围环节向生产内部环节延伸,挖掘提炼至少20个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工业应用场景,形成“5G+工业互联网”内网建设改造示范引领效应。
鼓励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产业联盟等联合建设“5G+工业互联网”技术测试床,开展融合技术、标准、设备、解决方案的研发研制、试验验证、评估评测等工作。面向“5G+工业互联网”10个重点行业,鼓励各方联合建设行业应用测试床,提升垂直领域的5G应用创新能力。
建立地方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通信管理局、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和基础电信企业等多途径的“5G+工业互联网”项目上报机制,遴选优质项目纳入项目库,全面掌握我国“5G+工业互联网”实际建设需求和推进情况,滚动更新项目库。
通过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工业互联网方向)等多种途径,支持基础电信企业、通信设备企业、工业企业等结合自身优势、立足各自主业,拓展工业互联网内网建设改造服务,培育一批既懂5G又懂工业的解决方案供应商。
遴选面向“5G+工业互联网”的各类型优质服务提供商,构建供给资源池,并向社会公布。依托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5G应用产业方阵等产业组织,促进“5G+工业互联网”内网建设改造供需双方开展务实合作。
聚焦工业互联网内网建设改造应用,鼓励开展“5G+工业互联网”主题研讨会、经验交流会、产业峰会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宣传展示“5G+工业互联网”内网建设改造的重要价值和典型案例,进一步凝聚各方共识,营造良好氛围。
指导地方结合实际制定利用5G技术建设改造工业互联网内网的实施方案,提升地方5G和工业互联网发展水平,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创新应用格局。指导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5G应用产业方阵编制发布《5G与工业互联网融合发展白皮书》、“5G+工业互联网”内网建设改造案例集以及年度报告,总结适合我国产业发展实际需要的路径模式。
来源: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管理局
中德商务通
德国基础网络建设的速度一直饱受诟病,工业4.0升级看似遥不可及。然而近期有报道称,德国政府为企业预留了5G频谱并即将推出企业5G局域网频谱牌照拍卖,价格诱人,大中小企业纷纷雀跃欢呼。即将展开的德国企业5G局域网建设具有哪些特点,还请和小编一同探究。
![]()
无须跟随网络运营商的5G建设节奏,可利用政府为企业预留的5G频率率先在企业内部建设5G局域网。
预计30MHz频率牌照仅需1500欧元。
1、企业使用的5G频率是本地5G频率,而不是网络运营商的授权频率,不受网络运营商的影响,可独立进行5G应用;
2、专用网络与公用网络物理隔离,提供完整的数据安全性;
3、企业可制定独立5G安全技术标准,可自主选择采购设备供应商,不受政治因素影响。
根据爱立信的一项调研结果,如果在德国一所占地50万平米的工厂建成5G局域网,5年内生产效率将提高4.9%,同时成本降低5.05亿美元。如果是一个5万平米的仓储库房,其使用效率将提高13.2%,同时成本降低3.56亿美元。
企业间实现5G网络互联可大幅提高生产效率。咨询机构凯捷(Capgemini)的调查结果显示,到2023年智能工厂的年经济贡献率可达到1.5万亿美元。
说了这么多优点,不得不提一个重要的问题。
建成一个企业5G局域网需要花费多少呢?
下面以5个现实场景为例来具体说明(10年使用寿命,未包括终端设备价格和基础设施费用)。
场景一:小型企业,拥有2间厂房和一栋办公楼的,面积约3万平米。建成完全私有的5G局域网(30MHz频率),花费约为34.65万欧元。
场景二:足球场,占地4万平米,可实现4万人无延时网联要求(100MHz频率)。花费约为91.7万欧元。
场景三:中型医院,拥有1000个床位、3个门诊楼,面积约25万平米。建成5G局域网(50MHz频率)需要约166.5万欧元。
场景四:农产品生产企业享有特殊优惠政策,500万平米的5G局域网建设仅需47.35万欧元。
场景五:机场,占地面积1500万平米,5G局域网部署需花费332.5万欧元。
费用图示如下:
![]()
结语:企业自建5G局域网的优势明显,吸引力巨大。不但像大众、宝马这样的大型企业已按捺不住急切的心情,中型企业如汉诺威展览公司也准备在今后的展会上扩展其5G局域网部署和应用。而对于网络运营商来说,企业自建5G局域网显然有种被割肉的感觉。听说德国电信为了更好应对此问题,决定从明年开始推行面向中小企业的各种优惠措施。在政府的扶持政策之下,有多少德国企业会选择建设自家5G局域网呢?5G智能企业是否真会如政府所愿,“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且让我们拭目以待。
声明:资料源自德国商报。封面图片来自网络,仅供参考。“中德商务通”不对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转载本文请注明来源。
编辑:玄珠、维德
复核:辰宇
![]()
先进制造业+工业互联网
产业智能官 AI-CPS
加入知识星球“产业智能研究院”:先进制造业OT(自动化+机器人+工艺+精益)和工业互联网IT(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产业智能化技术深度融合,在场景中构建“状态感知-实时分析-自主决策-精准执行-学习提升”的产业智能化平台;实现产业转型升级、DT驱动业务、价值创新创造的产业互联生态链。
产业智能化平台作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核心驱动力,将进一步释放历次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积蓄的巨大能量,并创造新的强大引擎;
重构设计、生产、物流、服务等经济活动各环节,形成从宏观到微观各领域的智能化新需求,催生
新技术、新产品、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
引发经济结构重大变革,深刻改变人类生产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实现社会生产力的整体跃升。
产业智能化技术分支用来的今天,制造业者必须了解如何将“智能技术”全面渗入整个公司、产品、业务等商业场景中,
利用工业互联网形成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力量,实现行业的重新布局、企业的重新构建和焕然新生。
![]()
版权声明:产业智能官(ID:AI-CPS)推荐的文章,除非确实无法确认,我们都会注明作者和来源,涉权烦请联系协商解决,联系、投稿邮箱:erp_vip@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