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一把双刃剑

2017 年 8 月 20 日 人工智能学家

原文作者:Lewis Harland

译者:李凌

概要:最初的一个问题是涉及到这些交易员的工作安全,因为只有当他们获得了从“帮助人们进行交易”到“替代人们进行交易”这样的角色转变时,这些交易员的安全才能有所保障,金融业才能获得长足的发展。


为什么我们必须延缓人工智能的发展?

 

根据最新消息,最近Musk和Zuckerberg之间关于人工智能的辩论象征着人工智能两大阵营的形成。尽管这两个商业巨头对关于人工智能未来发展的设想有所分歧,但他们讨论时仍以诚相待。使用人工智能的未来到底是繁荣世界还是末日世界,这也是乐观主义者与悲观主义者之间的分歧。几十年来,人们一直在想,人工智能技术将在未来的社会中发挥什么作用。目前,各大公司正加紧发展自家的机器人技术和动态学习系统,投资者似乎能获得更加多样的投资机会。最近,CommonSense Robotics从Aleph VC和InnovationEndeavors筹集了600万美元的启动资金。希望以通过对一些小型企业的发货需求进行革新的方式来对抗Amazon等大型电子商务运营商的发展。这样的话,投资放缓的趋势将会被延迟。

 

人工智能的投资前景可能会变得更加具有吸引力

 

从业务的角度来看,随着人工智能(AKA认知计算)的使用,消费格局将会有所改变。我们可以认为,那些使用认知计算技术的商业模式是在用两种不同的方式进行发展。首先,一个产品可能会因为安装了一个新的人工智能系统就上市销售( Amazon的Echo就是其中的一个例子)。然而,还有另一种类型的产品是将人工智能系统集成到他们已有的商业模式中(对于业务的发展来说,该技术是次要的)。将所有技术整合在一起的企业最终将能收集和访问到更多的数据,从而增加他们结果分析的可靠性,同时也可以突出客户洞察在如今商业发展中日益增长的重要性。

 

为什么人工智能非常重要?

 

Forrester的研究预测,有关人工智能的投资将呈指数增长。具体来说,以思维创新的上市公司的收入年增长率约为27%,风险投资创业公司的收入年增长率为40%。金融业可能也会采用同样的人工智能技术,比如一些投资银行和专业贸易公司。上个月,《金融时报》发表的一篇文章中写到:瑞士银行展示了他们的智能系统,这能让伦敦办事处的交易员们更好的工作。


最初的一个问题是涉及到这些交易员的工作安全,因为只有当他们获得了从“帮助人们进行交易”到“替代人们进行交易”这样的角色转变时,这些交易员的安全才能有所保障,金融业才能获得长足的发展。而且,任何读过Michael Lewis的《Flashboys》小说的人都知道,如果将更多的技术引入到现有的复杂交易中,就会出现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将远远多于它们的解决方法,其中的一个问题就是监管。即将在2018年初推出的MiFIDII框架就旨在提高投资服务的透明度和公平性,从而限制高频交易者的活动。

 

中国的承诺

 

西方国家绝对不是这场游戏中唯一的玩家。 就像在1957年推出的Sputnik1一样,美国可能会在这场技术研究竞赛中遇到另外一个竞争对手——中国。 本月初,国务院发布了一份发展计划,概述了接下来的二十年中国智能的发展。该声明在中国宣布要为人工智能的研究和创业提供数十亿美元的投资计划时发表。


有趣的是,中国深圳Malong科技公司的首席技术官Matt Scott说:


“对于人工智能而言,你必须时刻处于科技研究的最前沿。 如果你使用的是一年前的技术,那么这就证明你已经落伍了。”

 

更重要的是,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多人口,这是建立人工智能的最佳基础之一。 中国的科技公司不仅拥有着来自于14亿人口和7亿智能手机用户的数据资源,而且手握着一批快速发展的新兴科技。

 

一个非合作性的愿景

 

但是,人工智能也存在着不利的一面。它的用途不仅仅只限于一些消费产品,还包括一些有着政府支持的项目,如自动化武器。 虽然我们会对这些武器背后所使用的科技进行保密,但在这其间又涌现出了一个问题,即政府会在一些关于消费产品的前沿研究上花费多少?这个问题又延伸出了一个更广泛的问题:协同工作对于人工智能“适度”的有意义的发展所起到的作用是不能被保证的。


中国很有可能还没有意识到他们与西方各国正处于同一场危机中,他们将继续向国内有关人工智能的项目中投入大量资金。 中国(或者是其他国家?)最终可能会决定不公开他们的数据洞察技术,这很将会影响到那些敏锐投资者们对于国际投资机会的判断。

 

结论

 

大多数人可能都会同意这个观点:随着人工智能的进步,有些行业将不可避免的面临着转型,从长远来看,人工智能带给我们的好处(和困难)还不太明晰。 从理论上来看,人工智能可以改变世界各地数十亿人的生活,但是它的花费又是多少?像Zuckerberg和 Musk的辩论一样,我们可以预见,以人工智能驱动的世界将有可能会迎来社会的繁荣,但也有可能会走向灭亡。实际上,乐观主义者和悲观主义者之间的分歧将依旧存在。

 

本文系网易新闻 · 网易号“各有态度”特色内容


原文链接:http://themarketmogul.com/musk-zuckerberg-ai-debate/?hvid=2VzMZn


欢迎加入未来科技学院企业家群,共同提升企业科技竞争力

一日千里的科技进展,层出不穷的新概念,使企业家,投资人和社会大众面临巨大的科技发展压力,前沿科技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是什么?现代企业家如何应对新科学技术带来的产业升级挑战?


欢迎加入未来科技学院企业家群,未来科技学院将通过举办企业家与科技专家研讨会,未来科技学习班,企业家与科技专家、投资人的聚会交流,企业科技问题专题研究会等多种形式,帮助现代企业通过前沿科技解决产业升级问题、开展新业务拓展,提高科技竞争力。


未来科技学院由人工智能学家在中国科学院虚拟经济与数据科学研究中心的支持下建立,成立以来,已经邀请国际和国内著名科学家、科技企业家300多人参与学院建设,并建立覆盖2万余人的专业社群;与近60家投资机构合作,建立了近200名投资人的投资社群。开展前沿科技讲座和研讨会20多期。  欢迎行业、产业和科技领域的企业家加入未来科技学院


报名加入请扫描下列二维码,点击本文左下角“阅读原文”报名


登录查看更多
0

相关内容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 )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 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
德勤:2020技术趋势报告,120页pdf
专知会员服务
187+阅读 · 2020年3月31日
《人工智能2020:落地挑战与应对 》56页pdf
专知会员服务
195+阅读 · 2020年3月8日
电力人工智能发展报告,33页ppt
专知会员服务
122+阅读 · 2019年12月25日
【德勤】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白皮书,68页pdf
专知会员服务
296+阅读 · 2019年12月23日
IBM《人工智能白皮书》(2019版),12页PDF,IBM编
专知会员服务
19+阅读 · 2019年11月8日
Gartner 报告:人工智能的现状与未来
InfoQ
14+阅读 · 2019年11月29日
5G全产业链发展分析报告
行业研究报告
11+阅读 · 2019年6月7日
2019年机器学习:追踪人工智能发展之路
人工智能学家
4+阅读 · 2018年10月14日
关注人工智能:人工智能+ 金融添双翼
专知
5+阅读 · 2018年2月5日
李开复为何说年底人工智能泡沫要破?
数据猿
4+阅读 · 2018年2月5日
《人工智能标准化白皮书(2018版)》发布|附下载
人工智能学家
17+阅读 · 2018年1月21日
中央再批人工智能伪创新,90%以上AI都不靠谱
THU数据派
7+阅读 · 2017年12月6日
Gartner:2018人工智能预测
走向智能论坛
4+阅读 · 2017年11月28日
Arxiv
22+阅读 · 2019年11月24日
Arxiv
6+阅读 · 2019年8月22日
VIP会员
相关VIP内容
德勤:2020技术趋势报告,120页pdf
专知会员服务
187+阅读 · 2020年3月31日
《人工智能2020:落地挑战与应对 》56页pdf
专知会员服务
195+阅读 · 2020年3月8日
电力人工智能发展报告,33页ppt
专知会员服务
122+阅读 · 2019年12月25日
【德勤】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白皮书,68页pdf
专知会员服务
296+阅读 · 2019年12月23日
IBM《人工智能白皮书》(2019版),12页PDF,IBM编
专知会员服务
19+阅读 · 2019年11月8日
相关资讯
Gartner 报告:人工智能的现状与未来
InfoQ
14+阅读 · 2019年11月29日
5G全产业链发展分析报告
行业研究报告
11+阅读 · 2019年6月7日
2019年机器学习:追踪人工智能发展之路
人工智能学家
4+阅读 · 2018年10月14日
关注人工智能:人工智能+ 金融添双翼
专知
5+阅读 · 2018年2月5日
李开复为何说年底人工智能泡沫要破?
数据猿
4+阅读 · 2018年2月5日
《人工智能标准化白皮书(2018版)》发布|附下载
人工智能学家
17+阅读 · 2018年1月21日
中央再批人工智能伪创新,90%以上AI都不靠谱
THU数据派
7+阅读 · 2017年12月6日
Gartner:2018人工智能预测
走向智能论坛
4+阅读 · 2017年11月28日
Top
微信扫码咨询专知VIP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