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头升级寡头】AI产业数据称王,GAN和迁移学习能否突围BAT垄断?

2017 年 7 月 17 日 新智元 张易

新智元原创   

作者:张易


【新智元导读】AI时代,数据为王让巨头越来越难以被打败。谷歌和 CMU 的10亿+数据集的设想,似乎又将这一假设往前推进了一步。数据为王还是算法为王,这是人工智能时代一直争论不休的话题。近年来,对抗生成网络、迁移学习等新技术不断涌现,让人看到小数据突围的曙光,这些技术会为初创公司带来一线生机吗?作为国内互联网数据的井喷之地,BAT 对算法和数据又持有哪些观点?他们的数据布局是怎样的?




AI时代,数据为王让巨头越来越难以被打败


上周,谷歌和 CMU 的一项合作研究,为拥有大数据优势的技术巨头们带来了喜讯:在不调整现有算法、只是给模型多得多的数据的情况下,图像识别结果取得了较大提升。


这一波人工智能的兴起主要有三大因素推动——计算力、数据和算法。而谷歌和 CMU 的这项合作研究可能会将“数据”这一项进一步高亮显示。


据 Wired 报道,研究结果一方面印证了通过给模型喂食多得多的数据,同样的算法也能显著提升性能,另一方面,这也是对拥有海量数据的技术巨头的喜讯。无论是谷歌、Facebook 还是微软,都会更加坚信自己手中的数据是决胜的王牌。虽然从 1 百万扩充到 3 百万数据集,对象检测的结果只提高了 3 个百分点,但研究者表示,他们相信如果对软件进行调整,使其更适应于超大数据集,那么优势还将扩大。退一万步说,即使没有扩大,这 3 个百分点也足以形成和小公司、初创公司的天堑。举例来说,在自动驾驶中,准确率的每一点点提升都至关重要,有可能带来数以亿计的回报。


以 AI 为中心的公司,早就建立了自己的数据壁垒。谷歌、微软等巨头,会开源大量软件,甚至硬件设计,但对能这些工具真正发挥效用的数据却视若珍宝,绝不轻易开放。他们有时确实也会释放数据:去年,谷歌放出了从 7 百万 YouTube 视频中提取的数据集,Salesforce 也开源了从维基百科抽取的数据集,以帮助算法更好地处理自然语言。


然而正如 Luke de Oliveira (AI development lab Manifold 合伙人、Lawrence Berkeley National Lab 的访问学者)所说:“这种开放对竞争来说没什么价值。这些数据集都是对该公司产品的未来市场地位没什么影响的东西。”


在不久前的百度开发者大会上,百度公布了“Apollo 资源共享时间表”。其中各种细化数据非常有吸引力。


 巨头笼罩下,小数据学习会为初创公司带来一线生机吗?


有人说科技公司的生态越来越讲求创新和快速反应,这似乎对小公司、初创公司更为有利。但机器学习和 AI 浪潮却彻底地凸显了大数据的重要性,仅此一点,就让小公司“杀死”巨头的任务难上加难。

 

谷歌和 CMU 的研究者在论文中表示:“我们真诚的希望,(他们的研究)将激发视觉界不要低估数据的价值,并形成共同的努力来构建更大的数据集。”研究的参与者之一、CMU 的 Abhinav Gupta 表示,选择之一就是和 Common Visual Data Foundation 合作。而这个 Foundation 正是由曾发布过公开图像数据集的 Facebook 和微软资助的非盈利组织。

 

在数据方面拙荆见肘的公司,如果想在这个数据比金子还贵的时代生存,只能盼着自己的算法更聪明。初创公司 DataRobot 的 CEO JeremyAchin 猜测,随着机器学习变得日益流行,小公司利用小数据做出的模型,比如保险业中用于风险预测的模型,在大公司用大数据打造的模型前可能会抵挡不住。

 

有一种研发趋势,是在让机器学习较少地依赖数据,比如小数据学习。这一类研究会阻挡 AI 的数据经济吗?Uber 去年曾收购了一家公司,就是以此为研发方向。


针对数据量匮乏的问题,有一项技术非常有价值:生成对抗网络(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s,简称GAN)。


生成对抗网络依赖于两个模型:


生成模型(Generative Model),即借助于学习、模拟、仿照、以及数据扩增等技术自动生成数据的模型;


判别模型(discriminative model),即判别生成数据是否符合预期的模型。


生成对抗网络首先会基于生成模型来生成数据样本,再用判别模型来鉴别这个自动生成的样本是否符合预期。通过这样的双方对抗网络,实现互相博弈,共同提升。


另一种思路是迁移学习。迁移学习基于标签数据量大的领域,做特征、参数权重的预训练(pre-train),再通过迁移当前领域可复用的特征、参数、或者是领域知识、通用知识,对目标领域进行半监督、无监督学习。


Fast.ai 的联合创始人 Rachel Thomas 认为,初创公司应该努力开拓新的疆域,在互联网巨头的地盘以外寻找应用机器学习的场景,比如农业。她表示:“即使是巨头也不是无处不在,在很多特定领域,数据还没有被任何人收集过。”即使是巨人也有盲点,这也许才是小公司的机会。


数据重要还是算法重要——百度的答案仍是算法


在中国国内市场,BAT 垄断了大部分的数据。关于算法重要还是数据重要,他们的看法如何?


李彦宏曾在重庆举行的联盟峰会上说过:我们百度的工程师总结出来一句话,叫‘数据秒杀算法’,但是我后来跟他们讲,真正推动社会进步的是算法,而不是数据。



在之后的数博会上,李彦宏再次表达过类似的意思:工业时代最宝贵的东西不是煤,是蒸汽机这样的技术革命、革新,而人工智能时代最宝贵的也不是数据,是因为数据带来的技术的创新。


让我们简单看一下百度大数据的“家底”,其实用两个短语就可以概括:万亿级搜索数据,百亿级定位数据。


试以语音相关的数据为例。作为百度 ALL IN AI 的两大发力方向之一(自动驾驶和智能语音),百度如此展示自己在相关数据上的肌肉:



网上流传一句话,说百度是“数据为重,不为上。” 作为很可能是 BAT 三家中数据量最大的公司,百度的优势在于数据最全面,数据样本比较复杂,数据的广度和多样性上比较强。而问题在于,百度的数据,较之阿里和腾讯,其变现能力可能是最弱的。


作为一家技术驱动的公司,百度在数据挖掘技术和 AI 人才的储备上优势明显,但其优势的应用出口较少。也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李彦宏在数博会上发言:我觉得这个数据确实重要,没有数据训练的话人工智能走不到今天的,但是数据是不是根本呢?数据不是根本,数据有点像新时代的能源,像燃料,那么推动时代进步的是技术,是创新,不是这些资源......所以工业时代最宝贵的东西不是煤,是蒸汽机这样的技术革命、革新,而人工智能时代最宝贵的也不是数据,是因为数据带来的技术的创新。而且过去一年就有这么多的创新,有大幅度的提升,连我在这个领域的人都要觉得要改变心态,适应这种环境,适应各种各样的可能性。


阿里、腾讯等多家巨头:数据+场景才最重要


阿里的大数据是基于淘宝天猫业务而诞生的电商数据、信用数据。阿里的核心业务在电子商务上,数据比较聚集,更容易做分析。这种数据类型的优势在于,更容易变现,挖掘出商业价值。正如马云在数博会上所说:“我们对世界的认识将会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大数据会让市场变得更加聪明。”


而腾讯的大数据是基于微信、QQ 诞生的社交数据、关系数据,以及游戏数据,相对较杂,但场景化极高。很自然的,马化腾在数博会上强调了场景的意义:“有了应用场景,有了市场,数据自然会产生,也会驱动技术发展。”“就好像今天BAT三家分别在社交、电商和搜索有各自的主战场和场景;滴滴、摩拜有交通出行的场景;微信、支付宝有支付场景。”腾讯的大数据是其自身各类产品(尤其是游戏)成功的坚实基础。


对于场景化的数据,我们还很容易想到滴滴出行和小米,它们分别在各自的场景中收集并利用其数据优势。


滴滴出行基于大数据的路径规划系统

滴滴研究院副院长叶杰平曾在北大 AI 公开课上透露:下面说一下我们的大数据......我们每天大概2000万单,平台的每一辆在开着的车,每几秒钟就会给我们传递 GPS 信息。现在滴滴每天新增的数据量是 70TB,这个数据应该是几个月之前的,现在应该更大了。我们平台在做很多的预测和模型,每天处理的数据是2000TB。每天的路径规划是 90亿,这个数据量特别大。然后是定位数据,我们必须要知道乘客在哪,司机在哪,所以定位是非常重要的,这个数据不光要精确,而且要快速。定位数据每天是 130亿.....”


小米科技联合创始人黄江吉在北大 AI 公开课上也曾透露:“小米全部产品加起来,每天产生的数据量一天是300T。为了存储这个300T,每天我们付出的存储成本是天文数字。为什么我们要存储大量昂贵的数据?其实我们等 AI 这个弯道已经等了很久,终于在去年迎来爆发点。现在,我们有可能利用最前沿的技术,比如深度学习、对抗性网络来取得进一步发展。现在技术发展是以周计算。这对于我们都是好消息。因为技术发展到这个点的时候,我们已经准备了很多大数据。这些技术可以用来验证算法是否靠谱,可以把我们的产品变得更智能化,真正实现闭环。大数据其实讲了很多年。我刚进入微软的第二年,就开始做data warehouse,当时已经存了海量数据,都觉得大数据很有价值......我们对于数据增长很开心,并不在意成本。"


从这个角度来说,大数据对 AI 的赋能,确实是从应用场景中来,到应用场景中去的。


 10亿+数据集,谷歌的大数据野心



过去十年中,在计算机视觉领域,虽然计算力(GPU)和模型大小不断增长,数据集的规模一直停步不前。


这项研究(【10亿+数据集,ImageNet千倍】深度学习未来,谷歌认数据为王),用了 50 颗 K80 GPU(计算等于 8.3 GPU 年),花了整整两个月,在 300M 标记图像的海量数据集上进行图像识别训练。这个名叫“JFT-300M”的内部数据集,含有 18291 个类别,是 ImageNet 的 300 倍。这一研究项目的初衷是看在不调整现有算法、只是给模型多得多的数据的情况下,能否取得更好的图像识别结果。

 

在 JFT-300M 不同子集上的预训练后,进行物体检测的性能。x 轴表示对数刻度的数据集大小,y 轴是 COCO-minival 子集中 mAP@[0.5,0.95]中的检测性能。


答案是可以。研究人员发现,随着数据增长,模型完成计算机视觉任务的性能直线上升。即使在 300 倍 ImageNet 这么大规模的情况下,性能都没有遭遇平台。谷歌研究人员表示,构建超大规模的数据集应当成为未来研究的重点,他们的目标是朝 10 亿+ 级别的数据进发。






登录查看更多
7

相关内容

迁移学习(Transfer Learning)是一种机器学习方法,是把一个领域(即源领域)的知识,迁移到另外一个领域(即目标领域),使得目标领域能够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迁移学习(TL)是机器学习(ML)中的一个研究问题,着重于存储在解决一个问题时获得的知识并将其应用于另一个但相关的问题。例如,在学习识别汽车时获得的知识可以在尝试识别卡车时应用。尽管这两个领域之间的正式联系是有限的,但这一领域的研究与心理学文献关于学习转移的悠久历史有关。从实践的角度来看,为学习新任务而重用或转移先前学习的任务中的信息可能会显着提高强化学习代理的样本效率。

知识荟萃

精品入门和进阶教程、论文和代码整理等

更多

查看相关VIP内容、论文、资讯等
【微众银行】联邦学习白皮书_v2.0,48页pdf,
专知会员服务
165+阅读 · 2020年4月26日
【德勤】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白皮书,68页pdf
专知会员服务
300+阅读 · 2019年12月23日
2019中国硬科技发展白皮书 193页
专知会员服务
81+阅读 · 2019年12月13日
【大数据白皮书 2019】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专知会员服务
137+阅读 · 2019年12月12日
【白皮书】“物联网+区块链”应用与发展白皮书-2019
专知会员服务
93+阅读 · 2019年11月13日
吴恩达:AI未来将呈现四大发展趋势
AI100
6+阅读 · 2019年8月30日
趋势 | 2019年人工智能行业的25大趋势
人工智能学家
3+阅读 · 2019年7月5日
AI 最大的挑战:也许我们从根上就错了
InfoQ
5+阅读 · 2019年6月14日
《2018人工智能发展白皮书-技术架构篇》
智能交通技术
5+阅读 · 2018年9月11日
全球最大AI独角兽诞生中国,商汤科技凭什么?
商业周刊中文版
5+阅读 · 2018年4月9日
李飞飞:数据开源对于人工智能发展极为重要
人工智能学家
3+阅读 · 2017年9月6日
Transfer Adaptation Learning: A Decade Survey
Arxiv
37+阅读 · 2019年3月12日
Arxiv
5+阅读 · 2018年10月23日
Arxiv
4+阅读 · 2018年9月6日
Phrase-Based & Neural Unsupervised Machine Translation
Large-Scale Study of Curiosity-Driven Learning
Arxiv
8+阅读 · 2018年8月13日
Arxiv
5+阅读 · 2018年5月22日
Arxiv
6+阅读 · 2018年4月23日
Arxiv
4+阅读 · 2018年4月17日
VIP会员
相关VIP内容
【微众银行】联邦学习白皮书_v2.0,48页pdf,
专知会员服务
165+阅读 · 2020年4月26日
【德勤】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白皮书,68页pdf
专知会员服务
300+阅读 · 2019年12月23日
2019中国硬科技发展白皮书 193页
专知会员服务
81+阅读 · 2019年12月13日
【大数据白皮书 2019】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专知会员服务
137+阅读 · 2019年12月12日
【白皮书】“物联网+区块链”应用与发展白皮书-2019
专知会员服务
93+阅读 · 2019年11月13日
相关资讯
吴恩达:AI未来将呈现四大发展趋势
AI100
6+阅读 · 2019年8月30日
趋势 | 2019年人工智能行业的25大趋势
人工智能学家
3+阅读 · 2019年7月5日
AI 最大的挑战:也许我们从根上就错了
InfoQ
5+阅读 · 2019年6月14日
《2018人工智能发展白皮书-技术架构篇》
智能交通技术
5+阅读 · 2018年9月11日
全球最大AI独角兽诞生中国,商汤科技凭什么?
商业周刊中文版
5+阅读 · 2018年4月9日
李飞飞:数据开源对于人工智能发展极为重要
人工智能学家
3+阅读 · 2017年9月6日
相关论文
Transfer Adaptation Learning: A Decade Survey
Arxiv
37+阅读 · 2019年3月12日
Arxiv
5+阅读 · 2018年10月23日
Arxiv
4+阅读 · 2018年9月6日
Phrase-Based & Neural Unsupervised Machine Translation
Large-Scale Study of Curiosity-Driven Learning
Arxiv
8+阅读 · 2018年8月13日
Arxiv
5+阅读 · 2018年5月22日
Arxiv
6+阅读 · 2018年4月23日
Arxiv
4+阅读 · 2018年4月17日
Top
微信扫码咨询专知VIP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