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并发编程、分布式框架、Spring等常用框架可以说是现在Java后端求职的必备技能。
每一个技术方向的背后都包含了众多技术细节,以开发一个分布式系统来说,需要分布式存储/数据库/缓存、中间件、RPC、消息系统、分布式一致性处理等多种知识。
面对如此多的技术细节,怎么样才能说自己的技术已经过关了呢?
知识技能体系化是判断技术是否过关的第一步。知识体系化包含两层含义:
比如分布式系统中常用的RPC技术,其背后就涉及到网络IO(Netty)、网络协议、服务发现(Zookeeper配置中心)、RPC服务治理(限流、熔断、降级)、负载均衡等。
(具体技术知识图谱见后文)
在分布式系统领域中,有很多相似的概念,但又分布在不同的产品或层级中。比如负载均衡这个词,DNS、LVS、Ngnix、F5等产品都能实现,而且在大型分布式系统中他们会同时存在,那么就要搞清楚他们各自的位于什么层级,解决了什么问题。
再比如缓存这项技术,有分布式缓存、本地缓存、数据库缓存,再往下还有硬件层级的缓存。同样都是缓存,他们之间的区别又是什么?
如果你仔细去观察,高阶工程师总是能对整个技术体系了如指掌,从而在系统设计与技术选型阶段就能够做出较为合理的架构。
能否快速解决实战中的业务问题是判断技术是否过关的第二步。
大家在面试的过程中,都会有一种体会,就是我的知识体系也已经建立了,但在回答面试官问题的时候总感觉像在背答案,而且也没有办法针对性的回答面试官问题。
1、我们知道消息队列可应用于耦系统,应对异步消费等场景,那如何在网络不可靠的场景下保证业务数据处理的正确性?
2、我们都知道在分布式系统会用到缓存,那该如何设置缓存失效机制才能避免系统出现缓存雪崩?
3、我们都或多或少的知道系统发布上线的流程,但在大流量场景下采用何种发布机制才能尽可能的做到平滑?
能完善的解决这些问题是区分一个程序员是否有经验的重要标志,知识的体系化是可以从书本不断的凝练来获得,但经验的积累需要通过实战的不断总结。
对很多人来说很为难的一点是,平时写着的业务代码,很少有机会接触到大厂的优秀实践,那么这时候更需要从如下两个角度逼问:
1、当流量规模再提高几个量级,那么我的系统会出现什么问题?
2、假如其中一个环节出现了问题,那么该怎么保证系统的稳定性?
上面的提到都是将技术用于业务实践,以及高效的解决业务中出现的问题。但这是否就意味着自己的技术已经过关了呢?答案是否定的。
判断技术是否过关的第三步是能否洞察技术背后的设计思想和原理。
如果你参加过一些大厂面试,还会问到一些开放性的问题:
1、 写一段程序,让其运行时的表现为触发了5次Young GC、3次Full GC、然后3次Young GC;
2、 如果一个Java进程突然消失了,你会怎么去排查这种问题?
3、 给了一段Spring加载Bean的代码片段,阐述一下具体的执行流程?
是不是看上去很难,是不是和自己准备的“题库”中的问题不一样?不知道从何处下手?如果你有这种感觉,那么说明你的技术还需要继续修炼。
你要明白的是这种开放性的问题,提问的角度千变万化,但最终落脚点却都是基本原理。如果你不了解GC的触发条件,你就肯定无法答出第一题;同样,如果你对Spring启动机制了解的很清楚,那么无论他给出的是什么样的代码,你都能回答出代码经历的过程。如果你能以不变应万变,那么恭喜你,你的技术过关了。
上面提到了很多技术问题,不做详细的解释,都能在下面的知识体系中找到答案。
画外音:该知识体系建议保存。
看上去很不错,不过适不适合自己,还是要学了之后才知道!
这里给大家准备了免费的Java源码与实战视频直播课程,源码+实战,助你全面提升!
每晚8:00
【原理】高并发集群Session共享技术全方位剖析
【实战】如何保证隐私数据不裸奔~Https网络安全架构设计与实践
免费直播,先到先得~
网易出品,必属精品。
每晚8点,免费看直播送资料+知识图谱。
画外音:今晚播配置中心,明天讲限流,后天讲分布式追踪,再往后分布式session与https,干货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