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停产了?“维持不下去”,为什么维持不下去?“维持也是赔钱,现在成本高,利润又低”。
 
     
      
     
 
      
      这段话出自一位制造业老板之口,但谁又能保证这不是当下多数制造业老板的心声呢? 
      想一想不知从何时起我们的制造业陷入了“高成本,低回报”的怪圈,民间投资持续下滑,现已达到了负增长,甚至曾经的制造企业纷纷转行到了地产和金融,可那些真的是立国之本吗? 
      
     
 
      
      今天,我们不再用理论和数据来谈制造业,我们以几位制造业老板为例,听听他们的口述,看看他们的真实情况究竟如何。 
      
     
 
      
      当劳动致富不再为人所信,当躺着赚钱为人所竞相追逐,还有谁会愿意再站起来呢? 
      
     
     
     
 
     
 
      
      
      我干这行已有20多年,在行业内还算有些名气,买地盖房,虽算不上行业龙头,但起码也属上游行列。 
      去年,我们的销售额做到了8000万元,毛利632万元,一般来说,行业的平均利润率为10%,但去年毛利率为7.9%,这也算是多年的低谷。 
      
     
 
      
      在632万元的毛利中,我们还需支出地方税费、销售费用、物流费用、管理费用、银行利息几大项。 
      一是地方税费。 
      有城建税、教育费附加、印花税、房产税、土地使用税,年度上缴地方税费合计70万左右。 
      二是销售费用。 
      公司销售业务员共有9人,包括业务员工资提成和差旅费、通信费、业务招待费等,年度支出100万左右。 
      三是管理费用。 
      公司包括财务、办公室人员、保安等10多名管理人员工资67万元多,支付全公司50多名员工的各项保险金34万元,加上年终奖、福利费、广告费、招待费、水电费、过年过节礼品费、办公大楼的折旧费等,共计200万元。 
      
     
 
      
      四是物流费用。 
      工厂自有5部货车货运物流车辆的总费用,加上雇用外部车辆载货的所有物流运输费用接近100万元。 
      除了以上四项,还有一大块是银行利息支出。 
      工厂采购原料进货时,都得先全额付款后提货,而在销售收款时,都需要有较长的付款期,大多是45天至180天左右,工厂要垫付2至6个月的货款,给企业流动资金的周转带来影响。 
      
     
 
      
      工厂在自有700多万元流动资金的基础上,向银行借款1350万元,才能保证公司的正常运转。 
      现在银行贷款收费有很多名目,去年全年累计支付银行借款利息约110万元。 
      
     
 
      
      扣除上述5项费用,去年我们厂的利润总额为40多万元。 
      再缴纳了企业所得税,净利只有30多万元。 
       
      
      
      
      作为工厂主,我们挣到自己口袋的经济效益确实不多,但在社会效益上不算少,主要是体现在税收和就业上。 
      全年上缴国税160万左右,地税70万左右,两项加起来200多万。 
      还有解决就业,我们雇用了一般的操作工40多人,还有财务、等管理岗位人员10多人。 
      
     
 
      
      目前我们已与一家企业谈妥,准备将厂房以月租金8元/平方米出租。 
      我们可租厂房建筑面积1.9万平方米,一年可收租金182万元左右,缴交土地使用税和房产税后,大约还有130万元。 
      我今年快60岁了,要说把厂房租出去也真是舍不得,但现在转型做其他行业我也不会做,出租厂房实属无奈,把厂房租出去多挣了100万,还省去了经营工厂的辛苦,这笔账我也算不通。 
      
     
     
     
     
     
 
      
      在我们这个圈子里,也有真正赚到钱的。 
      你们猜猜是如何赚到钱的? 
       
      
     
 
      
      我们这有几个老板,以前是各个地方混黑的。 
      本地的也有,外地的也有。 
      他们采取的方法,是以0利润,甚至是亏本的价格卖出去,然后呢,上游厂家他们以量来压账期,半年,有的甚至一年一压。 
      
      
      
      下游厂家呢,全部以现金的形式结款,这么一来,他们就拥有了无法想象的现金流,然后,他们拿这个钱去自己的地盘放炮子,也就是高利贷。 
      
     
 
      
      一个台州的老板,去年已经实现财务自由,全家移民加拿大了,真是搅黄了水就跑了。 
      
     
 
      
      所以你说中国制造业为何会落到今天这个程度,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有这些人的存在,他们的存在,严重扰乱了市场,压得我们这些老老实实做产品的根本喘不过气来。 
      
     
 
      
      
      
      那天跟那个老板聊天,他说他目前这个工厂,厂房加设备加原材料,一共丢进去差不多2亿了! 
      纯投入2亿,什么概念? 
      滚涂线一条就是2000万,他有3条,再加上分切机什么的。 
      底下工人百十号人吧。 
      每个月基本要出1000多吨铝卖给下游厂。 
      
     
 
      
      
      
     
 
      
      他给我算了一笔账,去掉人工电费损耗啥的,一年净利润也就100多万。 
       
      
     
 
      
      投资2个亿,每年赚100多万,现在随便买套房,如果赶上16年的好时候,也能赚100万了。 
      他这2个亿,能买多少套? 
      
     
 
      
      但没办法,钱已经投了,只能硬撑,而且这还是顺风顺水的情况下。 
      假如一个不小心,比如碰上去年国家查环保,有色金属疯长,他就可能亏。 
      又或者做出来不小心有瑕疵,那都得砸在自己手里。 
      我去他工厂玩,他有一个专门2000平的地方,全部都是之前作废的废料,看得我心惊胆战…… 
      
     
 
      
      真的是操着卖白粉的心,赚着卖白菜的钱。 
      现如今的实业,小的难以生存,在风雨中摇摇欲坠,大的看似坚实,实际上有苦难言。 
      
     
     
     
     
     
 
      
      我们也算是制造业的,我们这行环保问题是个坎,但为了环保我上了目前最新的机器,环保能力绝对高,可同行的啥都没弄,用20多年前的技术,今年估计少算也赚了一百多万。 
      
     
 
      
     
 
      
      我倒闭了,几百万没了,全部都在机器里,全都是最新的机器,我用着最好的技术,不敢涨价,人家坐地起价,而且现在都在忙活着。 
      
     
 
      
      环保的过来查让我卖设备,否则拘留,老子辛辛苦苦弄得设备凭什么卖了? 
      我又不干了,好,人家说你不干了是吧,然后就直接把机器拆了有的更是直接拿叉车怼。 
      我这里还好点,没怼,他们在本子上写了一个(待售)。 
      
     
 
      
      你们也知道开机器,机器转动会升温。 
      他们摸了摸机器,这么烫! 
      这多污染啊! 
      我想打死他。 
      
     
 
      
      问我制造业为什么不行? 
       对不起,我心态炸了,一腔热血喂了狗。 
      
     
 
      
      看着明显比我小不少的一个孩子(估计也就20多岁),我跟人家叫哥,点头哈腰的问: 
      “哥,别这样啊,我们也就是赚点小钱,你拆了我设备,全家老小怎么办。 
      ” 
      
     
 
      
      但人家根本不鸟你,拆完就走,开着几十万小百万的车。 
      
     
 
      
      之前环保正大光明收费,什么必须买他们的产品,买他们的消防设备,2000块可以加入微信群,微信群通知环保检查去的事项。 
      
     
 
      
      你们说,你们办证书啊,不让办,明文规定了,不给办理,而且办理几十万,你说法律规定不收费你就是天真了,人家有办法,比如你这设备不行,必须我们的。 
      
     
 
      
      然后检查的来了,你的那个证书还是没用的白纸,人家不看啊! 
      
     
 
      
      我所有专业知识都是为了这个产业,深入的太深了,如今已经退不出来了,我不干这个就是突然发现自己懂的太少了。 
      
     
 
      
     
     
     
     
 
      
      我在一家深圳的大型模具注塑企业做职业经理人,自己也有一个小厂,也有投资别人的厂。 
      我们为无人机、手机镜头提供精密配件,精度要求高,需要达到0.001mm,属于高精密制造了。 
      但在这几年,好多同行关闭工厂,遣散工人。 
      2017、2018年,这种现象形成浪潮了。 
      
     
 
      
      我经常反思这里的原因,我认为原因之一就是产能过剩。 
      我们做制造业的,规模搞得越大,死得越快,所以我们很担心行业被资本盯上。 
       
      
     
 
      
      我们镜头行业在2009年到2013年这四年里,非常赚钱,一个镜头成本大概是5毛钱,销售价是4块5,纯利润有70%左右,我做2000万的生意可以赚1400万。 
      
     
 
      
      但从2013年开始,大量的资本涌入这个行业,可能有上百亿的资本涌入到这个行业,一夜之间产能就增加了两三倍,但订单就这么多,于是就开始打价格战,打到现在一个镜头只卖1块上下,毛利率10%左右,已经没得做了。 
      
     
 
      
      毛利率10%是什么概念? 
      比如说我们投2个亿来买设备,我一年做2亿的业务,10%的利润相当于就是2000万元,2亿的设备投资我要做10年才能把我的投资款收回来。 
      放到以前可能只要一两年就把成本挣回来了。 
      
     
 
      
      但是谁也不知道这个风口能持续多久,如果你不把握机会扩产,别人上去了,你就死掉了。 
      但也可能几千万、上亿的设备投入去扩线,结果生产线刚扩完,就没有订单了,生产线大量闲置。 
      然后大家 只有白热化地去抢单,竞相降价,最后把整个行业做死。 
      税收过重也是一方面原因。 
      一个正规公司,如果利润30%,其中16%要交增值税,剩下14%的利润,到年底还要交30%的企业所得税。 
      我们旁边有几个厂,它们以前通过一些避税的技巧去避税,估计这些办法不合法,被税务部门查出来,如果是少交了300万元的税,现在要补齐。 
      一些小公司如果要用现金去交300万元的税,这300万元的现金流足以把一个营业额在四五千万的厂直接压死。 
      让一个有一亿营业额的企业拿500万元现金,都绝对拿不出来。 
      
     
 
      
      我自己有一家公司,去年也做了1400多万元,看看我的利润,模具亏了70万元,注塑赚了150万元,折合之后还有80多万元的利润,但是去年应收款有300万元没收回,相当于倒贴了200多万元。 
      这种生意还能做吗? 
      
     
 
      
      去年我有70多号人,今年降到14个人,相当于有50几个家庭因为这个工厂裁员,失去经济来源了。 
      这50几个员工一个月在我这里每人可以拿七八千,现在他们要另外找工作了。 
      但是现在这种一年1000万元、2000万元营业额的中小企业,关掉太多了,工作也不见得好找。 
      
     
 
      
      现在像我们这些以前一年赚两三百万的小老板,能安心开厂的也不太多了。 
      我最终的目标是要把工厂一步步挪回我老家,不管赚不赚钱,只要能维持下去,就搞个企业在老家经营着,以后目标也不是挣钱了,能够养活一帮兄弟们也就行了。 
      
     
 
      
     
     
     
     
 
      
      其实,这几个制造业老板的故事所折射的正是当前我们的制造企业所面临的几大困难: 
       资本涌入、税收过重、成本上涨、“一刀切”式环保以及来自权力部门的制约。 
      
     
 
      
      当然还有城市政策的影响,有些城市觉得脏乱差的制造工厂已经影响了环境,不能代表城市的形象,工厂的去留对他们来说已经不重要了,沉浸在房地产和金融的海市蜃楼中,忘记了这个城市的兴旺之本——制造业,也忘记了来时的路。 
      
     
 
      
      最后,我们还有一个问题需要那些正在极力打压制造企业的地方来回答,你们一步步把制造企业逼走,但那些因此而失去生计来源的家庭,他们又该去向何处呢? 
      
     
 
     当好一个制造业老板,真难。
 
     
    
   
 
   
 
    
    
    
     
      
       
        
         
          
          
           
            
            机器人大讲堂Rob社群开始招募啦!如果您正在从事或想要从事机器人行业、想要学习这一方向,都欢迎您加入我们共同探讨机器人前沿科技。
 
            
 
            另外,腿足机器人、医疗机器人、工业机器人专业讨论群正在招募中,欢迎各位专业领域的小伙伴加入。
 
            
 
            在机器人大讲堂公众号对话框回复“交流群”获取入群方式!
 
            
           
          
          
          
           
            
            机器人大讲堂正在招募兼职内容创作者和专栏作家
 
            请将简历和原创作品投至邮箱:LDjqrdjt@163.com  
 
            我们对职业、所在地等没有要求,欢迎有兴趣有能力的朋友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