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亚兵:成为牢记嘱托勇担使命的清华人
微纳电子系2019级硕士生新生王亚兵在讲述自己的故事时,对记者说:“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如愿以偿地考入清华,我就像圆了一个梦。”
环顾出席开学典礼的师友同窗,王亚兵说:“清华园是我从小梦寐以求的神圣殿堂,这里不仅环境优雅,而且学风浓厚,还能认识很多的良师益友。”
今日起,王亚兵将在清华开始他集成电路工程专业的学习与研究。对于专业的选择,王亚兵说:“集成电路是电子信息学科的基础,也是国家发展的核心利器。面对当下国外对我国芯片领域的打压与威胁,我励志从事相关研究,助力中国芯。”
开学典礼结束后,王亚兵感觉自己成为了一名真正的清华人:“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将牢记邱勇校长对我们的学术要求,自律治学,勇担使命,为中国的科技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矣晓沅:新身份 再出发
在清华园里,即便没有见过矣晓沅的人,对这个响亮励志的名字和这个轮椅上的逐梦身影想必也并不陌生。
他是自强不息的云南学生,也是拼搏奋进的“特奖”获得者,更是致力于推动校园无障碍设施改善的社团人。
如今,矣晓沅更愿意用新身份为自己命名:计算机系2019级博士生新生。
“我是一个踏踏实实的人,没有任何特别之处。”矣晓沅师从孙茂松教授,主要从事自然语言处理的研究,参与开发的诗歌自动生成系统“九歌”已被广泛报道,目前正在升级扩展。在刚刚过去的暑假里,矣晓沅就在做这件事。
由于身体需要定期复查,矣晓沅没能参加今年的研究生开学典礼。但作为新生的他依然对未来充满期待,他笑着说:“我是硕转博的学生,如今以博士身份入学,希望今后能够潜心学术,不忘初心,致力于更多高质量、更有影响力的工作。”
余乐彬:愿为母校、
为祖国付出自己的青春与汗水
余乐彬是电子系2019级直博生,专业方向为信息与通信工程。他曾在本科期间两次获得国家奖学金,并获得北京市优秀毕业生荣誉,同时也是未来学者奖学金获得者。
本科在清华就读的余乐彬与清华园结缘已久,谈起清华大学百年来厚重的历史与文化,他感慨颇深:“清华一路走来,和国家民族命运紧密相连,在国家积贫积弱之际建立,陪中华民族度过最艰难的时刻,又与共和国在艰难岁月中共同成长。作为清华人,我一直都有很强的使命感。”
在聆听了邱勇校长开学第一课后,余乐彬对责任与使命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我深受鼓舞,也感到了肩上沉甸甸的责任。当下国家和学校发展都处在一个关键时刻,实现远大目标的重任,落在了我们这一代人身上。虽然一个人力量有限,但我一定会努力学习,提升自己,在学术方面贡献出自己最大的力量,为母校、为祖国付出自己的青春与汗水。”
朱海雯:愿以学术解基层之需
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外文系的朱海雯,现在是一名公共管理学院2019级硕士研究生新生,同时也是人文学院的本科新生辅导员。
本科毕业后,朱海雯作为清华大学研支团的一员前往青海支教一年。“一年的支教经历,让我更多看到了西部地区、基层群体的现实问题与真正需要,也立志于研究生阶段投身行政体制改革相关领域的研究。”
在聆听了邱勇校长给研究生新生的开学第一课后,朱海雯感受到了学校对清华学子的殷切期盼。她说:“在这个拥有百年文化底色、走在世界时代前沿的清华园,作为一名研究生新生,我们要时刻立足于以自己的学术研究,服务国家和人民的真正需要,致力于从制度层面解决真正的社会问题,在为文明发展贡献力量的过程中实现真正有价值的人生。”
来源:清华新闻网
记者:王媛媛 李晨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