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偶找到好工作,我该为TA搬家吗?

2019 年 3 月 8 日 知识分子

来源:stock.tuchong.com


撰文 | 钱    岳


  


国际妇女节来临之际,想和大家分享几个故事。

 

记得读大学时,我看见宿舍的女孩子们忙着谈恋爱,我跟她们说:“我在决定去哪之前,不想找男朋友,因为我不想有个人成为我选择的羁绊。” 想想也是有意思,在人生的每一个关口,从武汉到北京,再到美国、加拿大,我倒真的从来没有被“伴侣怎么办”的问题困扰过。

 

后来和很多朋友聊天,再加上看各种文献,才对关于“去哪里”的左右为难有了更深的认识。

 

读博士的时候,好朋友总是组织一个年度“定目标”聚会。我们快找工作的那一年,一个美国朋友突然就哭了。她说她老公愿意搬去任何她找到教职的地方。她说:“但是,我也不希望我只能去一个鸟不拉屎的地方,然后让他因为我牺牲他的事业呀。”

 

后来,系里有个低年级的同学,突然在念完硕士之后,很高兴地跟我们说她要搬家了,她神采飞扬地对我们说:“因为我要结婚了。跟我未婚夫一起搬去Massachusetts。”我们当时倒真的挺惊讶的,因为她和她当时导师的研究兴趣非常一致。她的第一篇硕士论文就独作发到顶级期刊上。可是后来几年,就没怎么看到她的进展。再后来才知道,她离婚了。我有时常常想,她那几年过得如何呢?她会后悔自己曾经的“选择”吗?

 

夫妻/伴侣要在一起生活,在如今这个高流动、全球化的世界,无疑是变得越来越难了。在学术界更是如此。大家由此还给双职工“随谁搬家的问题”起了个名字:two-body problem(双体问题)

 

常常有些事业上很成功的女性朋友来找我聊天,告诉我她们拿着两个offer不知道如何选择。明明A工作比较好,但是伴侣在B地方有工作。其实如果从纯“理性化”的角度考虑,她的事业比他成功,她找到更好的工作,基于家庭利益最大化的原则,应该是他跟着搬家。但我给出如此“理性”的建议后,好朋友们往往说:“但是我也不能让他为了我牺牲他的事业呀。”

 


社会学里大量的研究显示,家庭的迁移决策,往往是优先 (prioritize) 丈夫的事业。在一段关系中,当男性的事业优于女性的事业时,搬家的决定似乎轻而易举­:妻子跟着丈夫走。这种看似理性的决定,在性别关系倒转的婚姻里,就没那么简单明了啦。女性要一遍遍地问自己:“我真的要他为了我放弃他的事业吗?” 她们举棋不定、左右为难,还怕在讨论这种家庭迁移决定时,伤了丈夫的自尊心。在这种“优先考虑丈夫的事业”的文化影响下,很多女性放弃了可能带来更高事业回报的迁移机会。

 

所以,搬家之后,往往是丈夫的收入上升了,妻子的收入降低了。原因很简单,男性可能找到一份更好的工作,然后理所当然地,女性也就变成“跟着走”的人 (tied migrant) 。“跟着走”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很多时候女性知道她要放弃目前积累的事业,不知道要搬去的地方会有什么样的职业机会(只能走一步看一步),甚至要被迫放弃自己长久建立的人脉关系和朋友网络。

 

在“理所当然“和“苦苦纠结”的对比之间,我们可以很容易地看到“搬家”并不是一个纯理性的决策。我们所谓的决策过程其实早就被社会中的文化和assumption(预设)给影响了。

 

就连职场做决定的那些人,也不例外。最近发表在《美国社会学评论》上的研究显示:当招聘委员会在讨论候选人时,如果是男性候选人,他们默认他如果接受工作,搬家不是问题。但如果是女性候选人,他们则会讨论,这个人的配偶工作是什么?如果把工作 offer 给她,她会不会因为配偶的问题而不能接受这份工作?因此,所谓的 “two-body problem”,往往只是女性的烦扰。社会文化的构建,让男性以及很多其他的人把女性跟着丈夫搬家看作理所当然的决策。

 

我的一个同事曾经给博士生们提过一个职业发展建议:“不要和另一个(特别是同系的)博士生谈恋爱。”因为极少的大学会从同一个系招两个人。如果你的伴侣找到工作,你作为 spousal hire 和他/她在一起工作了,你也会因为“你是作为别人的配偶被招进来”这一标签而在职场有低人一等的感觉,而且这种的感觉可能会伴随你的整个职业生涯。

 

“很爱很爱你,所以愿意,不牵绊你,往更多幸福的地方飞去……” 那些读过的研究和听到的故事,让我不得不感叹,流行音乐的歌词还是太理想化了。迁移决策不仅仅是个人或家庭层面的决策。作为社会人,我们也被社会里的文化和期待而深深影响。

 

后  记 


前几天,责编看完这篇文章,她问我:“能否增加一部分如何迁移好的建议?”

 

然而,这个百年无解的问题,我也没有答案,文献研究也没有答案。我写这篇文章的目的,不是去提出一个普世的解决方案。而是希望说,如果你(特别是事业有成的女性们)曾在面临迁移决策时,感到左右为难,这并不仅仅只是你一个人的困境;千千万万的女性——在面对事业和家庭的决策时——与你有一样的感受。我也希望更多的夫妻、伴侣,能够在面临迁移决策时,认真审视自己的决策:我们做决策的过程,是否被我们文化中隐含的价值观而影响?

 

我一直相信,人都有局限性;用研究的视角来理解个人的处境,或许可以让你渐渐看清进而试图克服这些局限性,生活也因此变得更加清晰明朗。

 

这篇文章的最后,我邀请大家回想一下你或你的家庭的迁移决策。一切都是理所当然吗?还是经过各种讨论、妥协、甚至争吵、分手才达到的结果? 现在来看,你后悔当初的“选择”吗?

 

 参考文献

Social Savvy - The three Ds – Dating: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nI_OXKNp2I&index=3&list=PLix_ifzanqGJbppVqfPhUs9ItOzLSnmU4

Cooke, T. J., Boyle, P., Couch, K., & Feijten, P. (2009). A longitudinal analysis of family migration and the gender gap in earnings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Great Britain. Demography, 46(1), 147-167.

Shauman, K. A. (2010). Gender asymmetry in family migration: Occupational inequality or interspousal comparative advantage?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72(2), 375-392.

Rivera, L. A. (2017). When two bodies are (not) a problem: Gender and relationship status discrimination in academic hiring.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82(6), 1111-1138.


钱岳

英属哥伦比亚大学

社会学系助理教授


制版编辑 | 皮皮鱼


更多精彩文章:


有房,就有了一切?|缪斯夫人


未婚妈妈线上求生背后 | 缪斯夫人




▼▼▼点击“阅读原文”,与知识分子一起悦读2019。

登录查看更多
0

相关内容

专知会员服务
146+阅读 · 2020年6月15日
还在修改博士论文?这份《博士论文写作技巧》为你指南
周志华教授:如何做研究与写论文?
专知会员服务
154+阅读 · 2019年10月9日
清华大学两名博士生被开除:你不吃学习的苦,就要吃生活的苦
机器学习算法与Python学习
25+阅读 · 2019年9月16日
知乎破8万赞回答:那些厉害的人,思维方式比你强在哪儿?
吴恩达“官宣”荣升准爸爸~
AI100
4+阅读 · 2019年1月18日
在 Google 工作六年半后,我还是选择离职了
开源中国
4+阅读 · 2018年10月21日
创业者和伪创业者的10大区别
创业财经汇
8+阅读 · 2018年6月5日
“我今年36岁了,除了收费啥也不会!”
创业邦杂志
4+阅读 · 2018年1月14日
【知识图谱】肖仰华 | 基于知识图谱的用户理解
产业智能官
16+阅读 · 2017年10月6日
肖仰华 | 基于知识图谱的用户理解
开放知识图谱
13+阅读 · 2017年9月29日
EfficientDet: Scalable and Efficient Object Detection
Arxiv
6+阅读 · 2019年11月20日
Object detection on aerial imagery using CenterNet
Arxiv
6+阅读 · 2019年8月22日
HAQ: Hardware-Aware Automated Quantization
Arxiv
6+阅读 · 2018年11月21日
Zero-Shot Object Detection
Arxiv
9+阅读 · 2018年7月27日
Arxiv
5+阅读 · 2018年4月13日
Arxiv
4+阅读 · 2017年7月25日
VIP会员
相关资讯
清华大学两名博士生被开除:你不吃学习的苦,就要吃生活的苦
机器学习算法与Python学习
25+阅读 · 2019年9月16日
知乎破8万赞回答:那些厉害的人,思维方式比你强在哪儿?
吴恩达“官宣”荣升准爸爸~
AI100
4+阅读 · 2019年1月18日
在 Google 工作六年半后,我还是选择离职了
开源中国
4+阅读 · 2018年10月21日
创业者和伪创业者的10大区别
创业财经汇
8+阅读 · 2018年6月5日
“我今年36岁了,除了收费啥也不会!”
创业邦杂志
4+阅读 · 2018年1月14日
【知识图谱】肖仰华 | 基于知识图谱的用户理解
产业智能官
16+阅读 · 2017年10月6日
肖仰华 | 基于知识图谱的用户理解
开放知识图谱
13+阅读 · 2017年9月29日
Top
微信扫码咨询专知VIP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