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前CTO张志东:平常心、讲真话,才是对团队最好的帮助

2018 年 1 月 24 日 聊聊架构 腾讯大学
作者|腾讯学院
来源|腾讯大学

近日,腾讯学院邀请到腾讯主要创办人、学院荣誉院长 Tony(张志东)和新攀登 14 期学员进行了深入交流与探讨。新攀登计划,是腾讯助力高潜专业人才加速成长的培养项目。Tony 从职业心态讲起,谈了要用平常心来对待公司和产品的发展,要重视与关注产品和技术对于社会的影响;面对移动时代的组织沟通,要“讲真话”,坦诚沟通和讲真话,是对团队最好的帮助。Tony 还分享了心得:职业生涯是一场长跑,要和你信任的团队一起做喜欢的事,要用长跑的心态看待自己的成长。

各位新攀登班的同学们早上好,很高兴今天可以和大家交流切磋。学院的同事们帮助收集了大家提出的讨论问题,我这里拿了其中几个问题作为今天交流的内容。我离开公司管理岗位三年多了,对公司的业务并不熟悉,今天主要和同学们聊一下产品人和技术人的职业心态这个话题,谈谈“平常心”。

腾讯学院:近两年,腾讯公司在营收规模在很大的基数下,依然高速增长,营收和股价都再创新高。虽然 Tony 已离任管理层几年了,也想问问 Tony 对目前公司的发展前景有怎样的看法?

Tony:首先为鹅厂全体同事们的努力开拓精神点赞,能在相当大规模基数下,再创新高,并不容易。收入好、市值高,对公司来说,可以有更大的资金能力投资未来,也可以让同事们增加自豪感。

其实,鹅厂最吸引产品人和技术人的地方,并不是营收能力,而是鹅厂有比较好的创新空间和氛围,可以凝聚一群有激情有理想的人,用产品和技术去改变社会。股票市场会有各种市场情绪、各种起伏波动,从产品和技术人员的角度,建议大家对股价不用过于关心。

产品和技术的影响力并不能简单由营收和市值来衡量。产品人和技术人,应该专注于产品上不优雅的地方、关注新科技衍生的社会问题。对产品周期建议用平常心来看待,用最朴素的用户视角来看待。在产品快速上升的阶段,团队要冷静,适应时代的新兴产品,会有一段时期的高增长,团队不能因此而傲娇自满。团队更应该关注衍生的社会痛点。新技术一方面能推动社会的进步,同时也会带来新的社会问题,期望鹅厂的产品和技术团队,不要满足于业务量或营收增长,而是通过团队的聪明智慧和更多的努力,用创新的方法去解决社会问题。

比如维基百科,这是一个很伟大的互联网产品。这个产品并没有商业化, 没有多大的营收数字。但并无损这个产品的伟大,它第一次让全世界的知识,可以如此高效率地自组织构建,所有愿意分享知识的人,都可以很方便的参与贡献,所有需要吸取知识的人,都可以很方便获取。这个产品的理念、广度和深度,对社会的贡献均是巨大的。

有关公司产品需要面对的社会问题,我们来看看这两年发展最快速的微信和王者荣耀。

微信在用户量高速发展到 8 亿、9 亿的规模,可以看作是一个数字社会的基础设施。同时也衍生不少需要产品去解决的社会问题,比如:如何帮助重度用户的缓解人际过载、信息过载、时间过载;如何帮助老年用户提升信息辨识能力等。去年我在微信团队的年会上和他们切磋过这方面的话题。

这次聊聊王者荣耀的场景。王者荣耀的产品和技术很优秀,业务发展也非常的好。当其产品受欢迎程度到达很高普遍度之后,就不仅仅是产品和技术的范畴,产品团队应该还要更关注社会的影响。

很高兴看到 IEG 的团队在上半年推出了,可以让家长监护未成年子女的手游使用时长和消费额度的相关产品。我体验了一下,能感觉到 IEG 的团队是蛮用心的,这里赞一个。

但从家长的角度来说,我体验后,感觉还有很多可以改进的空间,比如:产品理念也许不必限于猫抓老鼠的管控对立模式,如何帮助家长练习用数字化互动的方式,如何通过更有趣有爱的鼓励方式。随便举个场景,比如这周子女的时间自律性有进步,如果家长可以微信上收到通知,顺手可以为子女点个赞。这也许比生硬的对立模式会更有效和更具有亲情味。

如何鼓励家庭成员之间正面的相互鼓励?这个课题不容易做好,这些努力和投入,不会增加产品的营收,也不会增加产品的使用时长,数字化社会时代,家庭成员大量的时间沉浸在各种手机屏幕里,如果鹅厂能在产品中,融入更多的社会化的人文关怀,鼓励用户合理的分配时间,我相信会是很有意义的探索。

腾讯学院:除了微信支付、王者荣耀这样的明星产品,对遇到增长瓶颈甚至下降的一些产品线,有什么建议?

Tony:任何产品均有自己的生命周期。在产品的上升期不应自满自大,在下降期不必唉声叹气。在产品下降期,更需要团队冷静,放下身段,断舍离重新再出发。

这点说起来比较轻松,做起来其实很难的。产品团队的主将,要放得下个人的面子,放得下历史的光辉,能承认自己的过时,这并不容易。期待团队主将可以平常心看待产品阶段,在这个互联网 + 渗透整个社会的时代,会有很多新的创新空间。

腾讯学院:如何看待 AI,Bigdata,Cloud,互联网 +,这些时髦的关键词和新技术,公司在新技术发展方向上的决心和发展的情况?

Tony:在移动互联网普及之后,ABC 时代正在到来(AI+Bigdata+ Cloud)。这个技术发展趋势,对于腾讯而言,应该是一个大好的发展机遇。之前看到 Pony 有个表达把这几个词串起来了,大意是说,在云端用 AI 技术来处理大数据,促进各行各业的互联网化。未来是传统行业和实体经济 + 互联网进行升级改造的机遇窗口,相信公司会有大的决心,在 AI、BigData、Cloud 持续大力投入。

从组织结构上看,公司目前完全 BG 化的组织结构,在适应 ABC 时代上,还有不少的组织部门墙的问题,如何演进内部的组织形态,会是一个有待思考的命题,如何在互联网 + 的大潮中,能更为有力地自身进化和为社会输出力量。

腾讯学院:腾讯和阿里这两家公司,这几年的发展速度均很快,在市值上已进入了世界十强。两家公司均大力投入在移动支付、互联网 + 行业等新领域,如何看待 A 和 T 这两家公司的竞争?

Tony:这两家公司都是很优秀的中国公司,两家一起进入全球科技公司十强,是两家公司多年持续努力的结果,也是中国这个庞大市场给予中国新锐公司的成长机遇。相信未来会有更多优秀的中国科技公司进入全球的榜单。

这两家公司在移动支付、各行各业的互联网 + 升级上一起发力,我个人看法这样也是蛮好的事情,可以相互促进。从企业竞争的角度,两家是竞争对手;从社会演进的角度,两家则都是用科技来帮助产业升级的队友。

科技的大发展,一方面会带来很大的社会效率的提升,另一方面,也会产生不少新的社会问题。期待这些领先的科技公司们,将来可以有更多的合作和致力,帮助社会解决这些科技大发展带来的衍生社会问题。

腾讯学院:我们看到在匿名社区,有些同事讨论腾讯发展的问题,有一些负面的关键词出现频率比较高,您怎么看?比如官僚、跨 BG 协作、内耗竞争、抢地盘、甩锅背锅。

Tony:这些关键词大概反应出两个层面的东西,一个层面是企业里存在 Bug,另一个层面,对于 Debug 的沟通不顺畅,有不好感受的同事转去匿名社区吐槽和抒发怨气。

在移动时代,各种匿名社区、各种群,很容易放大和发酵各种焦虑情绪, 这种发酵的速度是十倍/百倍于 PC 年代。大型企业原来依赖的传统的层层沟通机制,会很容易失效。蛮多大部门和大团队负责人,尚没有适应移动的时代,当有团队成员感受到困惑和疑问的时候,负责人缺乏及时有效的双向沟通意识和习惯,这样不能适应时代的变化。

大型企业必然会存在很多问题,职场中并不存在绝对的公平或者不公平,不同团队不同个人的际遇不一样。面对企业和职场中的各种问题,职业心态比较成熟的同事们可以较为从容的面对,而职场焦虑的同事们就容易困扰和影响心情。

公司本身的大部分业务就在移动互联网之上,鹅厂的文化里,本身就具有关注用户体验、用心做好产品的共识。如何应对移动时代的组织沟通问题,我想对于鹅厂来说,应该持续建设讲真话的平台与对话机制。

与其让吐槽和不满在匿名社区里发酵和变形,不如思考如何建立更好的平台、机制,让员工遇到问题,出现负面情绪时,可以抒发和有效的沟通,让大家能够讲真话,愿意讲真话。鹅厂内部的乐问平台,是一个应对移动时代的实验平台,经过几年的建设,已取得了比较好的作用。

希望这类平台能够继续创新和持续发展。另外也期待更多的团队负责人、部门负责人,可以持更开放的心态,能友善的对待异见或批评,以及养成快速回应的习惯。

腾讯学院:当有问题,又很长时间没有被顺畅解决的时候,同事们可以如何选择?

Tony:首先,可以选择坦诚的沟通,“讲真话”。人和团队,往往也是相互成就的。团队发展也会有高低起伏,也会有迷茫的时候,对于资深的同事而言,因为伴随着团队一起成长,有长期并肩作战的战斗友谊,同事相互之间的磨合建立了信任,当遇到不爽的时候,可以选择更豁达一些,主动和上司坦诚的沟通。坦诚的沟通,讲真话,是对团队最好的帮助。

当然,如果你特别不认同你的上司,不喜欢你的同事,不喜欢你正在做的事情,可以考虑转岗,应聘其他部门、其他 BG,甚至是离开公司。只是抱怨和吐槽,并不能让自己的视野提升,也影响心情。

Facebook 的内部人才流动机制蛮有意思,让工作满一段时间的人,可以和其他部门进行双向选择的换岗,员工去其他部门应聘,原部门也能允许员工去新岗位尝试一段时间,员工和部门之间有较大的双向选择的自主度。

鹅厂过去的几年,建立起了助力员工流动的活水机制,而且在基层同事这里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果。但给资深员工提供的选择空间还是偏窄,资深同事内部换岗的比例偏低。活水的体系架构,如何扩展到资深人群,活水机制应该还有许多可以改进的空间。

腾讯学院:在座的新攀登班的同学,许多人是产品团队或技术团队里的 Leader,他们还不是部门级的负责人,如果是部门级、BG 级、甚至公司级的问题,他们会感觉难以影响,如何才能鼓励团队里一线的同事讲真话?

Tony:这是一个很实际的问题。

一线团队 Leader,对上有业务负责人或部门经理,对下要带团队。自己团队的同学可能也会吐槽你,上司有的决定也许你也不太认同。

我尝试表达一下我的观点。包容异见,可以从自己做起。成熟的同事不能指望自己的上司是全能的神,永远不犯错,一个大团队看错产品方向,看错战略次序,也是正常的 BUG。能让下属直言批评的团队主将,可以吸引更多有能力和有热情的人来帮忙解决问题,团队会有更强的凝聚力。

当然,对于一线团队的 Leader 而言,很多问题并不是你的层面所能解决的,当你的团队成员直言批评时,你的态度就特别的重要,如果你能很开放的和他沟通和分析,哪些层面属于你能力的覆盖范围之内,哪些层面是你不能覆盖的,哪些角度是他思考欠缺的,对一线同事来说,就能感受到一些说真话的正面鼓励。如果你只是很不耐烦的拒绝异见,就会伤害了一线同事说真话的积极性。

另外,在大型公司里,有很多部门,有很多产品线,也会有很多屁股决定脑袋的干扰,会产生很多种不同层面和角度的信息,会有许多信息不对称。一个人要做到说真话和富有建设性,个人还需要有比较深入的行业洞察,以及大量亲手体验的感受和对事不对人的友善的表达方法。

腾讯学院:产品和技术的同事们都很关心自己的职业成长路径,Tony 当年也做过工程师,能否分享一下自己的成长心得?

Tony:建议用长跑的心态看待自己的成长。

我刚毕业的时候,是在一家系统集成公司里做技术工作。很幸运的是,第一家公司的同事们都很友好和敬业,让我也养成了全心投入的职业态度。

我个人挺喜欢做技术工作,在工作中,我并不太关注业绩指标之类的数字,更在意能否做出真正有用的系统。虽然系统集成业挺辛苦,压力大, 既然这个事情我遇到了,那我就尽力而为,如果不尽力的话,自己的内心过意不去。至于我的薪水、加薪幅度,我也很少有时间关心。

我先后做过软件开发、网络设计、运维等几个不同岗位。不同部门、不同岗位,和不同的人合作,让我可以从不同的角色来感受一个大型系统工程中的各种问题。当人的精力能很聚焦于问题本身时,对产品和业务问题的判断力就会快速提快。如果有一天这个平台不能满足我的成长空间,我就可以换一个地方。

职业生涯是一场长跑,能做自己热爱的事情,和你信任的团队一起,用心做事,在实战中成长。我们要用长跑的心态来看待自己的成长。

今日荐文

点击下方图片即可阅读

不管你的Redis集群规模有多大,都是时候思考下如何提升资源利用率了


随着互联网业务的飞速发展,系统动辄要支持亿级流量压力,架构设计不断面临新的挑战。海量系统设计、容灾、健壮性,架构师要考虑多方面的需求做出权衡。不如来听听国内外知名互联网公司的架构师分享架构设计背后的挑战与问题解决之道。QCon 北京 2018 目前 8 折报名中,立减 1360 元,有任何问题欢迎咨询购票经理 Hanna,电话:15110019061,微信:qcon-0410。

登录查看更多
0

相关内容

“互联网+”就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但这并不是简单的两者相加,而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
大数据安全技术研究进展
专知会员服务
95+阅读 · 2020年5月2日
【论文扩展】欧洲语言网格:概述
专知会员服务
7+阅读 · 2020年3月31日
德勤:2020技术趋势报告,120页pdf
专知会员服务
191+阅读 · 2020年3月31日
新时期我国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
专知会员服务
71+阅读 · 2020年1月18日
2019中国硬科技发展白皮书 193页
专知会员服务
85+阅读 · 2019年12月13日
【大数据白皮书 2019】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专知会员服务
138+阅读 · 2019年12月12日
19年腾讯、阿里、网易等各大厂实习生薪资曝光!
互联网架构师
9+阅读 · 2019年5月5日
产品总监如何管理团队,搭建一个强大的队伍?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17+阅读 · 2018年12月19日
30岁还在敲代码,等被公司请走吗?
Python程序员
4+阅读 · 2018年9月10日
IDG资本杨飞:从价值投资谈2017中国现象
IDG资本
4+阅读 · 2017年12月22日
天使湾叶东东:创业死法清单 这7个最致命
铅笔道
5+阅读 · 2017年7月21日
“独角兽”:开工资,我们不比BAT低
IT时报
4+阅读 · 2017年7月16日
Arxiv
22+阅读 · 2018年8月30日
Arxiv
9+阅读 · 2018年5月7日
Arxiv
10+阅读 · 2018年4月19日
VIP会员
相关VIP内容
大数据安全技术研究进展
专知会员服务
95+阅读 · 2020年5月2日
【论文扩展】欧洲语言网格:概述
专知会员服务
7+阅读 · 2020年3月31日
德勤:2020技术趋势报告,120页pdf
专知会员服务
191+阅读 · 2020年3月31日
新时期我国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
专知会员服务
71+阅读 · 2020年1月18日
2019中国硬科技发展白皮书 193页
专知会员服务
85+阅读 · 2019年12月13日
【大数据白皮书 2019】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专知会员服务
138+阅读 · 2019年12月12日
Top
微信扫码咨询专知VIP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