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10年,首批特斯拉Model 3终于交车了,马斯克说2018年量产50万台。
智东西/车东西 文 | 晓寒 origin 小豪
美国太平洋时间7月28日晚上,北京时间今天上午,特斯拉美国弗雷蒙特工厂的外部,灯火通明。
特斯拉在这里搭起了面积巨大的舞台,包括员工、车主、粉丝、媒体等数千名关注特斯拉的人群聚集在舞台周围,一边呐喊,一边鼓掌,以见证特斯拉目前为止最重要的一款战略车型——特斯拉Model 3的首次交车仪式。
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开着一台艳丽的红色Model 3驶上了舞台,宣布首批共计30辆Model 3,正式交付给30位车主。
(Model 3交车仪式现场)
但是,这30位车主也都是特斯拉自己的员工。
特斯拉公布Model 3的两个配置
按照马斯克在台上放出的PPT,目前的Model 3有标准版和长续航版两个配置。
标准版续航里程220英里(约合354公里),0-96公里/小时加速时间5.6秒,极速为130英里/小时(约合209公里/小时),售价3.5万美元(约合23.5万人民币),发布日期为今年秋季。
长续航版续航310英里(约合498公里),0-96公里/小时加速为5.1秒,极速为225英里/小时(约合225公里/小时),售价4.4万美元(约合29.6万人民币),发布日期为今年7月(本次交付的30辆都是长续航版)。
从现场展出的车辆来看,量产版的特斯拉Model 3与2016年3月发布时放出的外观,以后媒体后来曝出的谍照相比,几乎没有什么大的变化。
(量产版Model 3)
前脸依然保持特斯拉家族式的闭合格栅设计,加上两侧较为紧凑的LED大灯组与尺寸更小的车身,特斯拉Model 3在整个特斯拉家族中看起来有一种运动小精灵的感觉。
为了降低售价,与Model S和Model X相比,Model 3也削减了许多配置。
最为主要的就是其车内只有一块横置15英寸中控大屏幕,别说Model S和Model X的液晶仪表盘了,连最普通汽车都搭载有的机械式仪表盘都被取消了——简直就是简配到简陋。
(Model 3内饰)
当然,你也可以说这是一种极简风格,从实拍图与官方渲染图来看,Model 3连空调出风口都给做成了横线形状隐藏在了中控台内部,且一切按钮都被集成在了中控系统内部,设计风格非常北欧居家风。
其次,Model S/X上的空气悬挂、全铝车身、HEPA空气过滤系统也都消失不见了,转而变成了Model 3上的弹簧悬挂、钢铝混合车身、普通空气滤芯等。
最后,特斯拉Model 3的前/后备箱总容积也从Model S的30立方英尺,降低到了14立方英尺(约为396升),且其可选装配置也从Model S的1500+项降低了100项以内。你能自行选配进而凸显个性的配置大幅缩水了,也就是说不能愉快的装逼了。
但是话说回来,1500+的可定制配置,真让人一项一项的去选择,那也真够头疼的。
不过你也不用太过担心,Model 3在基础配置也仍然超过了普通的电动汽车。
特斯拉官网资料显示,Model 3配备有5个座位,为达到5星级碰撞标准为设计,支持超级充电,并且标配了特斯拉标志性的Autopoilot自动辅助驾驶功能与自动驾驶硬件,未来可以通过软件升级更新到与Model S/X一直的完全自动驾驶能力。
“Model 3是这个价位里,我开过的最有乐趣的一款车。”外媒TechCrunch在试驾了Model 3之后如是写道(后附海外媒体实测视频)。
而另外一位试驾过Model 3的中国记者也给其贴上了设计简约、操作炫酷、富有人性化、加速迅猛、车内空间充足等标签。
综合国内外媒体的试驾来看,特斯拉Model 3仍然是一台合格,乃至优秀的电动汽车。
一方面,四轮独立悬挂、运动调教的底盘、充沛的动力,都保证了这辆车拥有入门级豪华车该有的行驶品质与足够的驾驶乐趣,且5秒多的0-96公里/小时加速时间也让Model 3在同价位豪车里成了无出其右的性能王。
另一方面,虽然减去了一些高端豪华车的配置,但是Model 3依然保留了大屏幕、智能操作系统以及特斯拉标志性的Autopilot自动辅助驾驶与自动驾驶硬件,未来用户通过加钱的形式,也能够升级到完全自动驾驶,简直就是出门炫耀的神器!
(海外媒体亲赴特斯拉工厂,实测Model 3视频)
现场全程干货 马斯克:想提车得等到2018年底
在马斯克出场之前,Model 3的交车仪式进行了漫长的预热。虽然也就十几分钟,但估计现场人山人海的观众跟我们一样,只是想看马斯克和Model 3的实车而已。
我们从有意思的地方开始讲起。
特斯拉特别搞了一个评选活动,选出“消费者夸特斯拉夸得最好视频奖”,嗯,大概就是这么个意思。
现场放出了三个视频,
第一个说唱姐用超过周杰伦的语速把特斯拉从车到电池到工厂全方位夸了一圈。
第二个视频则让宇航员把毛豆X当作宇宙飞船来开,直接给Model X冠上大名号——“spaceship on earth”(地面上的宇宙飞船)。
第三个视频,也是获奖视频,着重体现了Model S的后备箱容量,还在视频中怒怼了一番加速牛x的兰博基尼——等了一个红灯之后开Model S的黑人小哥都到家了,兰博基尼才刚刚开过来。
三个视频放完,Model 3交车活动才算是真正开始。
一开始出场的依然是上次发布Model 3的主持小哥,他大概是被老板马斯克传染了,紧张得话都说不利索了。还好,同样紧张得话都说不利索的马斯克马上代替了他。
马斯克是开着Model 3出现的,红色电动车配黑色西装,显得马斯克十分帅气,然而他依然结巴。
马斯克一下车,就先吹了一波自家的电动车的电池——身后的投影是Model 3的电池供电。在场下,大部分都是参与了设计制造Model 3的人,马斯克也先感谢员工在设计制造Model 3中作出的努力。
然后直接讲Model 3的设计:
为了经济性,Model 3的车辆内饰设计十分简洁,可能简洁得马斯克都不好意思放实拍图了,拿了渲染图做演示。
在自动驾驶方面,每一辆特斯拉,包括Model 3都有必要的自动驾驶硬件,包括8个摄像头,12个超声波雷达,4个毫米波雷达,每秒超过10TFLOP的运算能力(但是想用得加钱)。
Model 3相对Model S,尺寸缩水了不少。车小了之后怎么保证乘坐的舒适性呢?马斯克说Model 3用了Model X的方案,会“给你坐在直升飞机里的感觉”(此时背景声中真有直升机的声音,应景)。
在讲到车辆底盘时,马斯克称车辆平台进行了简化、轻量化,让底盘更易于制造,供应得以保障。不过轻量化之后安全性没有缩水,马斯克立马就把以安全著称的沃尔沃的S60拉出来进行了一个碰撞对比,视频显示S60的侧面似乎要比Model 3脆弱很多。。
看到Model 3表现很好之后,马斯克激动得结巴了好几秒没讲出话来,逗乐了台下的员工。
(马斯克结巴中。。)
然后就是Model 3的老大难问题——量产。提到量产,马斯克说为了提升产能,接下来“要把特斯拉工厂变成地狱(笑)”,接下来要建的巨型工厂,会将年产能提升到50万台。
不过那是以后的事,现在的情况是,很多用户在推特上问马斯克“我的Model 3在哪儿?”。马斯克略显无奈地回应,“我们在尽全力地造”。随后他放出了Model 3的量产爬坡表,图片显示到2017年底,Model 3的周产能会爬升到5千台。
车辆进入量产过程后,供应链很重要,马斯克表示车上有超过1万个零件,任何一个地方出问题都会影响量产。于是他播放了引以为傲的Gigafactory超级工厂建设过程(来体现他们的量产准备工作做得好),Gigafactory从一片沙漠,已建设到覆盖计划面积四分之三的程度。完全建设完成之后,Gigafactory一个工厂生产的电池包,将比世界其他所有厂商加起来的还多。电池工厂会和现有的工厂一起配合,把Model 3每周的产能从今年目标的5000台一个拉升到到1万台一周。
讲到电池后,马斯克又说到了充电的问题,推特上的网友狂吐槽说,“超级充电站又满了,你丫怎么回事?(whats wrong with you?)”引发一阵笑声。马斯克说,明年底,超充站数量会到现在规模的三倍,也就是18000个。基本相当于有电的国家就能开着Model 3去,不用担心充电。
随后是大家最期待的部分,马斯克给出了Model 3标准版和长续航版的售价和配置。其中标准版卖35000美元,续航220英里,0-60英里加速5.6秒,长续航版本多了90英里续航,0-60英里加速也快了0.5秒,最高时速从130英里提升到140英里,不过贵了9000美元。考虑到其续航,这个价格可以说是很良心了,但是如果要进入国内,按照惯例,应该是要翻个倍(所以才要在上海建厂啊)。
如果还想选装高配版本,(包括座椅加热、高级音响、电动转动座椅之类的),没问题,加钱,5000美元。如果想要自动驾驶,OK,再来5000美元(虽然自带硬件,但是不交钱用不了)。
最后,终于到了交车环节。镜头一拉远看到,30辆Model 3就停在场边充电,很是壮观。
拿到首批Model 3的,大多都是特斯拉自家的员工,车东西一个目测,车主好像是妹子居多。
在交了这30辆车后,马斯克透露,他们这个月又生产了50辆。可怜的50辆。。马斯克也知道订了车的消费者们确实等得着急,因此再次请求消费者理解他们的生产进度:“Model 3对我们是真的真的很重要,我们也在日夜兼程、焚膏继晷,尽快实现我们许诺的Model 3大规模量产。“
这个时候马斯克还趁机推销了一波自家的Model S,”你们现在预订Model 3的话,要2018年底才能提车啦。不如考虑一下Model S,现在下单,一两个月后急速提车!“
然后,跟一切从简的Model 3一样,一切从简的Model 3交车仪式宣告结束。马斯克果真是越来越简单直接。
十年磨一剑的战略车型
Model 3的开发计划早在2007年就被写入了特斯拉的商业计划内,内部代号为BlueStar(蓝星)。
但在沉寂六年之后的2013年,特斯拉首席设计师Franz von Holzhausen才首次对外表示,正在筹划设计的车型会与宝马3系、奥迪A4 尺寸相同。这也从侧面向外界表达了Model 3将会征战入门级豪华车市场。
2014年7月15日,特斯拉在官方Twitter上表示,下一款车型将被命名为Model 3。第二年9月,马斯克在 Twitter上暗示 Model 3将在2016年发布。10月,特斯拉CTO JB Straubel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绝大多数特斯拉的技术人员都在为开发Model 3而努力工作。
虽然时间有些紧迫,但是马斯克还是守住了自己的诺言。2016年3月31日,特斯拉正式发布了Model 3。
但需要指出的是,发布容易,量产难。
2016年下半年,特斯拉Model S发生了几起与Autopilot功能有关的车祸,特斯拉一时被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随后,特斯拉又推出了2.0版的自动驾驶硬件。
2017年1月,有媒体报道,正是由于要给新车生产2.0版本的自动驾驶硬件,特斯拉可能无法再今年量产Model 3。
但是特斯拉还是抗住了紧迫的时间压力。2017年7月7日,首台量产版Model 3驶出生产线,它的车主将是马斯克自己。
今天上午,特斯拉又正式交付了全球首批30辆Model 3,算是勉强完成了自己的量产承诺。
但需要指出的是,30辆车在汽车行业内只能算是小批量,特斯拉真正的挑战来自未来的大批量生产。
事实上,马斯克前几日也在推特上放出了关于量产的相关信息,他表示,Model 3的产量会呈现一个递增的趋势:他预计Model 3在今年8月、9月分别能够生产100辆和1500辆,而到了12月,则能够生产20000辆。
但是考虑到特斯拉Model 3截止今日已经累计获得了50万个订单,许多持币待购的粉丝,以及我天朝人民想要在今年买到特斯拉的可能性是不大了。
今天我们可以看到,仅仅是交付了30台车,但是特斯拉依然在工厂外部搭建了巨大的舞台,聚集了数千人到场见证,并进行了全球直播,可见此事对于特斯拉的重要程度。
那么Model 3上市之后,会给特斯拉带来哪些影响呢?
首先,由于Model 3的售价较低,因而其能够带动特斯拉的销量走上一个新的台阶。
市场分析机构Baird的分析师Ben Kallo预测,特斯拉在2020年有望销售100万辆电动汽车,包括Model S/X/3以及尚未发布的Model Y。
(从左到右依次为Model X/S/3)
其次,汽车销量的增长也会让特斯拉在资本市场更加耀眼。
Ben Kallo预测,其股价也有望在今年下半年达到500美元,市值超过800亿美元。而在此前,特斯拉的股价已经先后超过了福特与通用汽车,甚至一度还超过了宝马汽车,成为仅次于戴姆勒、丰田、大众的全球股价第四高汽车公司。
再次,Model 3的量产上市能够帮助特斯拉实现产能的进一步增长。
马斯克在2016年4月的时候放出豪言,称特斯拉要在2018年达到每年生产50万辆的产能。而到了2020年,整个特斯拉的产能将要达到100万辆/年。
而需要指出的是,由于高价产品必然销量较低,特斯拉想要实现产能与销量的大幅增长,必须要依仗特斯拉Model 3以及尚未发布的Model Y这类售价较低的车型。
另外一家海外金融机构Visual Capitalist在一份报告中对比了特斯拉与福特汽车的生产模型。
该机构分析认为,福特汽车在成立的最初5年里,其产销量也不足10万辆。但在1913年推出了T型车后,其产能迅速在1920年达到了100万辆。因而Model 3或许就是特斯拉的“T型”车,可能会进一步帮助特斯拉打开产销量的攀升。
最后,Model 3会帮助特斯拉跻身主流汽车制造厂商之列。
特斯拉2016年财报显示,特斯拉2016年全年共交付了76230万辆电动汽车,其总销量还不如某些品牌一款畅销车型半年的销量。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特斯拉还是一家比较小众的汽车公司,在全球的知名度与影响力都不够充分。
而一旦当特斯拉完成上百万辆的产销目标,特斯拉也将跻身主流汽车制造厂商之流,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品牌知名度与影响力,从而实现自己推动世界向“可持续发展”转变的理想。
当然,特斯拉的这个愿景也并非随口一说就能实现,未来其还将长期面临着资金不足、产能提升难度较大的问题。但不管总怎么说,硅谷钢铁侠的第三步算是走出去了。
在智东西公众号回复“智能出行”,获取车东西系列好文和智能出行45篇PDF下载。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特色内容)
硬创先锋(2017)
共享经济
人工智能&大数据
康夫子 | 异构智能 | 医拍智能 | 彩云AI | 神策数据
竹间智能 | 深鉴科技 | 钢铁侠科技 | 蓦然认知 | 达闼科技
VR/AR
汽车
Auto X | 速腾聚创 | Vector.ai | 智行者
聚焦特写
企业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