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一文看懂NB-IoT和他的兄弟们

2017 年 8 月 4 日 产业智能官 全球物联网观察


按照业界共识,根据应用场景不同,物联网的需求可以分为高速、中档、低功率广覆盖三层,NB-IoT所在的层级具备覆盖 90%业务场景的能力。 



高通产品市场高级总监沈磊曾对此作出简明总结:


“蜂窝网络技术的发展极为迅速,目前已经发展出载波聚合的4G+阶段,同时5G的研发和商用也指日可待。但是这些网络通讯协议,通通不适合物联网,这并不是它们达不到物联网的需求,而是它们对物联网来说,明显的性能过剩了。它们是专门针对人与人之间通讯、针对手机使用所设计的,具有很高的可靠性。物与物之间的通讯,则选不需要这么复杂。”


LPWAN(Low Power WideArea Network):低功耗广域网络,就是专为低带宽、低功耗、远距离、大量连接的物联网应用而设计。正如短距离无线网络包含WIFI、蓝牙、ZigBee等多种技术,LPWA也包含多种技术,如LoRa、Sigfox、NB-IoT、eMTC等。


目前 LPWAN 技术可被分为授权频段的广域网技术及非授权频段的广域网技术两类,不同的 LPWAN 技术在接入网络、部署方式、 技术特点、功耗性能及服务模式上都有所差异。


授权频段的广域网技术包括核心标准协议被 3GPP 通过的 NB-IOT 以及由 LTE 技术演进而来的 eMTC。非授权频段广域网技术包括 Sigfox、 LoRa等。 那么他们到底有哪些不一样呢?下面为大家一一介绍。



LoRa

LoRa技术核心专利是由美国Semtech公司于2012年3月从法国Cycleo公司购买,Semtech公司作为最大的芯片供应商,是全球LoRa产业的主要推动者。


Semtech 芯片


2015年3月,Semtech牵头成立了一个开放的、非盈利的组织——LoRa联盟,发起成员还有法国Actility,中国AUGTEK和荷兰皇家电信等企业。不到一年时间,就发展成员公司150余家,其中不乏IBM、思科、法国Orange等重量级产商。


产业链(终端硬件产商、芯片产商、模块网关产商、软件厂商、系统集成商、网络运营商)中的每一环均有大量的企业,这种技术的开放性,竞争与合作的充分性都促使了LoRa的快速发展与生态繁盛。


LoRa 采用线性扩频调制技术,其通信距离可达 15km 以上,空旷地方甚至更远。相比其他广域低功耗物联网技术(如 Sigfox), LoRa 终端节点在相同的发射功率下可通信的距离会更远。


从接入网络上看,LoRa 系统为非授权频段技术,主要工作在 1GHz 以下免许可频段,在欧洲常用频段为 433MHz 和 868MHz,在美国常用频段为 915MHz。LoRa 上下行数据工作在同一频段,因此数据的上传和下传不能同时工作。目前国内单芯片支持的 LoRa 系统带宽为2Mbit/s。


技术上,LoRa 采用星型网络架构,与网状网络架构相比,它是具有最低延迟、最简单的网络结构。基于 LoRa 的扩频芯片,可以实现节点与集中器直接组网连接,构成星形。对于远距离的节点,可使用网关设备进行中继组网连接。


LoRa网络架构


功耗和性能方面,LoRa 终端接收电流仅 10mA,睡眠电流 200nA,电池寿命可达 10 年。LoRa 还有网络层和应用层及设备的多重加密方式。 LoRa 基于测量多点对一点的空中传输时间差试点定位,使得在 10km 的范围内终端的定位精度可达 5m。


从成本和市场推广上看,LoRa 终端通信模块成本约 5 美元,适用于具备功耗低、距离远、容量大以及可定位跟踪等特点的物联网应用。目前 LoRa 网络已经在全球多地进行试点或部署。


据统计,全球有 16 个国家正在部署 LoRa 网络,56 个国家开始进行试点,如美国、法国、德国、澳大利亚、印度等。荷兰 KPN 电信、韩国 SK 电信在 2016 年上半年部署了覆盖全国的 LoRa 网络,并提供基于 LoRa 的物联网服务。


LoRa技术在国外发展如火如荼。不过就国内来看,LoRa的应用似乎并不多,目前可看到的公开应用是国内AUGTEK公司,在京杭大运河完成了 284 个 LoRa 基站的建设,覆盖了 1300km 的流域。长远来看,部分企业出于数据安全等考量,可能会部署独立于运营商网络的私有物联网,LoRa 届时将有更多用武之地。


国内从事LoRa模块和方案开发的厂商也有不少,有洲斯物联、思创汇连、普天通达、八月科技、NPLink、门思科技、利尔达、通感微电子、上海雍敏、武汉拓宝、博大光通、唯传科技、三凡信息等公司。



SigFox 

Sigfox 是一家法国窄带物联网公司,成立于 2009 年。该公司坐落于法国的西南部图卢兹的郊区,被称为“物联网小镇”的 Labège,是法国的科技创业中心。


SigFox公司不仅是标准的制定者,同时也是网络运营者和云平台提供商,目标是与合作伙伴使用旗下的 Sigfox 技术建造一个覆盖全球的IoT网络,独立于现有电信运营商的移动蜂窝网络。

           

芯片商、方案商、网络运营商组成的SigFox生态系统


从接入网络上看, Sigfox 技术工作在 1GHz 以下的免许可 ISM 射频频段, 频率根据国家法规有所不同, 在欧洲广泛使用 868MHz,在美国则使用 915MHz,每个载波占用 100Hz。 Sigfox 有双向通信功能,通信往往是从终端到基站向上传送比较容易,但从基站回到终端其性能是受限制的,这是因为终端上的接收灵敏度不如基站。


从技术上看,SigFox具有成本低、功耗低的特点。

 1)成本低 

谈到成本问题,必须考虑 Sigfox 所采用的 UNB 技术,该技术每秒只能处理 10 到 1000 比特的数据,能支持成千上万的连接。基于该技术的网络,不仅成本远低于传统的蜂窝网络,而且其网络所占用的 900MHz 无线频段在美国不需要授权。当电信运营商更希望通过部署短波技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携带数据的时候,SigFox 公司反其道而行,其所使用的是波段是最长波。 


2)功耗低 

Sigfox 网络设备消耗仅 50 微瓦到 100 微瓦的功率。相比较而言, 移动电话通信则需要约 5000 微瓦。这就意味着,接入 Sigfox 网络的 设备每条消息最大的长度大约为 12 字节,并且每天每个设备所能发 送的消息不能超过 140 条。再说说覆盖范围,该公司希望他们的网络 可以覆盖至 1000 公里并且每个基站能够处理一百万个对象。

           

从成本和市场推广上看, Sigfox 使用的通信芯片成本低于 1 美元, 每个基站可以连接 100 万个终端。据估算,仅需建设 1 万个基站其网络就可以覆盖整个美国,建成覆盖全球的物联网仅需数百亿欧元。


Sigfox ceo


Sigfox商业模式采取了自上到下的方式。公司拥有全部的技术,从后台数据和云服务到终端软件。但Sigfox对终端市场基本上是开放的。Sigfox不做芯片而是交给了半导体公司,如 ST、Atmel、TI等。SIGFOX通过销售技术栈专利费来赚钱。


换句话说,Sigfox不从硬件中赚钱,而是将软件/网络作为一种服务来销售。2016年底,Sigfox 已完成1.6亿美元E轮融资,成为近几年融资金额最高、影响力最广的物联网创业企业之一。


目前,Sigfox 在 29 个国家建有应用网络,主要为欧洲国家,如:西班牙、法国、俄罗斯、英国、荷兰、德国等,覆盖 170 万平方公里。在中国还没有部署。



NB-IoT 

2014年,华为先提出了窄带技术NB M2M,先后与高通、爱立信等公司的方案融合,演进成了NB-IoT。2016 年 6 月, NB-IoT 核心协议标准在 3GPP 获得通过。


Sigfox 和 LoRa 属于私有技术,应用时需要单独组建网络,而且使用的频谱没有授权,在安全性上也可能存在缺陷。NB-IoT是3GPP推出的标准技术,经过多次讨论、已成为了目前被全球广泛接受的全新窄带物联网技术标准,可谓是技术演进和市场竞争的综合产物。



从接入网络上看,由于 NB-IoT 是在 LTE 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其主要采用了 LTE 的相关技术,并针对自身特点做了相应的修改。 当 NB-IoT 与 LTE 并存部署时,下行链路上 NB-IoT 和 LTE 可以 做到互不影响。


从技术特点上看,NB-IoT 的部署方式较为快捷、灵活,支持 3 种部署场景。此外, NB-IoT 也可以部署在 2G/3G 网络。NB-IoT 单扇区支持 5 万个连接,比现有网络连接数高 50 倍,目前全球有约 500 万个物理站点,假设全球有约 500 万个物理站点,所有站点全部部署 NB-IoT,每站点三扇区共计可接入终端数将达 4500 亿个。



 从功耗和性能上看,

  1. 基站覆盖范围广,终端以低于 2G 的功率即可接入网络;

  2. 维持网络接入的开销减少;

  3. 终端工作在低功耗模式下,如采用节能模式可使得 99%的时间里功耗只需 15 微瓦;

  4. 芯片采用低功耗。对于户外应用的位置跟踪(老人、动物、非机动车)的应用,电池可以使 用 2-5 年。对于资产定位,如农林、环境、能耗数据采集与监测,电 池可以使用 5-10 年。和 2G 相比, NB-IoT 能实现多达 20dB 以上的增益,使得 NB-IoT 网络能够覆盖更广、更深,并有能力覆盖到地下停车场、地下管网。


从成本和市场推广上看, 因为 NB-IoT 可直接部署于 2G/3G/4G 网络,现有无线网络基站的射频与天线可以复用。对于小流量、时延不敏感的应用场景,NB-IoT 单个扇区可以支持 5-10 万个终端的接入,较现有 2G/3G/4G 蜂高出 50-100 倍以上。因此, 运营商只需要很低的建设成本,就可以快速形成 NB-IoT 的承载能力。 目前 NB-IoT 芯片的成本在 5 美元左右,未来有望降低成本至 1 美元左右。


目前,NB-IoT已被沃达丰、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等大运营商采纳,并被华为、爱立信、高通、英特尔等产业链上游厂商追捧。 NB-IoT 阵营得到全球主流电信运营商、设备商和芯片厂商的支持。


全球运营商及主设备商在积极布局NB-IOT


在国外,沃达丰已于 2016 年 9 月 9 日宣布在在西班牙马德里成功完成首个基于现有网络的标准化 NB-IoT 商用网络试验,并计划在 2017 年正式商用部署。在国内,中国电信计划在 2017 年上半年部署基于 800MHz 的 NB-IoT 网络,并实现全网覆盖;


中国联通于 2015 年 7 月在上海建成并开放全球第一个 4.5G NB-IoT 新技术示范点, 2016 年全年已在在国内 7 个城市启动基于 900MHz、1800MHz 的 NB-IoT 外场规模组网试验, 2017 年开始推进国内重点城市的 NB-IoT 商业部署。



eMTC 

3GPP一直将物联网作为LTE的重要演进方向。在R12/R13中,3GPP多次针对物联网做进一步优化。2016年3月,3GPP正式宣布eMTC相关内容已经在R13中被接纳,标准已正式发布。


eMTC 是 3GPP 在不改变 LTE 自身技术体制基础上,通过适当改造,实现对物联网的支持, 核心标志是推出 CatM 类别的终端。未来会根据技术、应用场景等发展随着 LTE 协议共同演进。


NB-IoT、eMTC同属3GPP标准内的LWPA技术。两者有很多相似之处,真可谓是3GPP组织下的一对双胞胎。两者的技术特点与功耗性能方面也接近。


NB-IoT与eMTC对比


eMTC

NB-IoT

带宽

1.4Mbps

200Kbps

峰值数率

DL:1Mbps UL:1Mbps

DL:20Kbps UL:60Kbps

双工模式

半双工FDD/TDD

半双工 FDD

移动性

有限移动性到全移动性

无移动性

VoLTE

支持

不支持

部署方式

LTE带内部署

带内部署、保护带部署、独立部署

容量

数万

5万/cell

增益(相对GSM)

15dB

20dB

电池寿命

5-10年

5-10年

固件升级能力


两者主要差异在于:


NB-IoT正如其窄带物联网的名字一般,它基本上是把LTE的能力压缩到极致了,它追求的是最低的成本,最长的续航时间,没有移动性、数据速率非常低,它比较适合对成本很敏感但是终端数量级大,同时单个能力要求比较弱的应用,比如各种表计类,每个月上传一下数据就行,运营商调整资费需要接收的数据也很低。


eMTC则具有移动性,它的传输速率比较,并支持语音通讯,它对LTE的能力保留相对比较多,适合做一些需求比较强的,比如说楼宇安防、穿戴设备等。


在中国,NB-IoT 的风头完全盖过了 eMTC,但在美国却是另一番景象,AT&T、Verizon 两家巨头都在力推 eMTC。 


MWC2017上,9大运营商联合宣布支持eMTC


2017 年 3 月底,Verizon 在美国本土推出了第一个全国性的商用 LTE Cat-M1 网络,覆盖面积达到 240 万平方公里。Verizon 借此也狠狠夸了自己在物联网发展方面的领先地位。 


实际上,美国另一家运营商巨头 AT&T 的步伐也不慢。2016年 10 月在旧金山建立了 LTE-M 物联网的首个站点,之后在俄亥俄州建立了第二个站点。按照 AT&T 之前的计划,其 LTE-M 网络将在 2017 年底覆盖美国,不过现在 AT&T 决定将时间表提前到今年年中。 


在完成美国全国性覆盖后,AT&T 还计划今年底将 LTE-M 网络覆盖墨西哥。热衷于“买买买”的 AT&T 在 2014 年、2015 年先后收购 了墨西哥两家主流运营商 Iusacell 和 Nextel Mexico,由此成为墨西哥电信市场上的一股重要力量。 


Verizon 推出的是采用 LTE CAT-M1 技术的物联网,AT&T 则乐意称自己试点的是 LTE-M 网络,其实这是一回事,就像西红柿也能称为番茄一样,也许 AT&T 觉得 LTE-M 这个名字更时尚一些。 


也许,正是看到 eMTC 产业链的优点,特别是能够利用运营商现有的网络、无需新建网络,所以美国这两家主流运营商都选择了相同的道路。而且 eMTC 支持 VoLTE 功能,可以适用于有声音的场景, 比如说语音报警。但在其他一些领域,比如说烟雾报警器、智能电表、 工业监视器等低带宽应用,NB-IoT占有优势。



结语

2017 年,被称为 NB-IoT商用元年。


国内三大运营商与设备制造商的强强联手促使 NB-IoT 产业链日渐完善,推动下游细分应用频频落地,尤其是华为已经具备了 NB-IoT 芯片的量产能力,预测到年底将在全球范围内支持 30 张 NB-IoT 商用网络,加速促NB-IoT 技术在智能表计、共享单车、智慧家庭、水污染监测以及车联网等领域的规模化商用。


摩拜NB-IoT单车亮相3GPP会议


随着终端设备的快速的、大规模的联网,物联网  “更透彻的感知”和“更全面的互联”已稳步实现,“更深入的智能”成为物联网发展的重中之重。


物联网价值的实现逐渐从连接事物过渡到让人和机器更加协调,推动人类和计算机的无缝互动,再到从海量数据中获益,进而影响商业决策,打造万物互联的世界。

 



新一代技术+商业操作系统:AI-CPS OS

     

新一代技术+商业操作系统(AI-CPS OS: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分支用来的今天,企业领导者必须了解如何将“技术”全面渗入整个公司、产品等“商业”场景中,利AI-CPS OS形成字化力量,实现行业的重新布局、企业的重新构建和自我的焕然新生,在行业、企业和自身三个层面勇立鳌头。


数字化力量与行业、企业及个人三个层面的交叉,形成了领导力模式,使数字化融入到领导者所在企业与领导方式的核心位置。

  • 分辨率革命种力量能够使人在更加真实、细致的层面观察与感知现实世界和数字化世界正在发生的一切,进而理解和更加精细地进行产品控制、事件控制和结果控制。

  • 复合不确定性:数字化变更颠覆和改变了领导者曾经仰仗的思维方式、结构和实践经验,其结果就是形成了复合不确定性这种颠覆性力量。主要的不确定性蕴含于三个领域:技术、文化、制度。

  • 边界模糊化:数字世界与现实世界的不断融合成CPS不仅让人们所知行业的核心产品、经济学定理和可能性都产生了变化,还模糊了不同行业间的界限。这种效应正在向生态系统、企业、客户、产品快速蔓延。


领导者无法依靠某种单一战略方法来应对多维度的数字化变革。随着变革范围不断扩大,一切都几乎变得不确定,即使是最精明的领导者也可能失去方向。面对新一代技术+商业操作系统(AI-CPS OS: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颠覆性的数字化力量,领导者必须在行业、企业与个人这三个层面都保持领先地位。


如果不能在上述三个层面保持领先,领导力将会不断弱化并难以维继: 

  • 重新进行行业布局:你的世界观要怎样改变才算足够?你必须对行业典范进行怎样的反思?

  • 重新构建你的企业:你的企业需要做出什么样的变化?你准备如何重新定义你的公司?

  • 重新打造新的自己:你需要成为怎样的人?要重塑自己并在数字化时代保有领先地位,你必须如何去做?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论语·子路》

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和 人工智能,像君子一般融合,一起体现科技就是生产力。


如果说上一次哥伦布地理大发现,拓展的是人类的物理空间。那么这一次地理大发现,拓展的就是人们的数字空间。

在数学空间,建立新的商业文明,从而发现新的创富模式,为人类社会带来新的财富空间。

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和区块链,是进入这个数字空间的船,而人工智能就是那船上的帆,哥伦布之帆!


人工智能通过三个方式激发经济增长:

  1. 创造虚拟劳动力,承担需要适应性和敏捷性的复杂任务,即“智能自动化”,以区别于传统的自动化解决方案;

  2. 对现有劳动力和实物资产进行有利的补充和提升,提高资本效率;

  3. 人工智能的普及,将推动多行业的相关创新,开辟崭新的经济增长空间。


新一代信息技术(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的商业化落地进度远不及技术其本身的革新来得迅猛,究其原因,技术供应商(乙方)不明确自己的技术可服务于谁,传统企业机构(甲方)不懂如何有效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和提升效率。


“产业智能官”,通过甲、乙方价值巨大的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的论文、研究报告和商业合作项目,面向企业CEO、CDO、CTO和CIO,服务新一代信息技术输出者和新一代信息技术消费者。


助力新一代信息技术公司寻找最有价值的潜在传统客户与商业化落地路径,帮助传统企业选择与开发适合自己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品和技术方案,消除新一代信息技术公司与传统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推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的商业化浪潮。


给决策制定者和商业领袖的建议:

  1. 迎接新一代信息技术,迎接人工智能:无缝整合人类智慧与机器智能,重新

    评估未来的知识和技能类型;

  2. 制定道德规范:切实为人工智能生态系统制定道德准则,并在智能机器的开

    发过程中确定更加明晰的标准和最佳实践;

  3. 重视再分配效应:对人工智能可能带来的冲击做好准备,制定战略帮助面临

    较高失业风险的人群;

  4. 超越自动化,开启新创新模式:利用具有自主学习和自我控制能力的动态机

    器智能,为企业创造新商机;

  5. 开发人工智能型企业所需新能力:员工团队需要积极掌握判断、沟通及创造

    性思维等人类所特有的重要能力。对于中国企业来说,创造兼具包容性和多

    样性的文化也非常重要。


新一代技术+商业操作系统(AI-CPS OS: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将进一步释放历次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积蓄的巨大能量,并创造新的强大引擎。

重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经济活动各环节,形成从宏观到微观各领域的智能化新需求,催生新技术、新产品、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引发经济结构重大变革,深刻改变人类生产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实现社会生产力的整体跃升。

新一代技术+商业操作系统(AI-CPS OS: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正在经历从“概念”到“落地”,最终实现“大范围规模化应用,深刻改变人类生活”的过程。





产业智能官  AI-CPS



新一代技术+商业操作系统(AI-CPS OS: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在场景中状态感知-实时分析-自主决策-精准执行-学习提升认知计算机器智能实现产业转型升级、DT驱动业务、价值创新创造的产业互联生态链




长按上方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AI-CPS,更多信息回复:


新技术“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新产业:智能制造”、“智能驾驶”、“智能金融”、“智能城市”、“智能零售新模式:案例分析”、“研究报告”、“商业模式”、“供应链金融”、“财富空间”






本文系“产业智能官”(公众号ID:AI-CPS)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声明产业智能官(公众号ID:AI-CPS推荐的文章,除非确实无法确认,我们都会注明作者和来源。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原作者联系我们,与您共同协商解决。联系、投稿邮箱:erp_vip@hotmail.com





登录查看更多
0

相关内容

物联网,英文名为Internet of Things,可以简单地理解为物物相连的互联网。物联网主要通过各种设备(比如RFID,传感器,二维码等)的接口将现实世界的物体连接到互联网上,或者使它们互相连接,以实现信息的传递和处理。互联网在现实的物理世界之外新建了一个虚拟世界,物联网将会把两个世界融为一体。
【干货书】现代数据平台架构,636页pdf
专知会员服务
250+阅读 · 2020年6月15日
【北京大学】面向5G的命名数据网络物联网研究综述
专知会员服务
35+阅读 · 2020年4月26日
德勤:2020技术趋势报告,120页pdf
专知会员服务
187+阅读 · 2020年3月31日
新时期我国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
专知会员服务
69+阅读 · 2020年1月18日
【文献综述】边缘计算与深度学习的融合综述论文
专知会员服务
158+阅读 · 2019年12月26日
【大数据白皮书 2019】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专知会员服务
133+阅读 · 2019年12月12日
【白皮书】“物联网+区块链”应用与发展白皮书-2019
专知会员服务
91+阅读 · 2019年11月13日
5G全产业链发展分析报告
行业研究报告
11+阅读 · 2019年6月7日
这75页PPT把物联网体系结构都说透了...
物联网智库
48+阅读 · 2019年4月24日
2018年边缘计算行业研究报告
行业研究报告
11+阅读 · 2019年4月15日
【物联网】物联网产业现状与技术发展
产业智能官
15+阅读 · 2018年12月17日
面向云端融合的分布式计算技术研究进展与趋势
中国计算机学会
18+阅读 · 2018年11月27日
孙正义:未来30年的人工智能和物联网
智能交通技术
3+阅读 · 2018年3月4日
边缘计算:万物互联时代新型计算模型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12+阅读 · 2017年5月19日
Arxiv
99+阅读 · 2020年3月4日
Arxiv
12+阅读 · 2019年2月28日
VIP会员
相关VIP内容
【干货书】现代数据平台架构,636页pdf
专知会员服务
250+阅读 · 2020年6月15日
【北京大学】面向5G的命名数据网络物联网研究综述
专知会员服务
35+阅读 · 2020年4月26日
德勤:2020技术趋势报告,120页pdf
专知会员服务
187+阅读 · 2020年3月31日
新时期我国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
专知会员服务
69+阅读 · 2020年1月18日
【文献综述】边缘计算与深度学习的融合综述论文
专知会员服务
158+阅读 · 2019年12月26日
【大数据白皮书 2019】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专知会员服务
133+阅读 · 2019年12月12日
【白皮书】“物联网+区块链”应用与发展白皮书-2019
专知会员服务
91+阅读 · 2019年11月13日
相关资讯
5G全产业链发展分析报告
行业研究报告
11+阅读 · 2019年6月7日
这75页PPT把物联网体系结构都说透了...
物联网智库
48+阅读 · 2019年4月24日
2018年边缘计算行业研究报告
行业研究报告
11+阅读 · 2019年4月15日
【物联网】物联网产业现状与技术发展
产业智能官
15+阅读 · 2018年12月17日
面向云端融合的分布式计算技术研究进展与趋势
中国计算机学会
18+阅读 · 2018年11月27日
孙正义:未来30年的人工智能和物联网
智能交通技术
3+阅读 · 2018年3月4日
边缘计算:万物互联时代新型计算模型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12+阅读 · 2017年5月19日
Top
微信扫码咨询专知VIP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