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大千 / 秦朔朋友圈ID:qspyq2015
这是秦朔朋友圈的第1945篇原创首发文章
当今世界所处的时代,是信息高速发展、日新月异的时代,是中西方文化碰撞交流的时代,是智能机器大有取代活人的时代,是一个莫名其妙地生、糊里糊涂地活、无可奈何地死的时代。
这一代人要何去何从?是每一个人的终极之问。
这个时代有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格局,是迫切需要文化和文化表达方式的时代,是更多的人寻找终极归宿的时代。
所有文化,最终要达到的基本目的,是人文自觉和人文关怀。而人文自觉和人文关怀,要有良好的表达方式。东西方在人文表达方式上有什么异同之处?这是文化行者要深入深化探讨的重要课题。
例如,中国的文化表达方式分为形而上和形而下两种。中国的器物文化,本身就不同于西方,它包含着抽象的义理。古人云,道非器不形,器非道不立。故圣人创物,君子养器。中国人生活中的仪式感是通过代表抽象义理的器物来显示的,这是中国文化传承信仰的方式。
在世俗表达的方式上,比如,玩玉的人说玉养人,是说人可以通过玉这种器物来得道化心,通过对玉器的十一德、九德和五德的深刻体验,穷理尽性以至于命,观物取象反哺己身,从而达到君子比德于玉,所以古人说无故玉不离身。透过相上的“玉”,找到“玉”背后的那个“体”。道以器显,器以道立,良器载道,又云大器不琢,人工不如天工,匠心不如天心,从而返璞归真,直指本心,这是东方文化的魅力,所有器物最终都要上升到“天人合一”的状态,万事万物万象万人合一的状态,和而不同的状态,各美其美的状态,这是东方文化的思想和表达方式。
文化思想和文化产品,以及文化的表达方式同样重要。往大里说,一个国民的审美观,意味着一个国家的文化实力。China这个词,是中国在军事实力相对薄弱的宋朝时期,外国人对中国的定义,它的本义是瓷器。宋朝没有强大的军事实力,却是中国文化思想和文化器物的一个顶峰时代。宋朝是有史以来中国GDP最强大的时代,与宋朝国土面积狭小形成了巨大的对比,这就是把文化转化成了综合实力的结果。
往小里说,一个人的审美观代表这个人的眼光和见识。例如我大中华,拥有丰富悠久的文化,灿烂伟大的历史,这是全世界公认的。四大文明古国只剩下我们中国,但是文化更应该用国际化的语言、适应时代的语言,进行世界性的传播,否则只能局限在本国本土,偏安一隅。沉迷在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旧时代思维,我们忽略了这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民族的是世界的,世界不一定是民族的。中国是文物大国,但绝不是文物强国。国际公认的拍卖行是佳士得和苏富比,一个泱泱古国,鉴定权拍卖权竟然掌握在别的国家的公司手里,不知我们有些专家有何感想?
目前我们中国文化表达的方式已经出现了很大的问题,君不见,目前中国文化的诡异现象,一定要外国人认可,然后我们中国人才认可。 是这样的吗?有些是这样的!
中国最早的象形文字甲骨文,收藏最多的是英国人、美国人、加拿大人和日本人。红山文化研究最早的是日本人鸟居龙藏。齐白石的画是日本人认可,然后国内才认可的。元青花是英国人和美国人命名的,唐三彩外国人收藏的比中国人还要多。
地球上唯一一处五大文明交汇地——西域文化,研究最多的是斯坦因、斯文赫定、大谷光瑞……
一个没有文化自信的民族,依靠着别的国家,才认可自己民族宝贝的民族,是多么可悲。
我们近百年来形成了“月亮是西方的圆”的观念,并且从认知上形成了民族自卑主义。
屠呦呦之前是三无科研人员,后来得了诺贝尔医学奖。那些批评屠呦呦“没有证书、没有学历、没有出国、不会英语”的专家们得了什么奖呢?
我们可曾知道?屠呦呦的青蒿素理论依据来自哪里?一千七百年前东晋道士葛洪的《肘后方》。是的,你没有看错,是一千七百年前的一个叫做葛洪的道士。
其实西方的化学家,在中世纪就叫做炼金士或者巫师。西方的化学流行全世界,东方的炼丹叫做封建迷信。要么全盘肯定,要么全盘否定,我们的思维已经出了问题。
中医古老的祝由十三科,我们国人不相信。现代医院西方的心理医生我们却相信。
中国古老的风水堪舆、生辰八字国人不信,西方的所谓灵修、系统排列 、高维、塔罗牌、十二星座却玩得不亦乐乎。
一个号称群经之首的《易经》,现在寺庙道观旁边看八字三十年的老大爷,拐弯抹角和你谈了半个小时,才五十块。一个学了几个月的所谓的心理咨询师,就可以一小时五百块。到底是谁病了?还病的不轻?
人类已经上天下海了,可是你的观念能够上天下海吗?能够静下心来看看历史的痕迹吗?
中国不缺精神,缺的是深度思考。别再说没有时间,时间就像乳沟,挤挤还是有的。也别再说不可能,搜索一下相信不会怀孕的。
神和人类唯一相同的本领就是想象力,我们最大的错误之一就是用已知的事物衡量未知的世界。
国人为什么总是没有文化自信呢?为什么宁可相信老外,也不相信身边几千年流传下来的东西?到底内在的什么东西束缚了我们能够在思想上上天入地?
就我个人来看,中国文化没有问题,中国文化的表达出了大问题。所以别人一个叫LV的,连真皮都不是的包包,在一个号称具有上下五千年文明的国度,四处流行四处炫耀。一个连真皮都不是的包,就打得我们毫无还手之力,遍地找牙。
而我们面对所谓的品牌,表面购买展现的是财大气粗,内在是卑躬屈膝的文化无自信,体会不到内在的意义。
当年笔者和一个国际品牌的中国总监激烈地辩论过,我说你们的历史和文化底蕴根本不足以支撑流行世界的品牌,只是目前中国人尚在文化空白区,既不知道自己家的宝贝,又看不到别人的弊端。
在文化和文化产品表达上,日本是一个典型的值得我们学习的例子。日本,向中国学习“体”,向西方学习“用”。中国隋唐时期强大,日本派遣“遣唐使”;西方工业革命时代,日本向西方学习,实行明治维新。远绍汉唐,近学欧美,日本把自己打造成了一个东方文化的代言人。用的是中国“禅”,以及先秦时期的“儒”,形成了日本特殊的神道思想。早前以国家之力推动铃木大拙等在欧美宣传日本,使日本成为东方文化的第一梯队。二战之后,短短几十年又成为一个发达国家。
师夷长技以制夷,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深度了解对手不丢人,骄傲自大才丢人现眼。财富的征服不可怕,最可怕的是思想的潜移默化。
现在企业界谈匠心的人,包括很多学习日本稻盛和夫的人,知道日本匠心产品的近代来历吗?知道柳宗悦、柳宗理父子在日本工业历史的地位和影响吗?知道稻盛和夫等企业家出现的根本原因吗?这些不知道,就表明学习稻盛和夫门还没有入呢。
没有高屋建瓴的大局观,只是盲人摸象,自己感觉比较爽而已。中国文化也必须经历一个表达适应的过程,否则大部分是要回到农耕时代,和现代脱节的。这种危害更加隐蔽,要么全盘西化,唯西方马首是瞻。
我们需要唤醒自我的麻醉,高度提炼传统的精华,用当今世界接受的世界性表达、世界性传播,最终实现东方文化思想以及东方艺术品的世界性表达,否则《海国图志》的悲剧依旧重演。
我们要学会跨时空思维,辩证看待东西方不同理念的碰撞。和而不同,同而不和,形成自己的文化自信、文化觉醒、文化反省、文化表达、文化共生。这样我们才可以形成自己的“工业加艺术经济学”,而不是沾沾自喜的,只做赚点加工费的“山寨贴牌”。
文化和文化产物的柔性渗透,是最高明的“侵略”,比上兵伐谋还要高明。刚刚说的那些例子,是因为我们的文化有问题吗?不是的,是我们的文化表达方式不对。
我们如果不深度挖掘自身的宝藏,不用普世的文字进行表达,那么就是身在宝山不识宝。 找到中国文化良好的文化表达方式,是这一代文化界的使命。否则,GDP全球第二,人站起来了,心里还是跪着,怎么面对贸易战?
什么时候,我们国人谈到中国的文化,可以做到,不吹祖宗的牛,不吹老外的牛,由衷有种地说一声,“祖宗很牛,现代更牛”。那才是我们这一代真正的牛,才是中国文化真正走进人心、走进世界的时候。
「 图片 | 视觉中国 」
秦朔朋友圈微信公众号:qspyq2015
商务合作|请联系微信号:qspyqswhz
投稿、内容合作、招聘简历:friends@chinamoment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