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兰泰尔(Palantir Technologies)向美国陆军交付首批AI驱动的战场情报车,标志着软件主导的军事技术进入新阶段。战术情报目标访问节点(TITAN)系统是价值1.78亿美元合同的成果,该移动式指挥单元旨在优化目标锁定与决策流程。
关键点:
TITAN系统作为先进数据中枢,整合陆、空、天传感器信息,提升陆军精准探测与打击能力。与传统军事硬件项目不同,该计划由软件驱动,帕兰泰尔AI模型实时筛选数据提供可执行情报。首批车辆已交付路易斯-麦科德联合基地第一多域特遣队,更多交付计划于今年晚些时候完成。
TITAN项目隶属美国防部"联合全域指挥控制"(CJADC2)战略,旨在构建全互联战场。通过将AI分析能力融入军事决策,该系统预计大幅缩短目标信息处理时间,同时支撑陆军两大优先任务:纵深感知与远程精确打击。
技术配置: 车辆分为两种构型:
以数据分析与AI软件闻名的帕兰泰尔,凭借TITAN项目首次成为主要军事硬件系统主承包商。此次合作标志着国防领域对AI态度的转变,五角大楼正日益依赖硅谷获取下一代战场技术。
项目进展: 在按计划、按预算完成首批交付后,美陆军将对TITAN效能进行评估以决定全面部署。若推进顺利,军方预计采购100至150套系统。此趋势表明,以TITAN为代表的AI系统将在未来战争中发挥更大作用,软件驱动的智能将变得与火力同等重要。
AI指挥系统"泰坦"标志着美国防务能力进入新阶段。美国陆军近日推出基于人工智能(AI)的移动指挥所原型系统"泰坦"(Titan)。该系统由AI软件公司帕兰泰尔(Palantir)开发,通过整合分析战场数据支持实时作战决策,被视为以软件为核心的武器系统实现国防数字化的标志性成果。
图:2月27日,英国首相基尔·斯塔默(右)访问位于华盛顿特区的帕兰泰尔总部。/图片来源:法新社-韩联社
据彭博社当地时间9日报道,"泰坦"系统通过采集坦克、火炮及部队的作战信息,经由卫星数据链与指挥部联通。采集数据通过AI分析实时整合,在复杂作战环境中实现快速决策。该系统正式名称为"战术信息目标访问节点"(Tactical Information Target Access Node)。
该系统的引入表明现有国防工业结构的变革。帕兰泰尔(Palantir)击败美国主要防务承包商RTX,成为该项目的总承包商。这标志着软件公司首次在美国战场系统领域承担核心角色。帕兰泰尔与诺斯罗普·格鲁曼(Northrop Grumman)、L3哈里斯(L3Harris)及安杜里尔(Anduril)等防务企业合作生产硬件设备。
自2003年成立以来,帕兰泰尔长期为军方提供信息分析软件;而通过"泰坦"项目,该公司为"软件定义武器系统"建立了新样例。首席执行官亚历克斯·卡普(Alex Karp)指出"科技企业必须为捍卫民主参与国防建设",并积极推动硅谷企业涉足防务领域。
除引入"泰坦"系统外,美国防部正加大对初创企业的资源投入以推动国防工业创新。代表性初创企业包括:开发自主无人机、无人水面舰艇与高能电磁武器的安杜里尔(Anduril)、斯特拉托尼(Stratonic)、盾构AI(Shield AI)及埃皮鲁斯(Epirus)。
美政府正扩大软件定义武器的采购规模。防长彼得·赫格塞思(Pete Hegseth)表示,约500亿美元国防预算将用于引进创新技术;副防长史蒂文·范伯格(Steven Feinberg)亦提出通过增量采购计划改革,将敏捷初创企业纳入主供应链。
传统防务巨头正积极应对此趋势。洛克希德·马丁(Lockheed Martin)与130余家AI、航空航天及量子技术初创企业展开合作。硅谷投资者正将重心转向国防科技领域。彭博社数据显示,2023年美国防务初创企业风险投资额超71亿美元,创历史新高。
但争议随之而来。有观点担忧过度依赖"星链"(Starlink)等特定企业可能导致政治判断干扰战场行动成败。参议员伊丽莎白·沃伦(Elizabeth Warren)指出:"像埃隆·马斯克(Elon Musk)这样的亿万富翁对国防支出施加过度影响力,是权力滥用的新形态。"
参考来源:chosun bi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