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对乌克兰的战争揭示了美国及其盟友防务工业基地(DIBs)面临的挑战。本报告回顾战前这些工业基地的现状、因战争凸显的挑战,以及应对挑战与改进DIBs的当前举措。迄今政策调整方向正确但幅度有限,因其范围、资金及时限均受制约。若要使这些政策产生长期效应,需持续政治支持与资金投入——资金不仅用于扩大生产线,还应投入解决结构性问题的项目,如劳动力短缺、供应链脆弱性及政府需求与投资规划信号模糊。美欧已在政策文件中将此类挑战列为改进领域,下一步关键在于落实——这是政策领域长期存在的难题。

本研究由美国驻欧非空军(USAFE-AFAFRICA)计划与项目局(A5/8)委托,作为兰德公司空军项目(PAF)战略与条令计划2024财年课题“终局:俄乌战争如何结束?其结果如何塑造未来军力需求?”的一部分开展。

本报告为该课题系列五份报告之一,其余四份为:

  • 《俄乌战争的后果》,兰德公司,RR-A3141-1,2025年
  • 《分散、伪装与可降级:乌克兰战事对未来美涉冲突的启示》,兰德公司,RR-A3141-2,2025年
  • 《中国从俄乌战争中汲取的教训:感知的新战略机遇与混合战新兴模式》,兰德公司,RR-A3141-4,2025年
  • 《欧洲将重建还是分裂?俄乌战争对欧洲未来的战略影响》,兰德公司,RR-A3141-5,2025年

本报告总结

俄乌战争如何影响美国与欧洲的防务工业生产?

俄乌战争揭示了美国与欧洲防务工业基地(DIB)所受冲击。本研究调研冲突如何塑造美欧防务投资、采购与生产政策,聚焦战争暴露的DIB挑战及应对措施。通过同步审视美欧DIB,可理解其面临的共性挑战。研究时效截至2024年6月中旬。

研究方法

为分析俄乌战争如何重塑美盟DIB,首先评估其规模、构成、资金、优势与短板;其次基于政府、研究机构、媒体及国会调查数据,识别战争揭示或加剧的挑战;通过美、欧盟国、北约及欧盟文件与声明,探讨北约成员国应对DIB挑战的策略;将政策与现存挑战对比,提炼对美决策者的启示。鉴于战争持续,还识别了可能改变结论的变量。

核心发现

  • 跨大西洋改革方向正确但幅度有限。美欧虽扩大生产并调整采购与创新策略,但增产主要用于补充援乌库存,资金规模不足以支撑跨大西洋DIB能力的规模化可持续改革。
  • 关键产线仍存瓶颈。包括155毫米炮弹、高机动性炮兵火箭系统(HIMARS)发射器及“标枪”反坦克导弹生产线。
  • 持续资金投入是破局关键但未获保障。劳动力招募与保留、弹药预算波动及供应链中断持续困扰美欧DIB,欧洲DIB仍呈碎片化。突破需多年稳定资金激励产业资本投入,但成效易受政治领导层更迭影响。
  • DIB增长或引发新协调难题。若美欧不选择互补性DIB,其努力可能重复。但双方国家利益差异(如提升韧性、保护本国防务部门)或阻碍协作。
  • 对乌DIB投资或催生欧洲防务新势力。若初期联合生产协议达预期,乌国有工业能否落实反腐措施并革新治理结构将决定合资成败。
  • 战争形态演变推动DIB需求迭代。集群无人系统、自主系统及天基通信等新技术在冲突中凸显。随着作战需求动态调整,DIB需求同步演进。

政策建议

美国政府应:

  • 若DIB改革确属国安优先事项,则确保充足资金
  • 继续授权未来冲突关键弹药与武器系统的多年采购合同
  • 避免政府停摆期间下达停工令以维持DIB竞争力
  • 在持续决议期内资助关键新启动合同以推动财政不确定期的创新
  • 协同欧洲伙伴持续探索强化乌DIB的选项

美国国防部应:

  • 监测资本投资效果并相应调整DIB投资
  • 追踪欧洲DIB投资成效以指导跨大西洋协调
  • 在武器系统设计中优先考虑生产便利性
  • 指定生产关键消耗品并优先注资,目标非“达标数量”而是维持产能

美国空军部应:

  • 按冲突阶段分层弹药需求以优化生产计划与交付周期
  • 明确2030年前大规模冲突中美军预期消耗的武器数量与类型,并借当前投资高峰期争取需求支持
  • 通过国防创新单元(DIU)与AFWERX平台与乌政府对接,发掘联合创新生产机遇并总结产业合作经验
成为VIP会员查看完整内容
2

相关内容

人工智能在军事中可用于多项任务,例如目标识别、大数据处理、作战系统、网络安全、后勤运输、战争医疗、威胁和安全监测以及战斗模拟和训练。
VIP会员
微信扫码咨询专知VIP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