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5G将彻底改变物联网释放人工智能真正的潜力、5G时代商业模式变革趋势研究报告

2018 年 11 月 21 日 产业智能官

语音和短信服务(SMS)如今还是一如2008年那样。但到2019年,移动电话和电信网络将经历另一个大变样的时代,5G智能手机甚至还没有设计好。我们将看到我们从未想象过的沟通。物联网接入一切,游戏和娱乐融合,增强现实和光通信成为新的普通计算机界面。

软件总是超过硬件。我们编写尖端软件的能力始终突破了处理器和网络的界限。处在5G的黎明,它没有什么不同。我们的通信模式和应用程序(十年前不存在)推动了对更快、更可靠的网络的需求。硬线基础设施架空电线杆和铜线或光纤线路的成本变得越来越高,而且更容易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

因此,步入5G时代,是乐观主义者的必杀技。

5G将为未来的无线连接带来魔力:延迟减少十倍,延迟将低至1毫秒,连接密度增加十倍,这将为物联网连接提供更高效的信号。三倍的频谱效率,使用先进的天线技术将使每赫兹的比特数将会更多。传输容量增加了一百倍,导致网络超密集化,各处都有更多的小型信号塔。吞吐量提高十倍,从而带来更好的用户体验。多Gbps峰值速率将更加均匀。网络效率提高一百倍,网络能耗更低。

复杂的技术讨论到此为止。简而言之,5G将实现快速移动和超越有线通信。

切换到5G将意味着更长的设备电池寿命,更低的成本,增强的蜂窝足迹,更高的吞吐量,增强的容量,低延迟,几乎没有数据包丢失。

至少那是希望之中的。

但5G技术远非完美。虽然它不可避免地会向前推进,但还是有一些竞争,特别是来自SpaceX和蓝色起源等太空传播技术。谷歌,亚马逊,Facebook甚至微软都在试验5G的替代品。

首先,5G设备和部署是昂贵的。初始阶段的部署和维护将非常昂贵。具有5G功能的iPhone入门级价位将在1,500美元。负面影响将是重新制定富人和穷人之间的数字鸿沟。不太富裕的人群将陷入4G和落后的应用程序和通信,而那些钱包鼓鼓的人将享受超出当前想象的通信和应用程序。

5G通常不能穿透墙壁甚至厚衣服。只支持5G的手机可能无法在滑雪时接收信号,因为它隐藏在你的滑雪夹克中。混合技术将与5 G配对,以弥补穿透性的损失,这仍然是任何人的战场。 5G毫米波遭受许多这样的损失,如穿透损失,雨水和树叶引起的衰减,必须改变场景以适应5G密度,但也有解决方案。但如果你有足够的资本,几乎可以解决任何问题。

本文作者Yobie Benjamin所属的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已经发布报告称,5G的承诺在受控环境中运行良好,但是在受监管和资本支出障碍影响的现实环境中,可能难以达到相同的结果。

使问题进一步复杂化的是,5G网络小区的覆盖范围将低于4G(尽管带宽呈指数级增长)。这意味着随着时间的推移,需要更多的蜂窝塔才能使5G技术成为主流。想想NIMBY运动。室外环境中5G的覆盖范围可达900英尺,室内可达6英尺。(NIMBY运动:Not In My Back Yard,别在我家后院,指反对在自家附近进行某种活动或兴建某种建筑的人)

如前所述,有一些方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但它得花费巨额投资,最终影响移动连接和消费者访问的成本。

尽管5G宏观优化的概率必须使用6 GHz(可能略低)的频率。问题是这个无线电频段已被卫星链路和许多其他不同的信号类型使用。因此政府干预将会发生,我们都知道当政府决定参与技术争夺时会发生什么。 6GHz频率范围已经过度拥挤,并且很可能在该射频中数据传输(即,在发送/接收信号中)存在一些挥之不去的问题。

当然,5G可以跨越当今为3GPP技术设计的所有频段。除了监管障碍(FCC,带宽分配的竞争利益等)和成本本身,没有限制mmWave或6GHz,类似的东西。

T-Mobile已经在600Mhz(以及其他中低频段)上推出了准备就绪的5G硬件。一旦手机准备就绪 —— 想想iPhone 11或iPhone 12 —— 运营商将只需打开5G功能,然后“叮!” 5G将像4G一样穿过墙壁,衣服和其他“障碍”。它不会是mmWave的10倍带宽增益,但随着更大的容量和更高的速度以及更高的成本,它会表现得更好。

为了让一切有效,生态系统必须到位。从手机到蜂窝塔,客户必须愿意付出代价。

Sprint现在可以用他们的2.5GHz中频带能做的就是期待5G。对于使用mmWave 28/39Ghz的固定无线接入等情况,将会有很多小型无线电使用屋顶或室内/室外天线配置进行传输。也就是说,你可以通过该设置获得类似光纤的速度。在美国,预计Verizon将进入谷仓市场。期待在家中支付特殊的5G / WiFi中继器类天线。

行业领导者承诺,5G无线网络将带来闪电般的速度,以支持未来的新技术。对军方来说,这可能意味着更好的沟通和对世界各地战术行动的支持。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公共安全和国土安全部前负责人David Simpson表示,凭借5G,频率增加,国防部肯定会从可用的5G更大频谱中获益。

如果我们想要实现5G的承诺,我们可能不得不同意将以前无处不在的电视天线或卫星天线作为5G中继天线放回每个房子。希望产品设计师不会重新创造更难看的碟形天线,因为石墨烯等先进材料将允许新的外形。

与过去的所有演变一样,5G将从人口最密集的地区找到方向,随着时间推移到人口较少的地区。这更像是经济学的一个功能。成本/ GB交付曲线将非常显著,这意味着在资本支出上花费的每一美元,将提供指数级的数据和速度。显然,5G的重点将放在旧金山、纽约、上海,而不是农村或人口稀少的地区。

想想这个,我们拥有了很长一段时间的4K电视机,但我们仍然通过有线、互联网或电视广播获得稀缺的4K电视传输。商业电视广播公司几乎没有开始向具有1080p / HD功能的内容创作和广播过渡。

除美国外,中国、韩国和日本也准备在未来几个季度内推出5G网络。到2025年底,世界上每10个5G连接中就有4个将来自中国。如果美国想要超越中国的“中国制造2025”,美国最好能利用电信基础设施进行有效竞争。

除了中国领先之外,美国正在与中国争夺5G的主导地位。随着美国继续与中国发生贸易战,中国将寻找其他市场,并将增加其在全球的无线市场份额和渗透率。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公司依靠中国产品来构建商业和国家无线系统。

去年1月,Axios泄露文件显示国家安全委员会以中国的威胁为由,考虑了支付和建立国家5G网络的提案。

该文件称,中国在网络基础设施的制造和运营方面已占据主导地位。

该文件在国会山和联邦通信委员会基本上被忽略了。没有任何迹象表明美国计划推进国有化的5G网络。但该文件强调了美国将5G视为国家安全问题的看法。

关于5G和国家安全的两个主要问题是供应商是谁。在提供建设5G基础设施所需设备的四家主要公司中,有两家是中国的:中兴通讯和华为。另一家供应商是爱立信,这是一家瑞典公司,放弃了消费者业务,转而支持5G。

美国担心在与中国发生可能冲突时,关闭美国网络。电子产品制造商(想想你的iPhone)都通过互联网更新带有固件和软件的设备。这使得部署5G设备的制造商可以关闭一个国家整个部署的5G系统。

在此担忧之下,今年3月,美国停止了博通企图恶意收购总部位于圣地亚哥的芯片制造商高通公司。虽然博通是新加坡的,但美国认为它有中国投资者,可能会让中国在开发5G技术方面超过美国。

5G将彻底改变物联网

物联网(IoT)在过去五年中激增。今天创建的几乎所有电子设备都预计将连接到互联网。

当然,你的iPhone Xs和笔记本电脑已被连接,但想一想你周围有多少东西已连接到互联网:健身手表,汽车,家庭报警系统,工作场所ID,炉灶,冰箱,送货卡车,电视机,电饭煲,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无人机,字面上所有有电子产品的东西都将或将连接到互联网。

可悲的是连接是混乱的。安全性几乎不存在,网络灾难的切入点是链中最薄弱的环节。在5G网络中完全解决安全和隐私问题需要时间。 Target Stores的整个网络和数据库受到攻击,由于其因特网连接的HVAC系统暴露了弱点。

无论挑战如何,新的和高度发展的物联网设备的承诺将在即将到来的5G世界中成为现实。获奖者将是那些了解5G的完整景观和承诺的人。

5G将释放人工智能的真正力量

最大的飞跃将是机器对机器通信,实现人工智能系统网络和软件定义网络的大规模增长。 5G可能是电信网络的最终边界,这并不是不可想象的。但是,如果我们创新并解决5G的问题,在不受约束、无边界的软件定义网络和新的无法想象的应用程序世界中,我们将弥补5G的物理限制。

任何人都可以获得大数据。你甚至不需要谷歌搜索数据。它自然而然地发生了。在黑暗的世界中,人工智能计算机将学习如何相互连接并查找,整合和紧缩数据以便为你做出决策。

今天人工智能正在缓慢但肯定地进步。 随着5G、人工智能将以指数方式爆炸并开始在人类生活和经济的各个方面做出决策。 世界上不会是一台AI机器。 它将是由超高速5G通信网络连接的超级计算机甚至量子计算机AI节点的连接系统。 快速的AI节点加上超快的5G网络,等同于一个新世界。

从更乐观的角度来看,随着旧工作的消亡,新的产业将会诞生。 所有这一切都需要今天的创新和发明,我们作为一个民间社会如果越能开放地共同创新,就越能确保人类智慧将始终统治人工智能。

历史为获胜者提供了视角。 创新和创造属于勇敢者。利润归于务实者。



5G时代商业模式变革趋势研究报告

行业报告研究院 

摘要:

5G用户从2020年开始,将用五年时间完成“全民渗透”,用户规模在2025年将达到12.8亿;5G产业作为通信基础设施,其市场规模不会暴涨,到2030年产业规模将达到6.6万亿。

因为有了4G时代的商业渲染,5G时代互联网服务无需大规模用户教育,在整体5G市场规模中,所占比重最大。2022-2024年智能手机和流量资费占比短暂扩大,随后趋于平静。

5G时代最大的受益者将是全产业链布局的智能硬件生产商,对于他们来说在这个时代到来之前,最需要关注的是计算能力问题。量子计算是目前可预见的解决方案之一。

互联网公司除了关注不同新服务渠道的布局以外,其商业模式将向更深层的2B2C模式转变。


海伯利安:5G时代背景分析


当我们说5G的时候我们究竟在说什么?

5G是一种通信技术,而通信技术是一套完整的技术体系

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当导线中有电流通过时,放在它附近的磁针会发生偏转。辗转到1887年,德国青年物理学家赫兹通过实验,揭示了电磁波存在的伟大真理,为人类利用无线电波开辟了无限广阔的前景。而这就是5G通信技术追本溯源的起始。

电磁波之所以能够被应用于通信领域,和它具备的两个特点密切相关:第一,电磁波是一种能量,所以是能量就存在产生和吸纳的哲学可能,这与信息的发送与接收,具备天生的匹配性;第二,以现在人类物理学的认知,光速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而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就是光速,这一点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信息传输对速度的要求。

所以在哲学和物理现实匹配性的基础下,1986年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在美国芝加哥诞生,也就是1G网络。而现在我们所说的5G,就是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每一代移动通信技术之所以能够实现更快的速度,更低的时延和更稳定的传输,都是通过技术的演变和架构的调整,提高了可用频段的带宽和已有频段的传输效率。





围绕香农公式展开的技术升级

提升带宽,提高带宽使用率和提升信噪比就是关键技术

移动通信技术是一系列技术的综合体,所以从1G到5G,每次革新都不是单一技术的提升,而是多项技术合力的结果。所以从不同技术的源头,几乎无法梳理出移动通信技术的升级路径。但是,美国数学家、信息论创始人香农,提出并严格证明了信息在被高斯白噪声干扰的信道中,计算最大信息传送速率的公式,也就是著名的香农公式。通过这一个公式的物理含义可以知道,信息传输速度与带宽和信噪比之间的数学关系。因此,移动通信技术每一次的升级,都是通过不同的技术手段,提升可用带宽,提高已有带宽的使用率以及提升信噪比,进而达到高速率、低时延和更稳定的传输,这三个功能指标上的飞跃。





5G并非通信技术的极限

技术的自然进化反向促进现实需求的升级

通信服务与人类,从不同代际的通信技术所能实现的功能上看,是和人类身为三维生物的属性息息相关的。从1G到4G,是人从声音,到图形再到视频的通信需求推动技术进步的。但一如物理与数学的关系,人类通过数学计算解释和量化物理现象,然而当主次关系反转之后,许多数学逻辑中可行的结论,却很难在物理世界找到存在的证据,甚至很难被人类理解。在需求和技术的发展过程中,也存在这个逻辑,能够实现实时的视频通信是人类基础通信需求的边界,但是技术的进步并不会因此停止,而超越人类基础需求的技术,将把现实带往何方是很难想象的。所以5G的出现并不能单纯的以数据传输速度的提升而论,这种速度上的量变到质变会一点一滴的改变现有商业逻辑和盈利模式。比如:智能硬件的逐渐免费、移动商业服务入口的多元化,以及2C与2B2C的可能转变……





国家之争与未来主导权

移动通信技术标准主导权影响企业未来一个时代的竞争力

电磁波的频率是客观存在的自然资源,是超越国家主权的物理存在,因此在全球范围内,国家之间随意使用会造成一系列的混乱。因此目前,移动通信技术的标准确认在国际上有专属的协会和机构确认。3GPP成立于1998年12月,是移动通信产业的标准化机构,其成立最初的目的是实现由2G网络到3G网络的平滑过渡,保证未来技术的后向兼容性,支持轻松建网及系统间的漫游和兼容性。而随着其组织的发展,3G、4G乃至5G的通信技术标准都需要通过3GPP内所有成员的确认,再由国际电联(ITU)确认,实现全球各个国家的有序落地应用。

而甚嚣尘上的5G主导权之争,从标准的制定阶段就已经开始了。通信设备生产商,比如华为、爱立信、三星等,在实际销售设备时的竞争已经是非常后端的市场经营行为。通信行业真正激烈的较量是下一代通信技术的研发和标准的制定。之所以这个标准制定的过程事关重大,是因为这些设备生产商主要的利润来源就是移动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其后期针对设备的维修和优化。

因此,当一套技术标准被确定以后,主导这个标准的设备生产商能够占有产业链中最多的好处,这种好处源自这一套技术标准中所包含的专利权,因为使用同一套技术标准,所以理论上任何基站的建设都需要给专利所有方支付专利使用费。尽管理论上,3GPP确认一套技术的原则是技术的优劣,但若想所有成员均同意一套技术标准,或多或少都会和提出标准企业的市场地位有所关联,而这种市场地位最直接的反应,就是全球移动通信基站建设数量市场份额。





巴里西纳:5G时代商业模式变迁



5G用户在5年内完成渗透

智能家电促使5G用户渗透率高于4G的极限值

2009年是中国3G元年,中国3G用户用了5年时间,渗透率峰值达到了35.5%。不过5年后的2014年是中国4G元年,3G用户的渗透率直接被代际技术更迭所打断。有了3G的孕育,加上3G到4G在技术实现路径上的便捷,导致2014年4G开年用户渗透率就达到了7.1%,截至2017年,4G用户渗透率高达71.7%,预计到2018年可以超过85%。所以预计未来5G用户会在5年内完成渗透,如果中途没有下一代通信技术打断,巅峰渗透率应该维持在90%以上。

而且更为重要的是,5G时代并非只有智能手机才能将用户转化成5G用户,常规的家电亦可实现5G网络链接,因此这个要素能在全网络时代到来之前,使更多4G时代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人群转化成5G用户,所以5G的理论渗透率峰值要高于4G。但是5G出现5年后,其宏观用户红利也会消失,2027年以后,5G用户规模将随中国人口变化而增减。





基础设施投入的平稳上涨

5G产业作为通信基础设施,其市场规模不会暴涨

市场上极易混淆的概念是5G产业和5G时代下的经济发展状态,当我们提及5G产业时,我们描述的是作为基础设施的5G产业,这个基础行业因为涉及一系列真实物理世界的建设和业务调整,所以并不会像当下互联网产业一样存在爆发或者像异动一样的增速跳跃。而伴随这个基础设施建设的逐步完善,在5G通信背景下的社会经济业态,则可能存在飞速提升的活跃景象。因此艾瑞预计,2020年5G元年中国5G的市场规模可以达到0.6万亿水平,伴随用户规模的提升,相关基建需求的增加,5G市场将迎来4年的高速增长期。而后增速逐渐维持在10%左右,直到下一代通信技术的落地。





软性服务是产业最大贡献者

5G是技术的升级,无需大规模市场教育

在5G市场规模中,基础设施投入在前两年占比较高,但是随后会呈现逐年递减的趋势。而流量资费和5G智能手机会在基础设施投入基本完善后的第三年开始出现明显上升趋势。而在整个5G产业中,市场规模占比最大的是各相关产业公司提供的主要依赖流量而提供服务产生的互联网信息服务费,在开始和终端普及后,都是市场规模的绝对贡献者。





经济前景背后更大的商业机会

链接媒介和服务终端归属权的变化,引发的商业模式革命

5G最表象的变化就是通信速度的提升,但是当通信速度提升到一定程度,用户的需求和关注点就会发生改变。类似这样的需求更迭已经发生过数次,而每一轮被弱化的用户需求点,则恰恰是技术在该轮革命中所弥补的缺陷。比如:用户对计算机、手机储存容量的担忧、用户对数据传输速度的担忧等等。这些需求点在新技术时代会成为用户的“习以为常”。在5G时代,这种需求的转移可能会发生在以下两个层面:链接媒介的更替和智能设备物权与使用权的分离。





APP设计的极简主义

着重突出功能的产品设计理念,加速链接媒介的更替

自2016年以来,全国APP平均单次使用时间基本维持在7.5分钟左右,截至2018年下半年,这一数字降低到6.5分钟,虽然2016年9月伴随中国短视频行业的发力,APP平均单次使用时间稍有提升,但整体的下降趋势比较明显。

从现阶段的互联网环境看,这是由于两个原因:一个是大型综合类的APP,其产品优化一直在进行;另一个是市场上诞生的新APP,在进入市场激烈的竞争之初,需要极简主义来突出自身的定位和用途。这些都导致中国APP平均单次使用时间的下降。而且在不同机构的流量合作过程中,内嵌“小程序”的方式非常流行,这也在一定程度上稀释了APP对于初创公司的重要性。

在流量垄断的环境下,不同形式的流量源对互联网产业的意义已经非比寻常。5G时代速度对媒介功能的弱化,使得原本并不具备服务能力的浅层流量方,有机会以更廉价的形式为其它公司提供流量合作,在这个环境下,浏览器、黄页型互联网公司、甚至一些操作系统自带的信息集成应用都可能成为5G时代的重要服务媒介。这会加速企业商业模式的变革。





移动终端可能的极简主义

速度提升导致手机功能的变化,最终影响智能终端形态

2011年,乔布斯去世,随后苹果手机的市场预期下降,这也给了其它手机生产商赶超的机会,尤以中资手机生产商的赶超势头最猛。市场环境意外的变化,却无心插柳的使智能终端进一步在大众普及,随后连续四年智能手机平均价格骤降。2016年后,为了让智能机具备更强的物理功能,手机的硬件成本逐步提升,导致全球智能机平均价格回暖。时至今日,市场对智能机在现有形态下的预期大不如前,所以智能机产业进入跟随成本波动而波动的阶段。

按照前文所述,如果5G时代的数据传输速度足够快,手机将变成一块具备联网能力的显示屏,其它不必要的功能都将被弱化甚至剔除,这必然导致5G手机成本大幅下降,而随之而来的智能手机价格,在2022年5G基础设施构建完毕后,会随着市场竞争而下降。而一旦投影或三维成像技术成熟后,屏幕的存在意义也将被削弱。所以智能终端最终形态的变化,大概率会导致全球智能手机价格行成稳固的下降通道,而下降通道的极限就是免费。如果将全球资本通胀的因素考虑进来的话,智能手机的下降通道的倾斜角度可能更大。

制造商的至暗时刻

5G时代智能终端制造商的机会

2018Q2全球主流智能手机生产商,只有三星和苹果的手机利润率能够超过15%,而通过历代iPhone生产的硬件成本变动节奏,和全球智能机平均价格波动保持基本同步。在5G时代,如果智能终端发生形态上的巨大变化,也就意味着原本利润就不丰厚的绝大部分制造商,会面临更残酷的竞争环境,如果还以生产制造的传统商业模式来对待,那么很可能被淘汰。

一如互联网公司平台化的发展战略,5G时代的商业模式核心关键词之一也是平台,只不过5G平台所提供的服务内涵是链接。理想状态下,对于全社会来说,能够链接服务提供方和需求方的平台,其战略价值是等价的。所以从这种层面上看,这拉平了当下互联网巨头与设备制造商之间的定位,那么其商业模型中最核心的要素也就有了相似性,即用户规模。因此,在5G时代,无论以何种智能终端的形态接触到用户,是这些制造商最大的商业机会。这一方面要关注手机本身的变化,另一方面还要关注家电智能化的趋势,因为在未来,不止手机可以让用户链接到网上。如果将这一要素考虑进去,免费趋势并不限于手机行业,而是全部智能设备行业。




互联网商业模式的延伸

主营业务免费,增值服务崛起

目前看来,作为主营业务的智能硬件销售收入如果全部清零,对于智能设备行业来说将是一场巨变,这看似可能性非常渺茫。但是仔细审视目前几大主流设备制造商,这种趋势并非毫无依据。在这一领域苹果和小米相对走在前列,在财报披露过程中有明确类似于“服务营收”的板块划分,这说明在公司战略层面的重视。而其它智能硬件制造商,如华为、格力、美的、联想等,在财报中均没有这一板块的披露。

在国内各大智能硬件制造商的公开演讲中,可以体会到智能硬件制造行业的转型或商业模式升级共识。诚然服务并不是这些企业转型的唯一出路,况且智能硬件和家电的全部免费也面临重重阻力。但5G技术的出现和未来更强通信技术的出现,还有其它科技对工业生产成本的降低,都势必促使这个趋势到来。




麦布女王:5G时代企业发展要务

制造商:量子计算的产业化应用

并行计算、储存容量和计算能力是制造商霸业的核心问题

如果如本报告中描述的未来趋势成为现实,即智能设备制造商成为新的流量分发中心。理想状态下,设备制造商想要获取更多用户就需要将设备免费,而能够弥补财务损失的方式是开展一系列互联网技术服务业务,能够提供好相应服务,使现有互联网巨头面临的部分问题,将成为制造商待解决的核心问题,并且制造商在5G环境下同样的问题要更加严峻。一方面源于5G时代可连接设备的暴增,另一方面也源自5G环境下数据与用户行为轨迹和4G时代有明显差异。这都导致设备生产商照搬现互联网巨头的做法难以为继。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见下图):





互联网公司:服务的底层化

本质上的2C模式向2B2C模式的深层转变

一如前文所述,如果本报告所述趋势成为现实,对于现有互联网公司和创业者来说,最显而易见要做的事就是在现阶段与所有有链接价值的平台达成合作,拓宽自己未来服务输出的渠道。除此之外,更隐蔽也更重要的是商业模式选择问题。

对于互联网公司来说,2B2C的商业模式并不新奇,在支付、云服务等一切存在巨头的细分行业中,2B2C早已是非巨头企业既主动又被迫选择的商业路径。这个看似古老的路径,在5G时代可能面临更深层次的变化。现在的2B2C理论上有两种模式,这两种模式的主要区别在于B的选择,比较被市场推崇的一种,B是直接面对用户业务场景的商户,另外一种是手握流量的合作平台。从某种程度上看,为了保证优秀的转化率,第二种流量B和公司本身有一定的竞争关系。而在5G时代,2B2C模式的深层转变就是基于第二种流量B的改造。





工业互联网




产业智能官  AI-CPS


加入知识星球“产业智能研究院”:先进产业OT(工艺+自动化+机器人+新能源+精益)技术和新一代信息IT技术(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深度融合,在场景中构建状态感知-实时分析-自主决策-精准执行-学习提升的机器智能认知计算系统实现产业转型升级、DT驱动业务、价值创新创造的产业互联生态链



版权声明产业智能官(ID:AI-CPS推荐的文章,除非确实无法确认,我们都会注明作者和来源,涉权烦请联系协商解决,联系、投稿邮箱:erp_vip@hotmail.com。



登录查看更多
1

相关内容

物联网,英文名为Internet of Things,可以简单地理解为物物相连的互联网。物联网主要通过各种设备(比如RFID,传感器,二维码等)的接口将现实世界的物体连接到互联网上,或者使它们互相连接,以实现信息的传递和处理。互联网在现实的物理世界之外新建了一个虚拟世界,物联网将会把两个世界融为一体。
【北京大学】面向5G的命名数据网络物联网研究综述
专知会员服务
35+阅读 · 2020年4月26日
德勤:2020技术趋势报告,120页pdf
专知会员服务
187+阅读 · 2020年3月31日
深度神经网络实时物联网图像处理,241页pdf
专知会员服务
76+阅读 · 2020年3月15日
阿里巴巴达摩院发布「2020十大科技趋势」
专知会员服务
105+阅读 · 2020年1月2日
报告 | 2020中国5G经济报告,100页pdf
专知会员服务
97+阅读 · 2019年12月29日
【白皮书】“物联网+区块链”应用与发展白皮书-2019
专知会员服务
91+阅读 · 2019年11月13日
5G时代:北京移动业务支撑系统 DevOps 实践
DevOps时代
15+阅读 · 2019年6月13日
5G全产业链发展分析报告
行业研究报告
11+阅读 · 2019年6月7日
【数字化】数字化转型正在成为制造企业核心战略
产业智能官
33+阅读 · 2019年4月22日
2018年边缘计算行业研究报告
行业研究报告
11+阅读 · 2019年4月15日
云游戏行业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行业研究报告
13+阅读 · 2019年3月24日
【物联网】物联网产业现状与技术发展
产业智能官
15+阅读 · 2018年12月17日
孙正义:未来30年的人工智能和物联网
智能交通技术
3+阅读 · 2018年3月4日
【新零售】当下趋势:传统零售将变革为新零售
产业智能官
3+阅读 · 2017年11月12日
【人工智能】人工智能5大商业模式
产业智能官
15+阅读 · 2017年10月16日
AdarGCN: Adaptive Aggregation GCN for Few-Shot Learning
Arxiv
15+阅读 · 2019年4月4日
Hierarchical Deep Multiagent Reinforcement Learning
Arxiv
8+阅读 · 2018年9月25日
VIP会员
相关VIP内容
【北京大学】面向5G的命名数据网络物联网研究综述
专知会员服务
35+阅读 · 2020年4月26日
德勤:2020技术趋势报告,120页pdf
专知会员服务
187+阅读 · 2020年3月31日
深度神经网络实时物联网图像处理,241页pdf
专知会员服务
76+阅读 · 2020年3月15日
阿里巴巴达摩院发布「2020十大科技趋势」
专知会员服务
105+阅读 · 2020年1月2日
报告 | 2020中国5G经济报告,100页pdf
专知会员服务
97+阅读 · 2019年12月29日
【白皮书】“物联网+区块链”应用与发展白皮书-2019
专知会员服务
91+阅读 · 2019年11月13日
相关资讯
5G时代:北京移动业务支撑系统 DevOps 实践
DevOps时代
15+阅读 · 2019年6月13日
5G全产业链发展分析报告
行业研究报告
11+阅读 · 2019年6月7日
【数字化】数字化转型正在成为制造企业核心战略
产业智能官
33+阅读 · 2019年4月22日
2018年边缘计算行业研究报告
行业研究报告
11+阅读 · 2019年4月15日
云游戏行业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行业研究报告
13+阅读 · 2019年3月24日
【物联网】物联网产业现状与技术发展
产业智能官
15+阅读 · 2018年12月17日
孙正义:未来30年的人工智能和物联网
智能交通技术
3+阅读 · 2018年3月4日
【新零售】当下趋势:传统零售将变革为新零售
产业智能官
3+阅读 · 2017年11月12日
【人工智能】人工智能5大商业模式
产业智能官
15+阅读 · 2017年10月16日
Top
微信扫码咨询专知VIP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