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第92期】
透过国家慕课宣传周的火热报道,看MOOC公号的超前定位和发展
4月16~20日,中宣部、教育部组织了中国慕课宣传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新华社通稿播发慕课专题新闻综合报道;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各大媒体纷纷播发新华社通稿或自采稿的综合报道。这火热的宣传场景,让我既为慕课的发展前景感到振奋,也颇为自豪地发现:MOOC公号(ID:openonline)的创建和定位在我国都是相当超前的,而且,几年来,在各种MOOC理念和建设模式的起落沉浮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在众多公号中一枝独秀,对于探索中国特色慕课发展道路,起到了积极的引领和推动作用。
这可不是自卖自夸,有史实为证:2012年8月18日在微信平台上首次以“梦开始的地方”为地标开始研究和践行未来教育模式——MOOC以来,2012年,才被称为“慕课元年”。而MOOC公号(ID:openonline)随即于2013年创建,紧盯MOOC发展动态,披沙捡金,选择有价值的文章或消息,专注探讨构建未来学习平台和未来教室创新方案,致力于为中国乃至全球教育和技术领域的思想者与实践者,提供一个汇集智慧、分享思想、结识同道、共同实践的开放开源平台。MOOC公号堪称是目前国内教育行业最早、最垂直、专业化程度最高的在线教育和学习(MOOC、SPOC、MPOC等)理论与实践的研究、交流基地。
MOOC公号自2013年第1篇推文起,坚持以365天每天不停、每早6:00、每天5-7篇的频率和密度推送。如此走过了2013、2014、2015、2016、2017,截至2018年4月20日统计,5年多时间授权总推文2054期,共14378条文章。其中MOOC公号共授权发布教育科技学术论文1000+篇,涉及发文机构300+所、专家1000+位、热词热词2000+个。目前,已获国内包括《开放教育研究》、《中国电化教育》、《电化教育研究》、《现代远程教育研究》、《远程教育杂志》、《现代远距离教育》、《开放学习研究杂志》、《北京大学教育评论》、《中小学数字化教学》、《数字教育》、《终身教育研究》、《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在内的至少12家学术期刊长期授权发布国内外最新、最专业学术期刊文章。
自2016年6月起,又开始每周日在MOOC公号上发布原创或编译的文章,主要聚焦正在研究或所关注领域热点问题,虽然多是紧张工作之余的有感而发、几乎来不及谋篇布局和雕琢文字,却是我和我们的团队在教育技术创新的原野上心之所向、足之所至的真实记录,以及为后续思考和探索留下的路标。原创或编译的文章在慕课这个核心之外,还兼及我的专业计算机技术和我的私好如自然科学前沿、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内容。从表面看,有很多文章甚至没有谈及教育,但这恰恰是我从一个多年的被教育者角度,对于教育的理解。我认为“功夫在诗外”这一理念对教育而言也适用。暂时放下具体的问题和环境而进行漫无边际的思考,恰恰是为了触摸学科的边界,关注学科交叉地带的疑问,才能融会贯通不同学科的理论与方法,为解决传统问题开辟创新的道路,进而洞察发展大势、推高发展层次,形成具有前瞻性、引领行业发展的基本方法和模式。
如此持续的跟踪、思考和记录,使我们对教育技术,特别是MOOC在实现人类教育终极理想方面可发挥作用的潜力和模式有了更准确的感知和把握,从而确立了在业界独具特色和创新性的发展道路,那就是有效整合各类先进技术,打造面向未来的高度集成的智慧教室新生态——新维空间站,支持线上线下虚实融合的混合式教学和异地实时教学模式。
首个“新维空间站”自2016年5月28日在中关村互联网教育创新中心启用以来,经过近万名学者专家的高频参观和反馈,几十所各级各类学校的深度参与和体验,以及数千名校领导的指导,已经多次迭代升级,并在很多校园和企业深入使用,例如中关村医学工程转化中心“新维大健康空间站”、武汉轻工大学“新维教师发展空间站”、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新维空间站”、福州大学“新维空间站”等。
这些极具未来感、令置身其中的人们受到强烈震撼的各地学习空间站,决不是耗资巨大的“技术秀”,而是建构于全方位新技术支撑之上的全新教育生态操作系统。它让每一间教室联&动起来,让每一个屏幕联&动起来,让每一个人联&动起来,从而打破“鸽子笼”式的传统教室模式,使线上与线下的界线有机融合。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人类的潜能将得到全方位的激发和释放。
深圳市罗湖区教育局局长、中学特级教师王水发撰文《中国教育改革的最大空间在课堂》指出:“中国教育的最大问题在课堂,中国教育改革的最大空间也在课堂。”而新维空间站在这方面已经探索了实践了几年,其立足点和终极追求,可谓契合了中国教育的根本需求。这种契合并非偶然,而是我们真诚关注中国教育的迫切问题、努力思考和实践技术解决之道的结果。
与此同时,新维学习空间站还开展“百发百评”活动,在这个教育的新道场,在未来教育的真正入口处,百万人共同评说各自心中期待的教育应有的样子。跨越新界限,拓展新维度!
在这“娱乐才是王道”的时代,这个以MOOC专业资讯为主的微信公号,在没有任何宣传、推介的情况下,主要通过朋友之间口口相传介绍,居然已汇聚起几十万用户,有教育政策制订者、教育理论研究专家、各级学校教师和学生,还有教育技术开发者等。这表明很多人都在积极关注慕课现象,无论是期望借助它实现自己的教育理想,还是期望通过它受到更好的教育、成就自己。
在此,特向为我国教育信息化以及教育事业看齐世界先进水平奠定坚实理论和实践基础的广大专家学者与实践者、各学术期刊团队致敬和感谢,致敬他们的不懈探索,感谢他们允许分享自己先行探索的成果!
在此,特向那些避开喧嚣、靜心研判MOOC资讯的读者们表示由衷的祝福。古人云:“观千剑而识器,操千曲而知音”。假以时日,相信你们必能收获勤奋浏览的回报,察风起于青苹之末,形成自己对慕课渐次呈现的宏大变革图景的独有感知!
在此,也郑重承诺:MOOC公号将继续守护纯朴、纯粹的初心,不做广告、不卖东西,专注探讨、交流对于慕课及未来教育的全方位理解和认知,同时戮力实践,积极投身中国教育信息化的热潮之中!
让我们共同成长!
MOOC公号发起及运营者:王涛,“新维学习空间站”、“新维教师发展空间站”、“新维大健康空间站”等“新维系空间站”未来智慧教室、共享教室的规划、设计、实践者;“移动学习”教育部-中国移动联合实验室MOOC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育经济博士。
喜欢我们就多一次点赞多一次分享吧~
有缘的人终会相聚,慕客君想了想,要是不分享出来,怕我们会擦肩而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