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读书日 | MOOC公号送送送送送送送送福利啦!!!

2018 年 4 月 22 日 MOOC

导读

 

2013年是“中国慕课元年”。前一年,美国慕课开始兴起,我国教育部立即成立专家组密切跟踪,迅速发力。


2018年,教育部正式推出490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这是国内首批、国际首次推出的国家精品慕课,助力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变轨超车”。目前,我国上线慕课数量已达5000门,高校学生和社会学习者选学人数突破7000万人次,逾1100万人次大学生获得慕课学分,中国慕课发展已跑在世界前列。


——人民日报


MOOC公号(ID:openonline)成立于2013年,是目前国内教育行业最早、最垂直、专业化程度最高的在线教育和学习(MOOC、SPOC、MPOC等)的理论和实践的研究、交流基地,探讨构建未来学习平台和未来教室创新方案,实践未来教育的模型、入口和操作系统。致力于为中国以及全球教育进步的思考者与实践者,提供一个智慧集聚、分享思想、结识同道、共同实践的开放开源平台。


2013年第1篇推文起,坚持365天每天不停、每早6:00、每天5-7篇的频率和密度守护纯朴、纯粹的一颗初心,在没有做任何广告、宣传的情况下,走过了2013、2014、2015、2016、2017。截止2018年4月20日统计,5年多时间授权总推文2054期共14378条文章,积累近几十万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学者专家和管理机构的读者群。其中MOOC公号共授权发布教育科技学术论文1000+篇,涉及发文机构300+所、专家1000+位、热词热词2000+个


目前,已获国内至少12家学术期刊杂志社:《开放教育研究》、《中国电化教育》、《电化教育研究》、《现代远程教育研究》、《远程教育杂志》、《现代远距离教育》、《开放学习研究杂志》、《北京大学教育评论》、《中小学数字化教学》、《数字教育》、《终身教育研究》、《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等长期授权发布国内外最新、最专业学术期刊文章。


为了推动MOOC的发展和对它的理性认识,培育教育创新思维,把握未来趋势,MOOC公号设置了MOOC、教育理论、科学技术、哲学、历史、文学、艺术等领域相关内容的栏目。

 

MOOC透视:针对一些MOOC热点资讯、动态、趋势而进行的快评、酷评或深度分析。

科技前沿:跟踪和解读人工智能、机器人、认知科学、太空探索、量子力学、生物学等方面的突破性进展及其意义;偶尔也以当代视角回顾科学史上那些不朽的传奇或遗憾

慕客茶会:弃各式鸡汤,而奉献一杯启发心智的哲思清茶。以戏说、八卦的形式展开,彰显哲学的魅力。

遭遇经典:品评那些值得人读一百遍的书,那些偶然遇到即惊艳难忘的各类书籍。

致敬大师:“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呈现不同人所知道(通过亲见或阅读)的科技、人文和艺术大师与名家。


慕课的出现,促使高等教育机构一夜之间解禁了其全部知识储备库,这些宝贵的资源在全球范围内被平等分享,刺激大众被压抑已久的教育需求急剧释放,形成了一曲教育的“欢乐颂”。


福利来啦!!!


 

正值国际读书日MOOC公号发起及运营者王涛博士所著《新思涌集》新鲜出炉!《新思涌集》以MOOC为核心,涵盖了自然科学前沿、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多个方面。慕客君为回馈所有关注MOOC成长的粉丝送福利啦!在评论区留言说出您对MOOC公号或MOOC的看法,点赞数前5名的粉丝将获得崭新崭新的《新思涌集》,活动截止至4月30日18点,时不待我,赶紧动手吧!



《新思涌集》序言

 

收入这本集子的,除了正式发表过的几篇学术论文和媒体专访外,都是每周日在MOOC微信公号上发布的原创或编译文章。由于基本上是自己在繁忙工作的间隙,对手头正在研究或所关注领域热点问题的有感而发,几乎来不及谋篇布局和雕琢文字,所以,更准确地说,它们不是文章,而是我和我们的团队在教育技术创新的原野上心之所向、足之所至的真实记录,以及为后续思考和探索留下的路标。

 

这样的写作或曰记录,始自2016年6月,起初并没有预设目标,只是根据我在工作之余能承受的劳动量,确定每周发一篇。然而,一念心生,简单持护,陆续就得到了很多人的关注;为了不辜负师长、友人和同行者的鼓励与期待,我才克服了时隐时现的惰性,黎明即起,风雨无阻,不间断阅读、选择、思考和记录。如此披沙捡金,遂渐见规模、渐显澎湃,汇聚在一起,居然都这么厚了!由此我想到,在这喧嚣的时代,坚持做一件简单的事无异于一种修炼,能除浮躁、凝神息:但修得“安忍不动如大地,静思深虑如密藏”,则何事不成?

 

文章涉及的范围较广,以慕课为核心,兼及我的专业计算机技术和我的私好如自然科学前沿、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内容。为方便浏览,划分为“慕课透视”“科技前沿”“慕课茶会”“致敬大师”等板块。从表面看,有很多文章甚至没有谈及教育,但这恰恰是我从一个多年的被教育者角度,对于教育的理解。我认为“功夫在诗外”这一理念对教育而言也适用。暂时放下具体的问题和环境而进行漫无边际的思考,恰恰是为了触摸学科的边界,关注学科交叉地带的疑问,才能融会贯通不同学科的理论与方法,为解决传统问题开辟创新的道路,进而洞察发展大势、推高发展层次,形成具有前瞻性、引领行业发展的基本方法和模式。

 

如此持续的思考和记录,使我对教育技术行业渐次呈现的宏大变革图景有新的感知,“我认出风暴而激动如大海”!也对我们确立的发展道路更加自信,那就是有效整合各类先进技术,打造面向未来的高度集成的智慧教室新生态——新维空间站,支持线上线下虚实融合的混合式教学和异地实时教学模式。

 

首个“新维空间站”自2016年5月28日在中关村互联网教育创新中心启用以来,经过近万名学者专家的高频参观和反馈,几十所各级各类学校的深度参与和体验,以及数千名校领导的指导,已经多次迭代升级,并在很多校园和企业深入使用,例如中关村医学工程转化中心“新维大健康空间站”、武汉轻工大学“新维教师发展空间站”、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新维空间站”、福州大学“新维空间站”等。

 

这些极具未来感、令置身其中的人们受到强烈震撼的各地学习空间站,决不是耗资巨大的“技术秀”,而是建构于全方位新技术支撑之上的全新教育生态操作系统。它让每一间教室联&动起来,让每一个屏幕联&动起来,让每一个人联&动起来,从而打破“鸽子笼”式的传统教室模式,使线上与线下的界线有机融合。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人类的潜能将得到全方位的激发和释放。与此同时,新维学习空间站还开展“百发百评”活动,在这个教育的新道场,在未来教育的真正入口处,百万人共同评说各自心中期待的教育应有的样子。跨越新界限,拓展新维度!

 

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深刻改变着人类的思维、生产、生活和学习方式,推动着各领域的变革和创新。移动互联网更以不可思议的力量,将越来越多的实体、个人、设备都连接在一起,形成互联网与万物共生共存的新生态。在日益数字化、网络化的世界中,在人工智能时代,各种资源互联互动,各行各业跨界融合,优化、增长、创造、新生!科学研究、工业制造、医疗卫生、社会管理,众多行业都因与互联网的融合而演绎出一个个震撼人心的神话故事。人类的潜能从未像今天这样得到全方位的激发和释放。作为拓展人类能力的创造性工具,互联网理所当然地被期待:可为与人类智力发展密切相连的教育,带来革命性变革。从长远来看,教育领域也将进入风生水起的创新发展时期,慕课、私播课、大数据、深度学习、自适应、学习机器人等技术的融合发展,正使互联网推动教育变革的威力渐次显现,“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个性化智慧教育生态必将形成。但不可否认的是,当下教育领域的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和发展相对科技、经济等领域而言,已明显滞后,尚未显著释放人们期待已久的巨大潜能。

 

而这,恰是教育技术行业发展的机会所在!正如凯文凯利曾说的那样:“最伟大的产品还没有被创造出来!”这尚稀缺伟大产品的时代和更开放的未来,呼唤人们展开雄奇的想像和投入创造的才华!

 

20年前,偶然读到了美国诗人惠特曼的《大路之歌》中的几句诗,一下就怦然心动。这么多年过去,读过了数不清的文字,见识过各种语言风格,我仍然难忘其蓬勃朝气和激昂情怀。抄于此,是分享,更是召唤和邀请:

 

无论你是谁,

都请和我同行。

和我同行,

你将永远不会感到疲倦!

 

王涛

2018年3月14日于北京

 

《新思涌集》作者介绍


王涛,“新维学习空间站”、“新维教师发展空间站”、“新维大健康空间站”等“新维系空间站”未来智慧教室、共享教室的规划、设计、实践者;“移动学习”教育部-中国移动联合实验室MOOC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育经济博士;业界知名有20多万教育专家的MOOC微信公众账号(微信号:openonline,公号名称:MOOC)的发起及运营者。

 

小雨结缘留俗客,好风吹梦过江城。

这回劝饮休辞醉,后日西山第几程。


前方的路程很长很远,感谢诸君的一路相随,慕客君愿与您继续一路同行!



扩展阅读:

中国慕课 跑在前列


一门课搬到网上,选课人数从12年累计不足5000人,骤增至4次课就累计近5.5万人;一名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县新街镇深山里的11岁小学生,通过慕课学习了吉林大学的“奇异的仿生学”、武汉大学的“古文字学”;一位85岁的老先生,拿到中国大学慕课“针灸学导论”课程结业证书,又接着学习厦门大学“针灸学”课程……


2018年,教育部正式推出490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这是国内首批、国际首次推出的国家精品慕课,助力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变轨超车”。目前,我国上线慕课数量已达5000门,高校学生和社会学习者选学人数突破7000万人次,逾1100万人次大学生获得慕课学分,中国慕课发展已跑在世界前列。

  

起步早、发展快、后劲足,让终身学习的梦想得以实现

  

2013年是“中国慕课元年”。前一年,美国慕课开始兴起,我国教育部立即成立专家组密切跟踪,迅速发力。

  

“中国特色、世界水平”,起步之初我国慕课建设就确立了这样的发展战略。“我国慕课起点高、定位准,可以说起步早、发展快、后劲足。”教育部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中国慕课课程总量已居世界第一,实实在在推动了教学理念、方法、技术、方式、模式的变革,让人人可学、处处可学、时时可学的终身学习梦想得以实现。

  

“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是我国慕课的代表,据专家分析,这批课程质量高,类型也丰富多样。490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武汉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水平大学推出的课程占70%,由院士、著名教授等名师领衔建设的课程占70%,是名副其实代表中国最高水平的精品课程。

  

同时,“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品种丰富,让众口不再难调。如有满足高校大学生线上学习、因校制宜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需要的学分课;有适合社会学习者职业提升需求的各种专业课;有提升大学生和社会大众科学、文化素质的通识课;有在国际著名课程平台上线,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扩大中国高水平大学影响力的课程。其中,学习方式就有自主学习、按计划学习获得证书、纳入高校教学管理的有组织学习等。

  

“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的共享范围也很广。首批“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中,一门课程选学人数突破100万人次的有很多、超过10万人次的占总数的16%。“过去我上一堂课,即使在礼堂,也就五六百人,还得席地而坐。现在我上一门在线课程,选课学生有600多所大学的16万人,这在传统课堂中很难想象。”北京大学资深教授叶朗感慨道:“‘互联网+’提供了一种新的生产力,对教育来讲是革命性的变化。”

  

名师多、亮点多、魅力足,新型思政课受到学生追捧

  

思想政治教育课就像盐,是不可或缺的“营养素”,但如果把盐当主菜,就不能怪学生“不爱吃”。如何把思政教育这个“盐”溶解在各种“食物”中自然吸收?如何把思政课打造得前沿、够味,既“红”又“鲜”?慕课探索出了新路子。

  

近年来,一些高校积极探索基于慕课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讲授思政课,特别是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后,思政课慕课应用数量快速增长。迄今,中国大学MOOC平台上线19门思政课慕课,开课34期,选课近40万人次;清华大学“学堂在线”平台4门思政课慕课,供150余所高校选用,累计覆盖45万学生。

  

“慕课让学习更为灵活,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观看,提高了学习效率。”清华大学副教授冯务中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一套思政课慕课新招:在课堂上,主要讲授带挑战性、争议性的问题,运用智慧教学工具调动学生手机答题,提高抬头率,解决入耳问题;小班讨论中,学生针对某一重要问题展开交流或辩论,让他们自由思考、增加互动,解决入脑入心问题;课下作业里,给学生们更多自我学习、自我审视的机会,解决真信问题。

  

课程讨论区、QQ群、微信公众号……随处都有“新型思政课”,在这个以慕课为核心的立体学习社区中,教学相长、生生互动,传统思政课变得“有虚有实、有棱有角、有情有义、有滋有味”。“思政课慕课中让我品尝到了‘老’课‘新’修的魅力!”一名学生在讨论区中点赞:“名师多,亮点多。”

  

如今,慕课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平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慕课上,涌现出陈果、张晓燕、胡志辉等一批优秀教师,累计选课已逾28万人次,成为当仁不让的网络精品课程;《军事理论》慕课上,著名军事专家徐光裕将军、国防大学防务学院院长朱成虎、航天英雄杨利伟、景海鹏等亲自授课,解析军事热点,受到120多万人次学生追捧;《大学生心理健康》慕课上,“空心病”“自我认知错误”“冲突危机应对”等常见心理障碍与解决之道,让800所高校的80多万人次学生喝上了“心灵鸡汤”……

  

东中西部高校“同上一堂课”,打破学校围墙和时空界限

  

如果没有慕课,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县新街镇的11岁小学生王洵,最远也许只能看到自家所住的山窝窝。“我们学校还有危房,同学们除了上课,没有什么业余活动。”王洵说。

  

一条网线改变了他的世界。在中国大学慕课平台上,王洵大开眼界:原来能随便学大学课程!他激动地选修了古文字学、仿生学、人体科学、细胞生物学等,一放学就跟着电脑上的老师听讲,光古文字学一门课,就记下了满满7本笔记。

  

“学习是不分层次、不分老少的,只要你能找到自己喜欢的东西,都可以去尝试!”如今,已学了近10门慕课课程的王洵有这样的感悟,相信这个大山里的孩子,能够因此飞得更高、更远。

  

校际之间教学质量差距大、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质量和公平是教育的两大难题,打破时空界限和学校围墙的慕课,让这两个“老大难”的解决步入“快车道”。以东中西部高校共享优质课程资源为例,仅2017年一年,西部高校选用慕课就达8600门次。

  

2013年,东西部高校课程共享联盟成立,北京大学任理事长单位,南京大学、复旦大学、吉林大学、山东大学、中山大学、四川大学、兰州大学、重庆大学为副理事长单位。5年来,2000所学校、逾1000万人次大学生在这个平台上获得学分,其中包括来自西部12个省市区的大学生300万人次。

  

在西藏大学、新疆大学、石河子大学、青海大学等中西部高校,慕课不仅让学生轻松获得优质教育资源,甚至能通过“直播互动”技术和东部同学“同上一堂课”。中西部教师也能即时观摩名师教学,让教育教学水平得到长足进步。

  

“我国慕课开课数量多、参与学校多、学习人数多,均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更重要的是,我国慕课模式进行多样性发展,预示着更强的生命力。”教育部原副部长、原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周远清表示。


来源:人民日报

记者:张烁

 

《7000万人次选学!慕课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变轨超车”关键招》

《慕课的颠覆与回归--<慕课:人人可以上大学>推荐序》

《哈佛大学Justin Reich教授:慕课——打造全球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平台》

《慕课走向网络公开秀 ——评史蒂芬·道恩斯关于慕课的新观点 | 在线教育》

《MOOC学习者身份认证模式的研究 ——基于双因子模糊认证和区块链技术》

《MOOC学习结果预测指标探索与学习群体特征分析》

《MOOC学习者满意度影响因素实证研究——基于“中国大学MOOC”学习者调查问卷的结构方程分析》

《国内高校MOOC的学科分布现状研究》

《基于MOOC的中外合作混合教学实践创新》

《MOOC论坛中“重要的”参与者发言特征分析》

《MOOC的国际研究前沿及演进历程 —— 2008-2015年Web of Science文献的科学计量及可视化分析》

《关于MOOC的讨论推进MOOC在高校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教学存在、社会存在及认知存在关系研究——以基于MOOC的混合课程为例》

《MOOC学习行为影响因素研究》

《MOOC中社会性互动的功用分析》

《AGIL模型视角下推进高校应用MOOC教学的策略选择》

《国际MOOC研究热点与趋势——基于2013-2015年文献的Citespace可视化分析》

《MOOC用户持续使用行为影响因素研究》

《MOOC与翻转课堂融合的深度学习场域建构》

《MOOC教师教学领导力:内涵与自我提升策略》


喜欢我们就多一次点赞多一次分享吧~


有缘的人终会相聚,慕客君想了想,要是不分享出来,怕我们会擦肩而过~

《预约、体验——新维空间站》

《【会员招募】“新维空间站”1年100场活动等你来加入》

有缘的人总会相聚——MOOC公号招募长期合作者


产权及免责声明 本文系“MOOC”公号转载、编辑的文章,编辑后增加的插图均来自于互联网,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如果分享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者非授权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内审核处理。


了解在线教育,
把握MOOC国际发展前沿,请关注:
微信公号:openonline
公号昵称:MOOC

 

登录查看更多
0

相关内容

商业数据分析,39页ppt
专知会员服务
161+阅读 · 2020年6月2日
Python数据分析:过去、现在和未来,52页ppt
专知会员服务
101+阅读 · 2020年3月9日
专知会员服务
28+阅读 · 2020年3月6日
 第八届中国科技大学《计算机图形学》暑期课程课件
专知会员服务
59+阅读 · 2020年3月4日
中科大-人工智能方向专业课程2020《脑与认知科学导论》
教辅巨头沉浮录(1978-2018)
创业家
3+阅读 · 2019年1月8日
推荐10个优质公众号!
机器学习算法与Python学习
3+阅读 · 2018年8月1日
限时领取|45讲人工智能与python入门课程
数据挖掘入门与实战
5+阅读 · 2018年2月4日
荐号|10个优质的大数据、人工智能公众号
待字闺中
5+阅读 · 2017年10月25日
博士团队带您入门机器学习,课程大优惠,限额30人,赶快上车啦!!!
Arxiv
6+阅读 · 2019年4月8日
CoCoNet: A Collaborative Convolutional Network
Arxiv
6+阅读 · 2019年1月28日
Arxiv
22+阅读 · 2018年8月30日
Arxiv
5+阅读 · 2018年2月26日
VIP会员
相关资讯
教辅巨头沉浮录(1978-2018)
创业家
3+阅读 · 2019年1月8日
推荐10个优质公众号!
机器学习算法与Python学习
3+阅读 · 2018年8月1日
限时领取|45讲人工智能与python入门课程
数据挖掘入门与实战
5+阅读 · 2018年2月4日
荐号|10个优质的大数据、人工智能公众号
待字闺中
5+阅读 · 2017年10月25日
博士团队带您入门机器学习,课程大优惠,限额30人,赶快上车啦!!!
相关论文
Arxiv
6+阅读 · 2019年4月8日
CoCoNet: A Collaborative Convolutional Network
Arxiv
6+阅读 · 2019年1月28日
Arxiv
22+阅读 · 2018年8月30日
Arxiv
5+阅读 · 2018年2月26日
Top
微信扫码咨询专知VIP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