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任中国工程院党组书记整整一年之后,59岁的李晓红再度接棒周济,出任中国工程院院长。
李晓红。科技日报记者 洪星摄
据中国青年报社官网中青在线消息,6月1日,在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闭幕式上,李晓红院士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长,陈左宁(女)、钟志华、邓秀新、何华武、王辰当选为中国工程院副院长。
李晓红与周济握手。科技日报记者 洪星摄
在闭幕式上,李晓红表示,深感责任重大,唯有鞠躬尽瘁,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责任担当,忘我工作,倾心奉献,绝不辜负党中央的重托,绝不辜负广大院士的殷切希望,做一名接地气、服务型、合格的中国工程院院长。
李晓红(前)接过中国工程院帅印。科技日报记者 洪星摄
李晓红向全体院士鞠躬致意。科技日报记者 洪星摄
官方履历显示,李晓红是重庆合川人,1959年6月出生,16岁参加工作,曾任合川县炉山公社团委副书记。恢复高考后的1978年,李晓红考入重庆大学采矿系矿山机械专业,连续读完本科和硕士学位;留校任教期间,于1989年至1991年作为中美联合培养博士,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学习,后获得重庆大学采矿系在职工学博士学位。2011年12月,李晓红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在重庆大学任职期间,李晓红先后担任采矿系党总支副书记、系副主任,资源及环境科学学院副院长、院长,校长助理、科研处处长,副校长。2003年2月,李晓红接替吴中福出任重庆大学校长,并在2004年7月明确为副部长级,时年45岁。2010年12月,李晓红接替顾海良出任武汉大学校长。2016年11月,李晓红出任教育部副部长。半年后的2017年6月,李晓红接替周济,出任中国工程院党组书记,并在中共十九大上当选中央委员。此外,李晓红还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煤炭学会常务理事、“973项目”首席科学家等职务。
作为矿山安全技术专家,李晓红长期致力于水射流技术及其在煤矿安全工程中的应用研究,在煤层气开采及复杂煤矿瓦斯灾害防治方面取得多项研究成果。其中,瓦斯灾害防治技术被列为国家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推广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作为“973项目”首席科学家,李晓红正致力于超临界二氧化碳强化页岩气开采的研究。
李晓红的前任周济,今年71岁(1946年8月出生),上海人,机械工程专家,曾任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湖北省委常委、湖北省教育厅长、武汉市长、教育部副部长、部长,2009年10月转岗中国工程院,2010年6月任院长至今,是十七、十八届中央委员。
【扫码进入德先生学术交流群,定期推送干货文章,解读学术动态,助力登顶学术科研高峰】
扫描二维码,即刻报名参与IV2018
📚往期文章推荐
🔗中美贸易战殃及留学生签证,部分AI专业学生将只获一年期美签
🔗今天是你们的节日,祝所有科技工作者节日快乐!内附礼包请查收
🔗双一流高校公布2017年度长江学者名单:特聘教授全部通过,至少2名青年学者被刷
🔗习近平在两院院士大会讲话全文: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
🔗美国将对“长江学者”“千人计划”专家动手?国防部或终止资金和奖励
德先生公众号 | 往期精选
在公众号会话位置回复以下关键词,查看德先生往期文章!
人工智能|机器崛起|区块链|名人堂
虚拟现实|智能制造|专家智库|科技快讯
名人轶事|峥嵘岁月|专题探讨|学术活动
……
更多精彩文章正在赶来,敬请期待!
点击“阅读原文”,移步求知书店,可查阅选购德先生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