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合并对我们看电影影响不大。
文 | 韩洪刚
今天,猫眼和微影宣布合并,成立新公司“猫眼微影”。
根据协议,微影时代的票务业务并入猫眼,从而获得猫眼27.59%的股份;光线传媒和光线控股手中的股份由原来的77.13%,变为现在的66.85%,依然是猫眼的绝对大股东;腾讯COO任宇昕担任法人代表的林芝立新获得获猫眼6.56%股份,美团的股份下降至8.46%。
光线传媒CEO王长田将担任新猫眼董事长,微影时代董事长林宁担任新公司副董事长,猫眼电影CEO郑志昊担任新公司CEO,微影时代总裁顾思斌担任新公司总裁。
《英伦对决》剧照
猫眼已经不再是美团的公司了。
2016年初,美团拿到融资之后,便考虑剥离猫眼。当时,美团点评高级副总裁王慧文在接受采访时说:“电影票本质是娱乐业,继续发展必须和内容结合,你看我们像是做娱乐行业的样子吗?”
在随后的融资里,光线成为猫眼的最大股东。2017年8月,光线控股再次增持,以17.76亿元介个从美团手中购买了19.73%的猫眼电影股权,以此保证了自己在新公司的控股地位。
而美团与猫眼之间象征性的联系也正逐步减弱。先前,猫眼与美团依然共用办公大楼,但交易完成后,猫眼电影将离开美团所在的望京,迁往光线附近办公。
腾讯的影响力也不容小觑。公司合并后,腾讯直接持股不多,不过它在微影时代和美团都有股份,更重要的是,腾讯拥有猫眼微影无法放弃的线上资源。
在交易里,腾讯没有掏钱,几乎只以流量和入口便换来了 6.56%的股份。9月11日,猫眼电影便直接植入在微信搜索功能中,用户在“搜一搜”里直接输入热映电影名称,便可以通过猫眼电影小程序购票。在未来,微影在微信中的入口,也将继续保留——微影前期依靠微信的流量支持才实现高速增长。
而且,不论郑志昊,还是顾思斌,他们的履历上都深深烙刻着腾讯背景。郑志昊曾经是QQ空间的负责人,而顾思斌毕业后的第一家公司便是腾讯。
光线是大股东,腾讯系高管负责管理,而林宁则将淡出管理层。
根据财新网报道,2016年底2017年初时,林宁再次提出和猫眼合并的建议。但有接近交易的人士透露,那时的合并方案依然是微影主导,并不符合光线的利益。但春节之后,糯米电影退出竞争,淘票票迅速扩张,猫眼也逐步盈利,微影因为融资不顺,筹码越来越少,终于失去了主导权。
于是,当年中开始谈判时,尽管微影时代并不情愿,但主导谈判的是腾讯和光线,交易最终得以落定。
根据此前的报道,林宁将继续参与影视和投资等业务,在内部信中,林宁也表示,合并之后,微影除票务以外的其他业务将保持独立运营,微赛体育作为独立运营的控股子公司,继续获得微信钱包、手Q钱包的体育票务入口。这些业务也将得到新公司互联网数据及服务方面的支持。
《空天猎》剧照
猫眼与微影的合并,也与淘票票的威胁有关。
9月19日的发布会上,阿里大文娱总裁俞永福向外界亮出了肌肉,称淘票票已经成为市场第一,对手很难超越,“当然也有快捷的办法,比如合并之类的。”
从春节档开始,淘票票的市场占有量便不断提高,而在暑期档,他们更成为《战狼2》的独家在线票务合作平台,出票量已经超越猫眼,跃升为行业第一。而俞永福也不止一次表示,对淘票票的补贴没有上限。
“补贴”不仅意味着在资金上的支持,也意味着线上资源的投入。如今的票务平台,已经不再只是一个线上售票厅,同时也是距离消费行为最近的宣传渠道。片方在选择票务平台时,不仅会考虑票房平台的补贴力度,也会考虑对方能够提供怎样的宣发资源。
在线票务不再是几个购票APP的竞争,猫眼、微影面临的对手,不再是淘票票,而是阿里大文娱,甚至整个阿里巴巴——这并非他们能够应对的对手。如果放任淘票票继续扩张,猫眼和微影的份额都将被蚕食,票务市场也将是阿里一家说了算。
有了腾讯的线上流量支持,同时也有了光线在影视领域的积累,猫眼微影终于可以与淘票票一较高下,而且在短期内,淘票票很难追上猫眼的市场份额。
然而,淘票票原有的优势并未消失,它依然能得到阿里大文娱“不设上限”的支持,也依然能得到阿里巴巴的流量供应——这些流量不可能转而支持其他平台。淘票票依然能维持住现在的优势。
而且,腾讯内部竞争激烈,跨事业群沟通合作都麻烦重重,猫眼微影毕竟是外来的和尚,可能还要与腾讯渡过不短的磨合期。
光线对猫眼微影的绝对控股地位也可能引起其他公司的担忧。猫眼微影自然会优先与光线的影片合作,如此一来,其他电影公司难免会心存疑虑——为了确保淘票票的“中立”性质,俞永福表示以后阿里影业不再参与内容制作,而这是光线无法放弃的。
《羞羞的铁拳》剧照
合并之后,猫眼微影的估值为136.6亿元,比起去年,估值大大缩水。
去年,微影完成C+轮融资时,估值达到20亿美元,而淘票票的估值也达到了137亿元人民币——而在当时,猫眼是毫无争议的市场第一,微影的泛娱乐产业也刚刚起步。但经过一年多的不懈努力,猫眼和微影两家公司相加,却只与当时的一家公司相近。
2015年,不论O2O还是电影市场都迎来了繁荣,在线票务平台也迅速发展。2014年的在线购票比例约为30% ,而2015年在线购票占比达到54.8%,而在2016年的大年初一,当日网票占比达到83%。
这时候,票务网站描绘着美好的未来。它们不仅是入口,也将发展成为娱乐平台,成为电影产业里重要的环节。它们要依靠互联网,来改造电影产业。
然而,这只是市场迅速扩张时候带来的自信膨胀。票务平台只是把潜在的市场更快地发掘出来,而没有扩展新的消费市场,也没有生产新的内容。作为渠道,票务平台也只是卖票的渠道,而非内容的渠道。
换言之,票务网站的高估值,主要来自电影行业的繁荣。它们只是电影行业的一个环节而已,而且是没有掌握不可替代的核心资源的环节。
现在,不论猫眼微影还是淘票票,都收起了激进扩张的念头。以前的票补,平台为主,发行方为辅,为的是提高各自的用户占有量,而现在的票补,则多以发行方为主,是发行预算的一部分。
票务网站重度依赖电影市场的发展,而无论阿里还是腾讯,都无法主导市场的走向,更无法形成垄断优势,两强之间会有肉搏,但很难成为一锤定音的战场。
腾讯和阿里在文娱行业的竞争,不在于票务平台的输赢,甚至不在于电影市场的输赢,而在于它们能否以互联网充分整合各类娱乐资源,包括内容生产,也包括视频网站、电影发行、硬件终端等。
而猫眼与微影的合并,不会改变电影行业的发展,也不会决定巨头间的输赢,它只是一场扩日持久的战争的一部分而已。
推荐阅读
点击下方图片即可阅读
腾讯光线很着急,猫眼微影票务合并基本定局 | 36氪独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