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余位中国科学家的150余件手稿展出
三分之二系首次公开
笔鉴丹心
最近,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办的“笔鉴丹心——手稿中的中国科学家精神主题展”在中国科学技术馆展出。展览以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的入藏资料为依托,展出了100多位科学家的150余件学习笔记、科研手迹、书信手稿等珍贵资料,其中有百余件手稿、照片是首次与社会公众见面。
新中国科技进步史就是一部自立自强的奋斗史。70多年来,面对外部技术封锁和打压,一代代中国科学家坚持国家和人民利益至上,将现代科学与洗刷民族屈辱、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目标紧紧连在一起,着力攻克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前沿难题和关键核心技术。当前,科技创新成为大国博弈和争夺主导权的前沿阵地,必须坚定科技自立自强信心决心,坚持主动作为和倒逼驱动相结合,全力做好科技创新这件关乎国运兴衰的大事。
“党把我们当作国家主人,号召我们向现代化进军……我们这些战士还不奋力地战斗吗”
步入展厅,一页微微泛黄的日记拉开了展览序幕。
日记的主人是中国近代气象学和地理学奠基人竺可桢。“竺可桢一生写下约1000万字日记。在1956年1月21日这一天,他记录了《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制订前夕的珍贵片段。”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创新人才研究所所长杨志宏告诉记者。
1956年新年伊始,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在中南海怀仁堂听取中国科学院各学部负责人报告。竺可桢代表生物学地学部进行了汇报,并就学科发展提出建议。在当天日记中,他感慨:“料不到人民政府看科学如此重要。”
一周后,新中国第一个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制订工作正式开始。沿着规划的方向,我国“向科学进军”,开启大踏步追赶世界先进科学技术水平的征程。
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都高度重视科技事业,倡导科学、尊重知识,在政治上信任科技人才,在工作上依靠科技人才,在生活上关怀科技人才。在党的领导下,一代代科学家怀着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怀,凭借精湛的学术造诣、宽广的科学视野,前赴后继、接续奋斗,为科学技术进步、人民生活改善、综合国力提升、中华民族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展览现场,两页印有“上海昆虫研究所”红字抬头的纸张并排陈列。这是昆虫学家尹文英的手稿。
1978年3月,全国科学大会在京召开,一大批老科学家重新走上工作岗位。尹文英出席了这次大会。回到单位后,尹文英详细回顾会议经过,认真整理出两页手稿。
“党把我们当作国家主人,号召我们向现代化进军……我们这些战士还不奋力地战斗吗?”在手稿最后,尹文英有感而发,字迹铿锵:“新的长征开始了!”
展览现场,记者看到一封核科学家王淦昌的手书信件。1979年,年逾古稀的王淦昌入党,这封信写于次年1月27日。他写道,希望同志们能多多帮助他这个新党员,为党和人民做出应做的事。
“王淦昌当时已达72岁高龄,他在申请入党时说:我亲身体会到,在帝国主义蹂躏下,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样一个大的国家,没有共产党的坚强领导,要建设社会主义强国是不可能的。”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项目成员陈蕾介绍说。
“我们不攻克这个难关死不瞑目,人家卡我们的脖子,我必须得把这个问题解决掉”
几十年来,面对外部技术封锁和打压,中国人发展科技事业的信心与意志从未动摇。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再到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中国发展科技事业的坚定信心始终如一。
1949年4月,世界保卫和平大会在捷克布拉格举行。会议间隙,后来被称为“中国原子弹之父”的钱三强铺开信纸,给当时在美国芝加哥大学金属研究所工作的葛庭燧写信:“全国建设立即要开始,请有志者共同来参加这伟大工作。”
同年5月,葛庭燧给钱学森写了一封信:“(中共方面)对于一切技术和建设极为虚心从事,在为人民大众服务的大前提下,一切是有绝对自由的。”“以吾兄在学术上造诣之深及在国际上之声誉,若肯毅然回国,则将影响一切中国留美人士,造成早日返国致力建设之风气。”
“当时中央有关领导久闻钱学森大名,很希望他回国,辗转委托香港大学心理学教授、地下党员曹日昌代为邀请。曹日昌也没有钱学森的联系方式,因此又请葛庭燧代为转交。”陈蕾说。
时隔近半世纪,钱学森在葛庭燧八十寿辰的祝寿信中说:“我决不会忘记,是您启示我早日从美归来,为新中国服务。”
研制“两弹一星”过程中,钱学森等一大批科学家奋力拼搏、无私奉献,用热血和汗水在中国国防建设史上写下光辉篇章。
1957年11月,国防部五院二分院成立,陈敬熊成为中国第一代航天人。刚踏入航天大门,他就迎来一项重要任务——研究“1059”导弹天线。“1059”是以苏联“P-2”导弹为原型结合国内实际仿制的第一代国产导弹,而陈敬熊研制的导弹天线,是导弹的“眼睛”和“指挥棒”。
从无到有,敢为人先。“当时,外方专家提供的图纸不完整,对关键技术问题也守口如瓶。陈敬熊带领团队吃透导弹天线设计原理,首创麦克斯韦方程直接求解法,为弹上天线设计成功提供理论依据。”陈蕾说,陈敬熊不迷信理论权威,打破了外方专家关于天线设计的理论限定,成为新中国科技工作者自主创新的典型之一。
进入新时代,科学疆土的开拓者同样胸怀抬头问天的豪情,俯身于低头钻研的实干。
从研制存储器到开发芯片设计软件,再到参与创建国内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集成电路制造企业,中国科学院院士王阳元一生致力于推动国产芯片崛起。
展览现场展出了王阳元在北京大学120周年校庆、计算机科学技术系成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手稿《大国崛起和人才培养》,他说:“我们不攻克这个难关死不瞑目,人家卡我们的脖子,我必须得把这个问题解决掉。这种国家最需要的时刻,正是我们科学家们献身报国的最好时机。”
“人民像养蚕一样供养我,现在我已经学到了技术,该是吐丝报答他们的时候了”
“他是我国第一位养猪学院士,他说,‘只要走进猪棚,心情就特别好’,他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动物遗传育种专家熊远著。”循着陈蕾的解说,观众的注意力集中到现场展出的熊远著起草的《湖北白猪选育方案》。泛黄的纸页上,笔墨已渐渐散淡,但选育目标依然清晰:“类型:瘦肉型;体型:两耳前倾,全白,中躯较长……”
陈蕾介绍,上世纪70年代,熊远著富有远见地洞察到了瘦肉猪的巨大潜力。经过十几年摸索,他与同事们成功培育出我国自己选育的第一个高瘦肉率的猪母本新品种“湖北白猪”和高瘦肉率的瘦肉型商品猪——杜湖猪,并在全国规划建立8个瘦肉型猪核心育种场和70余个生产基地,使我国出口商品猪良级率由15.52%上升到90%以上,累计创汇3.6亿美元。
动物育种是个漫长过程,考验人的耐力和毅力。刚参加工作时,熊远著所在的养猪场面临的最突出问题是仔猪存活率低。为提升猪的存活率,他一边改善猪舍卫生条件,一边提高饲养管理水平。为了总结出有效的饲养管理方法,他还亲自选定三头母猪进行跟踪试验,每个环节都细心观察,在管理和饲养方面亲力亲为。
有一次,为了在严寒中保住一头刚出生不久的小猪,熊远著不嫌猪舍臭味将小猪抱到自己的被子里。眼瞅着被窝里的小猪变得活泼精神了,他悬着的心才慢慢放了下来。他写道:“因为自己体会到了一头小猪养大,在目前猪种缺乏的情况下,对农村养猪发展有多大的意义和价值。”
展览现场,内科血液学专家、肿瘤专家王振义详细记录白血病分类的一份手稿,吸引了不少参观者的注意力。
王振义最突出的贡献,是研制出了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药物,并作为全球通用的标准药物拯救了众多患者。透过这份记录白血病分类的手稿,能触摸到这位人民科学家的精神世界。
王振义治疗肿瘤的思路是诱导癌细胞“改邪归正”。他研制出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药物全反式维甲酸,让这种曾被视作最凶险白血病的疾病,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可被治愈的白血病。王振义没有用自己的专利赚大钱,而是放弃申请专利,让这盒“救命药”维持低价,并被纳入医保范畴。在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时,王振义说:“我发现我的方法只能治疗一种急性白血病,不是所有急性白血病。每天都有急性白血病的病人死掉,我非常难过,觉得我们努力了几十年但也只解决了一种急性白血病。”
“这份手稿,是王振义写给自己未完成的使命,也是写给他牵挂的病人的一片赤诚与丹心。”陈蕾说。
“一民之生重天下”,万千中国科学家面对重大民生问题厉兵秣马、责无旁贷,这样的故事有很多。
展览现场,人们记住了肝脏外科专家吴孟超的医者仁心:“医生眼里看的是病,心里装的是人”;记住了建筑学与城市规划专家吴良镛的雄心壮志:“一个真正的建筑大师,不是看他是否设计出了像埃菲尔铁塔一样流传百世的经典建筑,而是看他是否能让自己国家的老百姓居有定所”;记住了中国工程院院士、机器人及机电一体化技术专家蔡鹤皋的铮铮誓言:“人民像养蚕一样供养我,现在我已经学到了技术,该是吐丝报答他们的时候了”。
“我迟早要将你们交给社会、归还国家的”
展览现场,稀有金属冶金及材料专家李东英的一页日记,别有一番深情。
1949年7月,李东英受命担任沈阳选矿剂工厂厂长,并很快完成了矿山恢复生产的急需任务。1951年1月1日,李东英开始了此后坚持数十年之久的日记写作。
在一张泛黄的稿纸上,他清秀流畅的蓝色笔墨依旧隽永:“为了忠实的成功的完成党给予我的工作任务,我订立了如下的工作计划,并且为的时时检查便于修正偏差,决心坚持这记日记的良好习惯……”
在日记本的扉页,李东英的妻子用娟秀的字迹写道:“东英:在一九五一年的开始,你拟定了全年在业务、政治、工作和学习各方面的计划,这是非常必要的,我要向你学习。在这里,我保证从各方面与你的便利,不使一切琐事牵掣你的精神……你的瑾于五一年元旦。”
此后,李东英坚持日记写作,把工作日志、工作计划写满了上百本日记本,每一页的日记都记录着他对科学工作的严谨,对党交付任务的兢兢业业,对工作的勤勤恳恳。多年来,李东英领导系统开发了我国稀有金属的技术路线,组织攻克了我国当时尚属空白的30多种稀有金属的生产工艺技术,开发出用于“两弹一星”“909工程”等军工和大规模集成电路等尖端技术所急需的新材料。
一封封科学家写给孩子的信笺家书,以别样的方式展露出他们的赤子情怀与报国之志。农学家丁颖写给女儿的信中,他建议女儿“再入学校,学好一些专门知识技能,以便贡献出更多的力量”。
“丁颖发自内心地将对国家的无限深情融入对子女的教育。”陈蕾介绍,抗美援朝时期,他认为“保家卫国义不容辞,参军很光荣”,积极鼓励两个女儿参加军干校,将她们从赤日炎炎的南国送到白雪皑皑的北疆。尽管对初出远门的女儿十分挂念,但为了让她们安心工作,他从不表露心迹。他鼓励子女们不要目光短浅、思恋家庭,他说:“我从来不把你们当作私有财产,而是把你们看成我的学生。我迟早要将你们交给社会、归还国家的。”
扬科学之至善、塑人文之至美。这些展品中,有家国情怀的薪火相传,动物学家秉志在写给弟子赵尔宓的信中谆谆教导,让他“努力于学问之前进,以应大时代之需求、造福人民为幸”;有婉约动人的爱情诗篇,一棵开花的树、一轮中秋的月,都记录在凝聚态物理学家冯端写给妻子的诗篇里;有科学之真与科学之美的完美结合,植物学家王文采痴迷书画和音乐,他绘制的植物标本图十分精美,他总结说:“艺术可以让人心情舒畅,笑对人生,让我以更好的状态投入到研究工作。”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科技事业所取得的每一个辉煌成就,都离不开科学家矢志报国、服务人民的高尚情怀和优秀品质。他们所展现的科学家精神,对于新时代的科技工作者和青年学子来说,就像食物中的‘盐’一样,不可缺少。”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学术指导专家王传超说。
“好好学习,下次还来”“潜心科研,续写荣光”……展览现场,不同年龄、职业的参观者纷纷留下感言。一位年轻的科技工作者告诉记者,要弘扬科学家精神,攻坚克难、勇攀高峰,勇当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排头兵,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不懈奋斗。(韩亚栋 柴雅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