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以“创新引领未来”为主题的2018未来青年论坛在北京朝阳望京昆泰酒店成功举行。会议内容从全球顶尖科学家的学术演讲,到科学家与创投精英的产业交流,再到科技创业者的经验分享,堪称青年创业创新的“华山论剑”。
(朝阳区委常委、副区长李长萍致辞)
正如朝阳区委常委、副区长李长萍在致辞中所言,青年是科技创新、筑造未来的生力军。未来青年论坛旨在聚焦科技成果到产业应用的转变,激发青年人的创业热情和创新兴趣,推动社会各界对新时代青年创新创业的关注和探讨。
(未来论坛理事邓锋做现场致辞)
未来论坛理事邓锋更是直言,未来青年论坛越来越聚焦和专业,就是要为青年人提供思维碰撞、分享交流、合作促成的机遇和平台。
在主旨演讲环节,两位世界级科学家对于当下最前沿的科学话题进行了分享。南开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2018年未来科学大奖获得者周其林以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举例,深入浅出的介绍了生活中到处可见的手性现象:“分子有一大类分子有两种存在形式,跟我们左右手一样的情况,看起来是一样,实际上不一样,它们互成镜像,但是不能重叠,这类分子叫手性分子。”周其林教授在演讲中以历史上因为对手性分子认识不足,导致在新药研发过程中造成巨大损失的案例,说明对手性分子研究的重要意义,同时也介绍了目前已被广泛用于医药和农药等领域的手性分子。周其林教授及其团队发现的一类高效手性催化剂已经广泛应用于国内外手性分子合成。一些药物研发企业,因借助周其林教授的手性催化剂,实现了对手性分子的高效转化和药效的精确控制。
(周其林教授做主旨演讲)
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UIUC)计算机科学系教授、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会士谢涛对人工智能领域做了宏观介绍,以具体案例探讨基础数据对于人工智能发展的重要意义。在演讲环节中,谢涛教授举了两个实际的例子,一个是微软研究院发布的聊天机器人Tay,上线仅24小时后,就因为恶意用户的互动,把Tay训练成了种族歧视者;相同的例子发生在亚马逊,亚马逊训练AI辅助招聘新员工,把现有员工的简历扫描做成样本,训练AI自动识别潜在的优秀候选人。但是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发现,由于提供训练的基础样本大部分是男性员工简历,导致招聘AI出现了明显的女性歧视倾向,直接过滤掉了很多女性工程师的简历。
(谢涛教授做主旨演讲)
在高峰对话环节,华创资本合伙人、未来论坛青年理事熊伟铭重点引导嘉宾探讨了产学研结合的话题,对比了中外环境的差异和各自优势。同时也对国内进行产学研结合的工作提出了现实的建议,期望来自科学家的声音得到重视和理解,建立科技成果转化快速通道,让科学家可以没有后顾之忧的投入研究工作。
对此,北京大学北京国际数学研究中心研究员、未来论坛青创联盟成员董彬认为“我们对成功和有影响的定义不够多元,相对比较单一。包括我们对学生判断的标准只看成绩,不看他是否有创造力或口才。”董彬同时也指出,这几年国内的环境也在好转,相比以往有了更多的包容性。
豪思生物创始人、清华大学助理研究员、未来论坛青年理事栗琳认为,国内需要大幅度提高博士、博士后的待遇,科研人员要卸下包袱,才能全身心投入创新和创业领域。国内大学里基于论文发表数量的考核机制,对于科研人员造成了很大的压力,也需要重新审视我们现有的考核机制。而在国外大学里,科研人员可以在创业公司和教学活动中自由的切换角色和无缝对接,对国内科研机构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中科院动物研究所基因工程技术研究组组长、未来论坛青年理事王皓毅在发言中介绍,专门的知识产权转化机构,可以帮助科学家摆脱繁琐的专利申请等业务事项,以专业的法律、商业服务,帮助科学家尽快的进行成果转化。
本次活动的主题研讨会环节,分别召开了两场主题研讨。在“以新药问健康”的讨论中,向日葵儿童公益基金会负责人、未来论坛青创联盟成员李治中表示,资本的短期逐利性与新药研发周期长的矛盾来自于投资方对于行业特征的理解不足,国外的投资者通常有深厚的行业背景,对行业需求的判断十分敏锐,而国内刚刚开始。虽然目前为止开发的多是成本不太高的药物,但较过去连最基本的药效都无法保证地问题来看,已有很大进步。而对于企业与大学科研院合作进行新药研发这一模式,他深信“最初的好想法应该都来自于学校”,只是二者的转化过程较难,需要大学的科研人员接受专门的制药训练。
在“工业物联网:‘智造’新机遇”的讨论中,明势资本创始合伙人、未来论坛青年理事黄明明和与会嘉宾探讨了即将到来的5G时代如何推动工业物联网和制造数字化的变革。协合新能源集团执行董事兼CTO、未来论坛青创联盟成员尚笠认为,发展物联网需要两类知识结合在一起,一类是信息技术,另外一类是传统行业的知识背景,需要两类完全不同的人。而把背景、文化是完全不一致的两类人捏合在一起是非常不容易的,但这也是整合成功的关键所在。参与讨论的嘉宾结合自身领域中的产业特点,就不同的物联网发展需求展开观点碰撞,也引发了现场观众对于物联网未来发展的深度思考。
在“双创”升级的背景下,未来青年论坛特别设置了科技创新秀场环节,邀请资深媒体人与明尼苏达大学副教授、杉树科技联合创始人兼CTO、未来论坛青创联盟成员王子卓,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长聘副教授、未来论坛青创联盟成员汪玉,豪思生物创始人、清华大学助理研究员、未来论坛青年理事栗琳,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庖丁科技首席科学家罗平等四位优秀科学家创业代表通过TED演讲的方式进行对话,围绕新技术的应用、科技与产业的结合、科技人才管理等话题展开了深入交流和观点碰撞。参与讨论的演讲嘉宾也毫无保留的介绍自己创业道路中遇到的困难,以及相应的解决之道,给后来的创业者提供了中肯的建议和解决问题的方向。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长聘副教授,未来论坛青创联盟成员汪玉以自己为例,介绍了他从最开始做学术到创业到退出整个过程。汪玉认为,明确分工和团队配合很重要,深厚信任的基础是团队能够走下来非常坚定的保障,大家如果想创业,一定要有很好交流气氛,能够开诚布公把所有事情放在台面上讨论。同时,汪玉也强调,创业要有独立的空间,哪怕很小,也可以帮助团队避免外界的打扰,集中精力放在创业的思考上。
未来论坛
未来论坛是当前中国具有影响力的民间科学公益组织,聚集了一群崇尚科学、热衷推动中国科学发展的科学家、企业家、投资人。截至目前,未来论坛举办“理解未来”系列科普讲座43期,围绕“智能医疗发展的前沿探索”、“未来健康”及“脑科学”等主题开展系列“闭门耕”活动,承办朝阳区2017北京CBD创新发展年会未来论坛、2017未来青年论坛以及未来高峰人才对话等重点论坛活动,成立了由来自国内外一流大学、科研机构、知名企业的80余位青年科学家组成的“未来论坛青年科学家创新联盟”,较好地推动了政府与科学界、产业界、投资界跨界交流与碰撞。
2018未来科学大奖颁奖典礼暨F2科学峰会
将于2018年11月17-18日盛大开幕
地点:中国·北京中国大饭店
我们在未来等你
(报名请扫描下方二维码)
未来论坛(futureforum.org.cn)是一个承载人类科技梦想,用科技改变世界的公益平台,一个连接前沿科技,解读未来趋势的思想平台。由一批时下最有影响力的互联网界、投资界、科技界人士共同发起。
创始理事:李彦宏、徐小平、冯仑、杨元庆、沈南鹏、陈恂、邓锋、丁健、方方、李柏霖、武红、吴鹰、虞锋、张磊、张曦柯、张醒生。
咨询委员会:高西庆、康典、李剑阁、廖晓淇、饶毅、衣锡群、张首晟、朱云来。
科学家委员会:丁洪、何川、李东海、饶毅、田刚、王晓东、谢晓亮、夏志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