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应用,这个小玩意为中国软件业趟出了一条新路

2022 年 3 月 24 日 CSDN

软件是什么?
软件是工具。正如人类史上各种工具的发展历程一样,经历了从简陋到精致,从功能单一到功能多元的过程。这背后除了人们对于工具的要求在不断提高之外,算力的提升、架构的优化也是必不可少的助推力。
但现在,软件的概念似乎正在被拆解。大软件到细分应用,到微服务,尤其是当下,全中国的手机用户都已经被小程序充分教育,各种场景下“随需随用”、“用完即扔”。在技术领域,过去几年来“微服务”大行其道,本质上也是把传统的单体大软件碎片化。
时至今日,软件的复杂度已经走到了“物极必反”的转折点上,在近日举办的2022钉钉发布会上,钉钉发布的一种全新的应用形态——酷应用,或许正是这个转折点的体现。

 

怪圈

中国软件一直存在着一个发展的怪循环:
从一个小软件发展到大软件,无论是一个ERP,一个OA,还是现在SaaS时代的一个云办公,视频会议,最初时往往可以让人眼前一亮,因为简单,所以创新力很容易体现。但逐渐都会变得臃肿,然后被更细分的软件逐步切割市场。
纵览企业软件的发展历史,从最早起使用Office套件,以文档、表格、PPT三剑客完成企业信息的记录;到OA这类事务协作、自动化记录的软件诞生;再到细分领域管理软件在企业侧的兴起,HR、财务、CRM、供应链等管理软件如同雨后春笋般出现;之后ERP系统的出现,逐步完成了从信息角度对企业组织、业务较为完整的刻画。
而到了现在,人们已经少能听到这些大软件公司的大新闻,更多活跃在大众视线中的是一些细分领域的软件:
被Salesforce并购的Slack;
估值上下起落、反复徘徊的Zoom;
估值突破100亿美元的笔记应用Notion;
以及Coda、Airtable、Typora等应用。
当然,大软件还有一个Office。但真正关注微软产品的人们会知道,Office套件的市场早已在被蚕食,大Office套件的形态,现在已经被拆成了EverNote、Canva、幕布、Slack、LucidChart、ProcessOn等一大堆的产品。而且,这些拆分的“小软件”,都活得很好。
即便在微软的产品地图中,现在被人们更关注的产品,也已经变成Teams这些“新贵”。
为什么?原因很多,时代、用户环境、技术演进等等,但很少有人从这个视角来看待:软件与用户群的之间关系变化。
传统toB软件,无论是ERP,还是局部的CRM,其本身都是基于企业管理理念来进行构建,采用的是一种自上而下的视角。拿ERP软件举例,通常员工进入软件后会看到一个整体的功能菜单,包含从管理员侧的基础数据设置、软件设置、流程设置到员工侧的财务管理、库存管理、销售管理等复杂功能。
对于企业管理层而言,系统化的软件功能设计是十分有必要的,但对于大部分员工而言,在细分场景化的业务流程处理中,过于复杂的功能页面毫无疑问成为了使用壁垒。
所以,这种大型软件,越来越低频,越来越没有想象力。
那么,如果跳过ERP,直接采用扁平化的IM实时沟通又是否可行呢?其实早期的钉钉便是采用了这一方式,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发展到当下,以Teams、钉钉为代表的云办公产品逐步登上历史的大舞台,以快速的IM即时通讯、语音通讯,这些轻简、高频的场景,触达了ERP、CRM等企业管理软件难以触及的信息流。
但随着企业数字化程度的不断加深,诸如“群组功能界定不清”、“群内信息过载化严重”以及“第三方功能调用复杂”等状况成为了尾大不掉的难题。
这时候,前文提到的问题又开始出现苗头:从细分成长为大软件后,开始复杂、臃肿,不再有竞争力。如何解题?
钉钉率先给出了一个答案,有点意思。
 

酷应用颠覆了什么?

酷应用,不是一个产品,而更像是一个产品形态的规范,类似小程序。当然,还远未达到小程序的跨时代意义。
“酷应用实际上是一种应用、数据以及协同方式的全新形态呈现。在底层构建上,酷应用以场景、以事件的角度将软件进行了拆解,通过将钉钉的核心场域(群、工作台、文档、搜索)全部开放,将拆解后的功能在核心场域中围绕事件、场景进行智能化编排、流转,从而实现了每一个人在合适的地方,以合适的工具,高效率地完成工作。”
几个关键信息:
首先,酷应用把所有工作场景的逻辑都变成了以“做成事”为主,让用户不用来回跳转,在最习惯的聊天、写作、搜索中找到它。提升频率;
其次,以卡片组件的形式,可以出现在任一功能内,让数据能触达到人、及时显示,做到应用与应用、应用与人之间的数据同步,更做到了人与人之间的数据同步,节省了大量浪费时间的无效沟通;
第三,这种卡片,还可以嵌入到群里,文档里,日历里,甚至嵌入到一个开发者自己开发的应用里。一张卡片更新,所有卡片实时更新,让数据流动起来;
另外,企业软件通常功能复杂、入口极深,很多公司往往花费几十万数百万采购,但常用的功能也可能就那么几个,用起来又极其复杂。酷应用让公司以更小巧便捷的组件形式进行采购和交互,大大降低了投入和学习成本。
软件发展早期,那些被认为是优秀的程序常常很难被别人看懂,通篇充满了程序技巧。
后来这种认识被时代所抛弃。现在人们普遍认为优秀的程序除了功能正确,性能优良之外,还应该容易看懂、容易使用、容易修改和扩充。
软件使用上也是,酷应用让普通人用软件,可以更顺手、更随手。

跳出了传统软件的框架
 
价值在哪?
如果说传统toB软件,是以人为“起点”,由人工去接触至不同的应用、数据,以碎片化的方式进行协同。
那酷应用则是以人为“终点”,让应用、数据主动向人靠拢,并以某个场景或解决事件为去协同。
简言之,从人找应用,到应用找人、数据找人与场景化协同”。
“应用找人”其本质更加像是由“杂乱不堪的工具室”向“智能推荐的工具箱”的转变。所谓“百般兵刃千般劲,唯有一招能破敌”,在场景化的业务视角中庞大的应用库并不能带来任何便捷,反而在员工层面只能徒添困扰。“钉钉子时手中有锤,锯木头时身边有锯”,应用找人便是将使用者与工具完全同步协同化,酷应用用卡片、快捷入口等方式,将对应场景的高频功能以原子化的方式,嵌入到钉钉的IM、文档、日程这些功能里。
当数据被更多人看到,其本身的价值也会呈几何式放大,这就是所谓数据的杠杆效应。“数据找人”功能的核心,便是强调关键数据的集中式显示。例如在工作群场景中,将项目日报、项目总结中的关键性数据在群吊顶的信息同步栏中显示出来,让关键性数据的同步泛化到群内的每一个人,便能够最大化地发挥数据的杠杆效应。
协同,永远是困扰企业内部业务数字化最大的难题。而在以往的工作场景中,员工与员工的协同往往是碎片化的,信息杂乱、流程异步,且无法进行沉淀。而场景化协同所做的便是结构再重组的过程,即将复杂的应用结构为原子功能,再根据场景需求进行重组。
抽象的来看,酷应用所做的工作便是事先在将目标和进展进行同步,之后在钉钉的高频入口中嵌入对应的入口能力,同时通过群内卡片的方式在群内完成对应的业务互动与交互,最后以数据化驱动方式对业务事件的结果以卡片和报表的方式进行最终成果展示。
拿“订餐”这一具体场景举例:在以前的内部员工订餐群中,管理员需要每天花费4-5个小时去维护每位员工的个性化订餐需求。而在酷应用的场景下,员工无需通过第三方应用进行餐品的预定,直接通过群吊顶的预定功能即可直接在群内完成餐品预定。而管理员也无需手动对订餐信息进行统计,自动化生成的数据列表能够自动记录今日的订餐信息,并为之后的餐品准备提供良好的数据基础。
 

本质,是技术与流量的开放
 
抛开技术话题,我们回到钉钉视角。酷应用对钉钉更大的意义,是将钉钉的核心场域(群、工作台、文档、搜索)全部开放,每一个人可以在最合适的地方,完成一件事。
这也是钉钉全面推进BPaaS的一个重要支撑。
钉钉副总裁、CTO程操红在接受采访时表示,BPaaS像是做“预制菜”。通过钉钉提供的各项基础能力和基础产品,开发者可以“免切”、“免洗”,快速做出“成品菜”。
酷应用在程操红看来,是一种基于沉浸式、场景化、网络协同和数据普惠理念的全新应用形态。可以促进多场域融合,通过高频带低频,让数字化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是“基于钉钉高频的场域就能够让应用真正活起来”。
简言之,钉钉过去七年对软件行业有一个非常大的贡献,就是打造了IM这个高频的场景,而酷应用这种方式,代表的是软件发展一条新路:用高频的互联网产品带动低频的软件产品。
这背后,是让软件开发商从钉钉这里实在获得流量,让更多用户去用,从而去增长。有了这个小玩意,软件会在不同的场景下以更加轻量级的、类似酷应用的方式出现,随处可用。
最后,回到前文的命题,软件与用户群的关系。
程操红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钉钉的应用将整体呈现一体两面的全新形态:即入驻工作台,以管理者视角呈现的主应用形态;以及轻量级、智能化为核心,以员工视角呈现服务于场景的酷应用形态。酷应用更多承载后者,这也是一种进步。
CSDN认为,“上下同欲,双向奔赴”这是很多企业在进行数字化转型之初便立下的豪言壮举,但往往,管理者与员工却始终难以达成目标的一致性统一,最终软件成为员工的低频工具。酷应用的出现,虽不能一蹴而就的解决这一难题,但至少钉钉给出了它的答案。
登录查看更多
0

相关内容

钉钉官网-钉钉,是一个工作方式 钉钉,是阿里巴巴集团专为企业打造的一个专业通讯、协同办公平台, 帮助企业降低沟通与管理成本,提升办公效率,让数千万企业提前进入到云和移动办公时代。
阿里云发布《中国云原生数据湖应用洞察白皮书》
专知会员服务
41+阅读 · 2022年4月15日
中国5G垂直行业应用案例2022
专知会员服务
34+阅读 · 2022年4月8日
2021年中国云原生AI开发平台白皮书
专知会员服务
53+阅读 · 2021年12月4日
中国金融科技生态白皮书,73页pdf
专知会员服务
43+阅读 · 2021年10月30日
2021年中国区块链行业发展白皮书,63页pdf
专知会员服务
68+阅读 · 2021年10月27日
2021年中国AI开发平台市场报告
专知会员服务
72+阅读 · 2021年10月26日
中国无线经济白皮书,49页pdf
专知会员服务
13+阅读 · 2021年10月21日
专知会员服务
39+阅读 · 2021年9月14日
专知会员服务
73+阅读 · 2021年8月3日
是什么造成了中国软件产业的悲剧
夕小瑶的卖萌屋
0+阅读 · 2022年3月27日
到底能不能打?——视频号的铠甲与软肋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0+阅读 · 2022年3月21日
中国的「App Store」,比 iPhone 还要早两年
ZEALER订阅号
0+阅读 · 2022年3月4日
为什么云基础设施应该是不可变的?
InfoQ
0+阅读 · 2021年12月30日
2022 年第一款折叠屏旗舰,就是它?
ZEALER订阅号
0+阅读 · 2021年12月22日
为什么国内2B软件那么难卖?解决方案呢?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0+阅读 · 2021年11月14日
可能是 Android 上最好用的写作 App
少数派
10+阅读 · 2018年12月2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15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15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阅读 · 2014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阅读 · 2013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12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12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3+阅读 · 2012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11年12月31日
Arxiv
0+阅读 · 2022年4月20日
Arxiv
24+阅读 · 2021年6月25日
Arxiv
12+阅读 · 2021年5月3日
Arxiv
17+阅读 · 2021年1月21日
Arxiv
20+阅读 · 2018年1月17日
VIP会员
相关VIP内容
阿里云发布《中国云原生数据湖应用洞察白皮书》
专知会员服务
41+阅读 · 2022年4月15日
中国5G垂直行业应用案例2022
专知会员服务
34+阅读 · 2022年4月8日
2021年中国云原生AI开发平台白皮书
专知会员服务
53+阅读 · 2021年12月4日
中国金融科技生态白皮书,73页pdf
专知会员服务
43+阅读 · 2021年10月30日
2021年中国区块链行业发展白皮书,63页pdf
专知会员服务
68+阅读 · 2021年10月27日
2021年中国AI开发平台市场报告
专知会员服务
72+阅读 · 2021年10月26日
中国无线经济白皮书,49页pdf
专知会员服务
13+阅读 · 2021年10月21日
专知会员服务
39+阅读 · 2021年9月14日
专知会员服务
73+阅读 · 2021年8月3日
相关资讯
是什么造成了中国软件产业的悲剧
夕小瑶的卖萌屋
0+阅读 · 2022年3月27日
到底能不能打?——视频号的铠甲与软肋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0+阅读 · 2022年3月21日
中国的「App Store」,比 iPhone 还要早两年
ZEALER订阅号
0+阅读 · 2022年3月4日
为什么云基础设施应该是不可变的?
InfoQ
0+阅读 · 2021年12月30日
2022 年第一款折叠屏旗舰,就是它?
ZEALER订阅号
0+阅读 · 2021年12月22日
为什么国内2B软件那么难卖?解决方案呢?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0+阅读 · 2021年11月14日
可能是 Android 上最好用的写作 App
少数派
10+阅读 · 2018年12月21日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15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15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阅读 · 2014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阅读 · 2013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12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12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3+阅读 · 2012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11年12月31日
Top
微信扫码咨询专知VIP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