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共1278字,建议阅读时3分钟 |
美好教育是美好生活的第一要务。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党的十九大报告把教育作为民生的第一个问题来论述,并把优先发展教育作为国家的重要发展战略。当前,中国教育发展的总体水平已经进入世界中上行列,正在实现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的转变。提供更加美好的学校教育,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已成为新时代教育发展的新使命。
美好教育的价值追求,是新时代人们追求美好生活需要的集中体现,也是教育本质精神的回归与呼唤。教育的崇高境界不仅在于知识的传递和能力的提高,更在于做美的教育、办好的教育,达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的。“美的教育”与“好的教育”,是同一钱币的不同方面,它们彼此不可分离。
美的教育首先在于其客观的形态与形式。新时代“美的教育”需要建设美丽新校园,不仅校园环境、教室校舍、教师和学生是美美的,而且要营造学校课堂教学形式美的新形态,构建学校形式美的新样态。
美的教育也在于人们对学校教育的主观感受。如何让学生度过学校的快乐时光、共享青少年儿童的欢乐、经历美的教育体验,是美的教育的根本之所在。这就要求学校切实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让学生欢欣而来、满载而去,以教育的智慧点亮儿童的心灵,让每个学生得到生动活泼的发展;这也要求提升教师的职业幸福感,让他们感受教师职业的伟大与崇高,既能够在学校中自觉自在地“安身立命”,又能够树立“教育强国”的伟大抱负。
美的教育还在于它是否能够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美的教育是具有生活需要的教育;不是生活需要的教育,一定不是美的教育。美的教育一定是与社会生活的需要紧密联系的,而不是异化了的、脱离社会生活需要的“无用的教育”或“累赘多余的教育”。
好的教育是美的教育的基础,也是教育作为一种人类社会实践的存在根本。没有好的教育,何以有美的教育?
好的教育是有质量的教育。教育的质量不仅体现在学生的学业成绩和学生的综合素养上,还体现在学校的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上,更体现在立德树人的培养质量上。好的教育既具有结果标准,也具有过程标准,更要提升人们享受“好的教育”的主观感受。让学生体验和享受好的教育,既要考虑教育质量的条件,也要考虑实现教育质量的途径与方式,实现从“竞争式教育”到“优势教育”的转变。
好的教育是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这种教育既不是“拔苗助长”的教育,也不是“赶鸭子上树”的教育,更不是“灌满一桶水”的填塞式教育。适合的教育要根据学生的潜能和禀赋,开展个性化的教育;还需要以创新教育开发学生的潜力和创造力,因而是“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教育。
好的教育是人民满意的教育。人民满意的教育是公平、公正的教育,是基于共同利益让儿童接受平等的教育;人民满意的教育是自由的教育,是让每个孩子得到自由快乐成长和生动活泼发展的教育;人民满意的教育是均衡发展和充分发展的优质教育。
作者:程晋宽/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道德教育研究所研究员,江苏省“基础教育人才培养协同创新中心”研究人员。
本文内容来自《教育测量与评价》杂志(微信号:jyclypj)
喜欢我们就多一次点赞多一次分享吧~
有缘的人终会相聚,慕客君想了想,要是不分享出来,怕我们会擦肩而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