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下午1:30分,由CCF会士、武汉大学教授何炎祥担任主席并主持的“新工科背景下的计算机教育”论坛如期召开。为加快我国计算机类专业建设与教育改革,提高计算机学科教育质量和人才培育水平,促进广大计算机教育领域从业者在计算机教育方面的经验交流,及时反应新工科建设背景下计算机教育发展与改革成果,本论坛特邀五位讲者作相关报告。
第一位讲者是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的王志英教授。他报告的题目是《新工科计算机类专业系统能力培养》。王老师谈到本科教育的三个一流,九个一批,新工科建设势在必行。其中计算机类专业是新工科建设中数量最多、影响最大的专业。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对计算机类专业人才系统能力培养至关重要。王老师探讨了如何加强系统能力的培养,推动高新技术与计算机类专业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深度融合,提高学生适应新经济发展的整体素质和能力。
第二位讲者是清华大学的孙茂松教授。他报告的题目是《浅谈新工科环境下的人工智能教育》。孙老师指出:人工智能教育的大发展势在必行。不同类型的高校一定要特别注意明确并区别各自培养目标和人才定位,并在此定位约束下,把握好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之间的关系、学科之间交叉的关系以及理论和实践之间的关系。同时他还谈到要充分利用好慕课这一有利手段,通过开设“微专业”等形式,提高教育效率和培养质量。
第三位讲者是哈尔滨工业大学徐晓飞教授。他报告的题目是《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科对新工科建设的作用》。徐老师介绍了新工科建设的背景和特点,并结合软件产业人才观、工程教育观阐述了新工科的人才需求和培养目标。提出了“计算机+”新工科的专业创新及知识体系结构、新工科教学模式改革与人才培养体系关键要素、新工科教育质量评价与保障等方面内涵与实施途径,并阐述了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科在新工科建设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最后提出了对新工科教育的思考与建议。
第四位讲者是上海交通大学的傅育熙教授。他报告的题目是《新工科建设的一个典型案例》。傅老师阐述了物联网工程专业的创立背景和初期所遇到的问题,并讲述了多种解决方法。其次,他结合物联网专业的建设情况介绍了新工科背景下的新要求。物联网专业可以通过专业规范推广、教学示范会议、大学生物联网设计大赛、物联网专业慕课课程、专业实践基地等措施和手段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第五位讲者是浙江大学的何钦铭教授。他报告的题目是《面向新工科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及课程建设》。何老师首先回顾了我国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课程体系以及课程建设的发展历程。其次阐述了两化融合及新经济对学生计算思维与信息化融合集成创新能力提出的新要求,按照“继承与创新、交叉与融合、协调与共享”的原则,提出面向新工科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和课程建设的三个主要思路,即:“宽、专、融”型课程体系建设、学科交叉型课程建设,以及产学合作型资源建设。
至此,本次论坛圆满结束。
(吴黎兵供稿)
2017中国计算机大会(CNCC2017)由中国计算机学会(CCF)主办,福州市人民政府、福州大学承办,福建师范大学、福建工程学院协办。CNCC2017的大会主题是“人工智能改变世界(AI Changes the World)”,大会邀请14位院士、300余位国内外计算机领域知名专家、著名国际国内IT企业家到会演讲。会议包括14个特邀报告、2场大会论坛、40余场前沿技术论坛及30余场特色活动,同期举办科技成果展。大会已举办13届,今年来自700多家企事业单位的6000多名专业人士参会。
CNCC2017更多精彩文章请关注中国计算机学会公众账号
长按二维码关注中国计算机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