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1日被称为“俄罗斯的珍珠港事件”。乌克兰安全局(SBU)经过一年多的策划,对俄罗斯的5个战略空军基地发动了协同攻击。此次打击的目标是俄罗斯空军一些最昂贵且不可替代的资产,包括其远程战略轰炸机和空中预警与控制(AWACS)型飞机。总计,高达34%的俄罗斯战略轰炸机舰队受损或被毁。关键的是,乌克兰在没有使用防区外巡航导弹或隐形飞机的情况下执行此次攻击,而是使用了从卡车后部发射的第一人称视角(FPV)无人机。这次攻击突显了空军基地和其他军事站点可能有多么脆弱,并应作为对其他国家的一个警告,即即使是远距离也无法保护战略资产。

“蛛网行动”是乌克兰安全局多年策划、渗透和等待的顶峰事件。FPV无人机、通信设备和炸药被逐渐偷运进俄罗斯。俄罗斯中部的仓库充当了生产设施,组装FPV无人机,并将发射平台伪装成卡车拖运的移动房屋。乌克兰安全局甚至声称其作战指挥中心设在俄罗斯境内,靠近一个地区联邦安全局(FSB)总部。在袭击当天,乌克兰安全局欺骗俄罗斯卡车司机驾驶载满无人机的货物直接靠近其目标。命令下达后,车顶自动打开,无人机飞向公开停放在硬质停机坪上的目标。乌克兰无人机由位于乌克兰境内的飞行员操纵,使用简单的4G网络连接和控制无人机,以确保所有乌克兰人员在袭击当天安全地身处俄罗斯境外。行动完成后,用作发射平台的卡车自毁。

“蛛网行动”的成功很可能被复制用来攻击美国在海外和本土的基地。过去几个月,俄罗斯等一直在使用无人机监视北约军事设施。俄罗斯也都在大力投资FPV无人机生产并试验集装箱化技术。集装箱化将使任何一方能够将一个与其它商业集装箱无异的通用货运集装箱装满FPV无人机,而不会引起任何警觉。这个货运集装箱可以在港口或卡车停车场闲置数月,直到很可能在冲突期间被激活。最终,该集装箱会像乌克兰人所做的那样,使用商用卡车和卡车司机,在未被察觉的情况下被重新安置到主要军事设施旁边。

潜在对手有众多动机来执行这样的计划。俄罗斯在乌克兰使用了大量防区外武器,限制了其进攻性武器库的规模和能力,使其难以威胁北约基地。可能将集装箱化的FPV无人机视为对其弹道导弹能力的一种成本效益高的补充,尤其是考虑到美国在防空系统上的巨额投资。最重要的是,潜在对手缺乏在北美投送和维持大型常规军事力量的能力。集装箱化的FPV无人机可能被视为一种廉价、可用、低风险的方式,使北约的军事基地面临威胁。

北约基地对此新威胁准备不足。即使在高度戒备状态下,定位侵犯限制空域的小型无人机也极其困难。许多主要战略机场只有少量机库或加固掩体来容纳宝贵的战略飞机。在去年五月袭击伊朗核设施前夕的美军兵力集结期间,驻扎在印度洋岛屿上英美联合基地迪戈加西亚的B-2和B-52轰炸机就停放在停机坪上,尽管存在伊朗无人机攻击的风险。事实上,“蛛网行动”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归因于俄罗斯战略轰炸机停放在露天硬质停机坪上而非机库内

为应对此威胁,应投资动能和非动能能力以保卫其主要战略基地。国内外的空军基地应建造更多机库和加固掩体,确保重要的战略资产免受FPV无人机攻击。干扰器和其他电子战系统应与专门设计用于反制无人机的防空系统以及反无人机拦截器协同部署。此外,军方应与国家安全部门和其他情报机构协调,这些机构拥有现有监视权力,在此类危机期间监视基地内及周边的电子和无线网络。这些系统应在部队保护条件(FPCON)设置为查理(Charlie)或德尔塔(Delta)(表明攻击迫在眉睫)时激活。电子战系统会干扰所有类型的电子设备,包括电话和GPS。因此,仅在危机时期激活这些系统将有助于限制电子战系统对基地周边平民的影响。然而,无论部队保护条件(FPCON)如何,都应加强基地周边的监视(无论是通过巡逻、摄像头还是友方无人机)。对于位于外国的基地,美军认为应与东道国密切合作,确保其军事资产的安全。

俄罗斯军方已从“蛛网行动”暴露的自身缺点中吸取教训,并开始加固其空军基地和其他战略站点。应效仿,迅速加强自身的关键军事设施。

成为VIP会员查看完整内容
2

相关内容

人工智能在军事中可用于多项任务,例如目标识别、大数据处理、作战系统、网络安全、后勤运输、战争医疗、威胁和安全监测以及战斗模拟和训练。
微信扫码咨询专知VIP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