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美国陆军部启动了“雅努斯计划”(Janus Program),这是一项旨在为美国军事设施提供不间断、可靠且安全电力的倡议。该项目被宣传为强调“通过确保训练、部署和作战行动的不间断能源,体现陆军部对作战人员保障的承诺”(美国陆军公共事务部,2025年)。该项目在作战能源与战备状态之间建立了直接联系。这一联系在历史上已得到证实。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石油、油料和润滑剂的短缺阻碍了巴顿将军的装甲部队向柏林推进。历史学家巴兹尔·哈特爵士最终称这是“快速结束战争的最佳机会”,而“当巴顿的坦克燃油被切断时,这个机会很可能就丧失了”(Samaras等人,2019年,第3页)。因此,作战能源——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将其定义为“在执行各项任务和行动过程中,训练、部署、运用和维持部队所需的能源”(英国国防部,2023年,第10页)——具有战术和战略层面的重要意义。

现代作战能源的需求无处不在(Carpenter等人,2021年)。从士兵到作战平台,再到军事基地,军队必须为其部队确保安全可靠能源的稳定供应,以实现高效作战。例如,一名现代士兵在执行多日任务时最多可携带重达10公斤的电池(包括备用电池),为其一系列电子设备供电(Vergun,2018年)。坦克、炮兵连和5吨卡车等平台以柴油为动力,其消耗量取决于其燃油效率(Stoop等人,2025年)。军事基地一直依赖民用电网供电,而前沿作战基地内的设施则需要可靠的能源来源。因此,作战能源不仅仅关乎电池或气候变化;实际上,它关乎军队如何通过发电机(例如柴油发电机、太阳能电池板)调配特定类型的能源(例如太阳能、风能),并将其输入电网(例如电缆、地下线路)或存储系统(例如电池、抽水蓄能),最终输送给兼容设备的相应设施(Carpenter等人,2021年)。

基于对作战能源的此种理解,本文认为,欧洲亟需进行一场系统层面的转变,以寻求替代能源来为基地、平台和士兵供能。当前的政策尚未充分解决诸如两用电网基础设施和碳氢化合物依赖等严重问题。

成为VIP会员查看完整内容
0

相关内容

人工智能在军事中可用于多项任务,例如目标识别、大数据处理、作战系统、网络安全、后勤运输、战争医疗、威胁和安全监测以及战斗模拟和训练。
微信扫码咨询专知VIP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