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多、讨论少】院士热议学术会议:让更多科学家尽情讨论吧

参与学术会议,是科学家从事科研工作的一项不可或缺的内容。好的学术会议,可以产出新的研究方向,甚至诞生一个新的学科。它也因此被称为创新的“发源地”。


“然而,只有充分的讨论,学术会议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科学家才会更有收获。”中科院院士蒋华良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戈登研究会议的启示


2017年9月,中国科学院学部创办了高端国际学术论坛——“雁栖湖会议”。首届论坛的主题是“微生物海洋学——陆海统筹论碳汇”。


整整4天的时间里,国内外50位顶级科学家和青年学者分享了自己的研究课题,并进行了自由、深入的交流。这些交流的成果直接为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IPCC)海洋报告写作研讨提供了有力支撑。


领衔此次论坛的是中科院院士焦念志。焦念志酝酿这样一个论坛已经很久了,他最初的构想来自美国戈登研究会议。


戈登研究会议始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如今,它在学术界享有极高声誉,经久不衰。最重要的原因是它真正为科学家提供了一个可以激发学术新思想的交流环境。焦念志对几次亲身参与戈登研究会议的印象非常深刻。


他记得,其中一次会议的地址选在了一个连空调都没有的中学校园。整整一周,不管是大师级科学家,还是年轻的博士、博士后,都一起住进学校宿舍楼。学校周围环境优美,除了每天固定时间的主题报告,其余大部分时间,科学家们都可以不受拘束地自由活动、讨论、思考。


中科院院士褚君浩也表示,戈登研究会议并不推崇总结现状和成果的复述,而是鼓励参会者走到科学前沿去,哪怕一些想法尚未成熟。在他看来,这种开放和有启发性的交流平台才是创新的发源地。


焦念志的目标,就是希望雁栖湖会议成为这样一个发源地。


报告多、讨论少


目前,国内学术会议的普遍氛围与焦念志所期待的仍有差距。


蒋华良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中国的正式学术会议上,报告多、讨论少,提问环节草草了事。


“好多国内会议,仿佛只有请来更多‘大牌’专家作报告才算有影响力。于是,会议安排报告的科学家越多越好,不管他们是不是像走过场一样。”


蒋华良表示,“事实上,很多年轻的正处于上升期的科学家,对前沿领域的掌握反而更有优势。因此,没必要一味追逐那些所谓的‘诺奖’得主、学术明星。”


而褚君浩的切身感受是,科学家在大量学术会议上所做的主要是展示成果、互通信息。“这种报告本质上是封闭的,每个科学家都是讲自己的研究,偶尔发表一些领域内的观点,严重缺乏不同学科间的相互碰撞。”


此外,根据蒋华良的观察,除了国内一些水平较高的大学外,大多数高校的学生在参加学术会议时主动参与提问交流很少。


“一方面是因为中国人性格比较内向,另一方面语言也有些障碍。面对大科学家时,往往害怕自己的问题太‘浅’、太‘蠢’,不敢举手。”蒋华良也坦言,这“可能是亚洲学生的通病”。


回归对科学问题的思考和交流


不过,到目前为止,尽管数量不多,国内还是出现了一些具有良好学术氛围的会议、论坛。蒋华良提到,香山会议就是最好的代表。“这个会议以讨论为主,报告只是起到引导性作用。”他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香山会议的模式非常值得推广。”


此外,上海东方科技论坛、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年度学术交流会等,学术讨论都非常热烈,已经具备了优秀学术会议的特征。


褚君浩也认为,国内学术会议应该更多样化,鼓励那些小规模的、朴素的、能回归到思考和交流科学问题的会议模式。


而在他看来,要让这种会议模式有发展的空间,让更多科学家愿意坐下来尽情讨论,重要的客观条件“就是让科学家从各种功利性的工作任务中解脱出来,让他们把大多数精力用在思考问题上”。


作者:胡珉琦 丁佳 高雅丽 来源:中国科学报

本文转载自科学网

链接: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8/6/413892.shtm


-END-

专 · 知

人工智能领域主题知识资料查看与加入专知人工智能服务群

【专知AI服务计划】专知AI知识技术服务会员群加入人工智能领域26个主题知识资料全集获取欢迎微信扫一扫加入专知人工智能知识星球群,获取专业知识教程视频资料和与专家交流咨询


请PC登录www.zhuanzhi.ai或者点击阅读原文,注册登录专知,获取更多AI知识资料

请加专知小助手微信(扫一扫如下二维码添加),加入专知主题群(请备注主题类型:AI、NLP、CV、 KG等)交流~

关注专知公众号,获取人工智能的专业知识!

点击“阅读原文”,使用专知

展开全文
Top
微信扫码咨询专知VIP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