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谈自主创新:就算“九死一生”也要啃硬骨头

“科学创新都是‘九死一生’的,必须下定决心。”中国工程院倪光南院士说。5月30日是第二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在中国科协“科技中国梦、建功新时代”专题报告会上,院士专家和青年学生共聚一堂,分享对科学家和科学工作的认识。


自主创新之难,倪光南深有体会,这也是他反复强调“决心”的原因:“自主创新不仅要克服技术、资金等外部困难,也要克服内部困难。有些人觉得‘造船不如买船、买船不如租船’,对通过自主创新掌握核心技术的路线始终不理解。但我一直认为我们不能有任何幻想,科学技术一定要靠自主创新。”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铁路总公司总工程师何华武的名字和高铁连在一起,谈到为何矢志不渝,何华武讲述了多年前的几段经历。“我在西南交通大学读书,从家乡资阳到成都,280公里要坐6个小时火车,一票难求。作为一个交通院校的学生,我就有了改变铁路面貌的想法。”何华武说,“1991年去法国考察高速铁路,车厢内非常舒适、甚至还有若干空闲座位,给我的震动非常大。”


如今,中国高铁有2900多组动车组,运营里程25000公里,最高运营时速350公里,在建规模最大、输送旅客最多,背后的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牵引供电系统等极其复杂,何华武说:“要始终坚持自主创新,不断攻坚克难,解决提速带来的环保问题,保持领先优势。”


和上述两位院士不同,杜祥琬院士的大多数贡献并不为人所知。讲起几十年前在“九所”(现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突破氢弹原理的经历,杜祥琬强调“那时健康的争论和辩论、用科学来说话的学术氛围”,是今天的科研创新应该学习的,“大家不分级别高低,都以老小相称,邓稼先是‘老邓’,我是‘小杜’”。


“有种说法是‘容易发现的都发现了,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但另一方面看,现在的研究设备和工具要强得多,具备探索新的未知的条件。我们当年是用计算尺算核武器的,今天无法想象。”杜祥琬说,“搞科学一是要探索,二是要坚持。希望同学们都认识到基础研究的意义。”


倪光南也对青年学子表达了期望:“希望有更多人为掌握核心技术努力,改变受制于人的情况,这要靠年轻人的努力。”


作者:崔爽 来源:科技日报 


本文转载自科学网

链接: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8/6/413584.shtm

-END-

专 · 知

人工智能领域主题知识资料查看与加入专知人工智能服务群

【专知AI服务计划】专知AI知识技术服务会员群加入人工智能领域26个主题知识资料全集获取欢迎微信扫一扫加入专知人工智能知识星球群,获取专业知识教程视频资料和与专家交流咨询


请PC登录www.zhuanzhi.ai或者点击阅读原文,注册登录专知,获取更多AI知识资料

请加专知小助手微信(扫一扫如下二维码添加),加入专知主题群(请备注主题类型:AI、NLP、CV、 KG等)交流~

关注专知公众号,获取人工智能的专业知识!

点击“阅读原文”,使用专知

展开全文
Top
微信扫码咨询专知VIP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