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陆军正在“艾布拉姆斯”坦克和“布拉德利”步兵战车上测试艾伦控制系统公司(Allen Control Systems)的“牛蛙”(Bullfrog)反无人机武器站。
2025年10月30日,艾伦控制系统公司在X平台上宣布,美国陆军已开始评估将其“牛蛙”自主反无人机武器站集成到“艾布拉姆斯”主战坦克和“布拉德利”步兵战车上,这表明在为前线装甲部队提供防护以应对日益增长的小型、快速、低成本无人机威胁方面做出了具体工作。这一披露正值机械化部队从乌克兰和中东冲突中吸取经验教训之际,在那里,无人机常被用作空中简易爆炸装置,甚至能攻击重装甲车辆。其重要性在于,并非在研究一个遥远的概念,而是在测试一个已安装在作战平台上(即使目前是非射击的模型形式)的系统。通过公开试验,艾伦控制系统公司表明,陆军希望获得车辆层级(而不仅仅是旅级)的反无人机应对能力。
美陆军正在“艾布拉姆斯”坦克和“布拉德利”步战车上测试艾伦控制系统公司的“牛蛙”反无人机炮塔(图片来源:艾伦控制系统公司)
初步试验集中于将该系统集成到现有的美国地面车辆上。该公司发布的照片显示,“牛蛙”模块安装在“布拉德利”战车的后部顶线和“艾布拉姆斯”坦克炮塔的上表面,光电系统偏置一侧,武器支架抬升。即使是模型,这些安装也表明该炮塔无需重大重新设计即可安装,能够避开现有观瞄设备和舱口,并且其定位可为乘员提供全覆盖射界和极大的仰角。该仰角能力至关重要,因为美军车辆上大多数传统的遥控武器站旨在打击徒步步兵和轻型车辆,而非应对近乎垂直降落在发动机舱上的四旋翼无人机。因此,陆军正在评估“牛蛙”是否能作为一套附加套件部署,使一线部队能够以有限的干扰进行安装和维护。
试验不仅关注简单的安装适配,还旨在量化其相对于标准机枪站的性能提升。“牛蛙”的核心是一门12.7毫米(.50口径)武器,有效射速约为每分钟600发,并与传感器和软件集成,设计用于在约1500米范围内探测、分类并交战第1类至第3类无人机。该能力将为“艾布拉姆斯”或“布拉德利”提供一个本地的硬杀伤反无人机包线,可在自主或半自主模式下运行,从而减少乘员需探出舱口暴露的风险。针对用作巡飞弹的无人机,反应时间至关重要:一个已持续跟踪空中目标的自动化稳定炮塔,其反应速度将快于手动旋转的“CROWS”通用遥控武器站。该方法也符合美陆军当前的反无人机系统概念,即将小型、机动效应分散到各平台,而非将防护集中于少数“M-SHORAD”机动近程防空车辆上。
“牛蛙”如何与现有防御套件协同工作及其部署的可能成本也受到审视。配备“战利品”(Trophy)系统的“艾布拉姆斯”坦克和试验“铁拳”(Iron Fist)系统的“布拉德利”步战车对反坦克导弹和火箭推进榴弹拥有强大防护,但这些主动防护系统主要并非为追踪缓慢、轨迹不规则、低信号特征的四旋翼无人机而设计。传统的“CROWS”挂载或本地固定的M2/M240机枪可以应对此类威胁,但仍完全依赖炮手的态势感知能力。“牛蛙”旨在通过提供更大的仰角、自动探测和相对较轻(165磅)的架构来弥补这一能力差距,该架构可适配盟军平台。艾伦控制系统公司在其2025年10月30日的通报中未宣布与美国陆军签订大规模生产合同,表明此项工作仍处于评估或快速原型制造阶段,而非已立项的正式项目。
该公告表明,美陆军现在将小型无人机视为对装甲编队持续存在的平台级威胁,并准备与灵活的新供应商合作以恢复战术控制权。如果“牛蛙”或其衍生系统通过实弹测试,“艾布拉姆斯”和“布拉德利”将获得一层固有的、随时可用的反无人机防护,这将对主动防护系统和更高层级的防空资产形成补充而非替代。
参考来源:armyrecogni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