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简单的理解“产业互联网”?

身处互联网之外,但一直在关注互联网行业。最近听到一个新词“产业互联网”。找过很多资料,就是看不太懂。谁能通俗易懂的解释一下。“产业互联网”能给大众带来…
关注者
98
被浏览
31,110
登录后你可以
不限量看优质回答私信答主深度交流精彩内容一键收藏

任何有生命力的模式都是基于价值的产生,而产生价值通常都是由于技术、科技进步推动的,而所谓价值其实始终都是怎么更有效的优化资源配置,优化资源配置通常有两个方面,一个是在固定的周期内达成目标使用更少的资源,也就是防止资源浪费;另一个是用相同的资源用更短的时间去达成目标,也就是效率,或者两者兼具。这里的资源不单是自然资源,也包括人力、设备、技术等等,严格来讲时间也是一种资源,所以前面两个方面可以总结成一条就是优化资源配置。

所以我们在思考商业模式时首先要想到的是我们用什么样的技术推动了怎样的资源优化配置,其次是这样的优化给什么样角色带来了什么样的价值,再其次是才是我能从这些价值中得到什么?

基于这样的思路我们再来思考产业互联网,区别于消费互联网重塑人和企业之间的关系,产业互联网做的是重塑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关系,但其本质是一样的,都是通过技术改善资源配置的方式从而产生价值,然而由于人具有非常多的共性比如对品牌的认知、对产品的认知、价格的认知、选择商品的思维逻辑等,所以消费互联网可以产生很多针对某一类人群、某一消费领域的大平台,里面的产品和服务类型会非常丰富。但企业和企业之间的关系则缺乏这样的共性,他们会由于提供的产品或服务不同,对交易过程、质量检查过程、定价过程、结算过程、售后过程、服务过程等有非常大的不同,同时他们对于价格的认知、质量的认知理解也会不一样,所以产业互联网不会产生大平台,将会是一个一个的垂直平台,这些平台需要仔细思考行业的特征、行业参与者的诉求、面临的问题,怎么去解决,如何优化行业资源的配置方式,所以产业互联网平台不会再是一家独大,赢家通吃,平台更多的是承担建立行业基础设施的职责,对行业的现有从业者不是竞争关系,而是共赢关系,当然对于原来不产生价值或者其价值由产业互联网平台替代的的一些从业者则会受到冲击或面临转型,比如贸易商原来主要是通过物流、质量控制、压货(金融服务)、仓储、信息传递等等来产生价值,这几项职能就可能被更有效率的专业物流商、专业仓储商、专业质量检验服务商、金融服务商、信息平台来替代。


我们先来看工业化的发展过程,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阐释了分工和专业化可以增加产出,他举了扣针工厂的例子——一个没有受过专门训练的劳动者,无论如何努力,一天也生产不了20枚扣针,但有了分工之后,经过前后18道工序,每人每天可以生产48000枚扣针。这体现出分工的高效率性。斯密分析的分工理论提高效率的原因:第一,分工专业化是劳动者的劳动技巧或熟练程度日益增进。第二,分工可以减少由一种工作换到另一种工作损失的时间。第三,分工使劳动简单化、专门化,从而为机械的发明和使用创造了条件。

同样的现在的很多产业的从业者实际上是可以继续重新进行专业化分工的,前面我们举了贸易商的例子,再比如说做餐饮,需要买菜、切配、下单、炒菜、送餐、收银、洗碗消毒等等,实际完全可以把买菜、切配、下单、洗碗、送餐、收银交给专业服务商来完成,而现在实际也已经产生了各类服务商专业化做这些事情如买菜(美菜)、切配(真功夫)、下单收银(客如云)、洗碗消毒(洗碗下毒供应商)、炒菜(速食快餐)那么为什么现在有了产业互联网可以去替代,而原来市场经过那么多年的发展却一直不能发展出这样的专业服务商呢?我们一直说存在即合理,是不是现在各产业运行的模式就是最好的模式,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工业化的专业分工主要是在一个企业内部,把一个产品的制作拆分成多道工序,每道工序由不同的人来完成从而提高效率,而企业与企业之间的连接更多是通过产品,因为产品是容易计量、容易定价、容易做质量控制的,也就是更容易管理的,所以在工业化的分工体系下一般是一个企业负责一个或多个产品、零件、原料,通常都是有形的,当然也有少量无形的工序外包,但是围绕着生产和销售这些产品的所有服务通常都是自己来完成,比如采购、交易处理、招聘、记账、资金管理、人力管理、信息化、技术研发、品牌打造、市场开拓、渠道拓展等等,前面说过资源的优化配置一定是技术、科技推动的,现在互联网和数据技术发展已经比较成熟、另外还有人工智能正在快速发展中,它们分别带来的是连接、认知、效率;而这些技术的发展为企业的专业化分工方式带来了完全不一样的可能。下面我们逐一分析:

首先说互联网带来的连接,连接可以很大程度上改变企业与企业间的关系,这种关系主要是两个方面的拓展,时间和空间。

空间的拓展:

这个最容易理解,互联网让企业和企业之间不再需要局限于地理位置的限制,因为空间的拓展,交易、营销、服务将不再局限在某一空间,连接可以在任何有网络的地方,可以在脱离实体的门店、展厅、企业所在地以及实物产品的情况下获得连接,这使得企业与企业之间的连接变得非常有效率。同时由于这种连接是非实物的,我们可以无限扩张,理论上你可以有无限的虚拟空间展示企业的商品或服务信息。所以将有形的资源(门店、展厅等)转换成无形的资源后,对资源的优化配置利用是一项极大的革新。前面我们分析过,在没有互联网的时代,交易通常都是以商品的形式进行的,受制于此,专业化分工局限在企业内部,局限在工序,而互联网对空间的拓展可以彻底打破通过实物形态的产品来连接企业的形式,比如我们以前需要信息化服务,那么我们通常是买服务器和软件来使用,那么现在我们不再需要服务器、软件,只需要IT服务就好了,我们不再需要实体的空间,IT服务的云化实际上就是典型的企业内的分工向企业间的专业化服务分工转变。再比如家具的交易,风格性需求、功能性需求、户型需求,各种组合方式非常多,在没有互联网空间拓展的情况下,仅仅依靠门店是很难通过实物感受到所有组合方式的,互联网的连接形成的空间拓展,可以让整个家具行业也有机会重新分工并通过平台整合,让做每件事情的人变得更专业,产品也更丰富,而不再需要全才,比如我需要衣柜、需要茶几、我需要声控、我需要LED灯、我需要除臭、需要杀菌、需要烘干、需要加热、我的颜色需求有点特别,家具不再是整体家具而是一个单项的服务由分别专业提供商提供,由平台整合。互联网连接对空间的拓展是形成这种专业分工的前提,因为你不可能把所以上述服务的组合均形成实物产品再通过门店展示给客户。

时间的拓展

这其实是空间拓展带来的衍生价值,因为不受空间限制后,很多事情可以利用碎片化时间来完成,再结合一些自动化处理,极大的增加了企业的经营和服务时间,理论上一天24小时任何时间点都是经营和服务时间,时间资源得以充分利用,这就让以前因为时间和空间限制不能实现的场景变成可能,为产业的专业化分工提供基础。比如:生鲜产品,时间对于产品的质量有非常大的影响,传统模式下我们都是预测、生产、运输(有可能还有转运)、展示、购买,其实这个过程都是在消耗产品的质量,利用好互联网对时间的拓展,也许我们可以大力提高产品的质量,同时帮助生鲜产业做好再分工,比如预售模式,先在任意时间提需求,再利用高效且独立的生产、仓储、配送体系完成交付;为什么要独立的体系,要重新分工?我是生产牛羊肉的、我是生产鱼鲜的,我是生产水果的,以前的模式是是我们分别都有自己的仓储体系、加工体系、配送体系,但大部分生鲜对这些服务的需求是大致相同的,如果有独立的体系,一个是可以让产能更加饱和,另一个是时间效率更高(专业服务商做全城多供货商的配送,随时都会有车在路上跑)。但在传统模式下受制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很难发展出独立的专业服务商(你很难想象依靠电话、纸质单可以让一个物流配送商完成来自多供货商、多收货点的接单、路径规划、交付、结算等),很难把这些资源整合起来,但互联网连接对时间的拓展使这种整合变为可能,你可以在任意时间处理接单、调整路径、结算等。

而时间和空间的拓展会为企业在各种运作方面带来效率和规模能力的巨大提升:包括传播的效率、营销的效率、服务的效率、运营的规模


传播的效率(精准度和便捷性)

由于互联网的连接是网状的双向的,这和传统媒体自上而下的单向传播有本质的区别。上面我们分析到的所有专业化分工的任何方式都需要规模才有可能生存,否则没有意义。同时产业从业者和消费者对服务的选择完全不一样,逻辑非常简单,“能够带来价值并且是持续的价值”,另一方面产业从业者一般内部都会有相应的圈子。所以互联网连接的传播特性(网状和双向)非常适合推广产业内的优质服务,传播通常是一个用户主动分享到精准的另一个用户,既精准又便捷、口碑可以得到迅速发酵。

营销的效率

在缺乏连接手段的情况下,渠道的拓展依靠的是一级一级多层级的经销商、营销政策也是通过多层体系向下传递,甚至营销政策根本触达不了末级,同时营销也无法精准,一般都是大而全的政策,同样的政策对不同的客户效果是完全不一样的,这就需要有精准化的营销政策,而连接是实现差异化政策必要的前提条件,包括对产品的管理也一样,不同的客户有不一样的产品需求,同时同一个产品在不同的客户可能处于不同的生命周期,连接可以让更精准的产品政策得到落地,所以当我们的营销具备更高的效率的时候,整个的营销的模式就会改变,所有企业都将更便捷更有效率的接触到最终端企业,那么原来一级一级的分工体系就会发生变化,和我们之前举例说明的贸易商的例子一样,现在经销商承担的触点、仓储、配送、安装、售后等职能将被分成不同的专业服务商来完成,而由产业平台来连接不同的专业服务商、厂商、客户。

服务的效率

时间和空间的拓展对于企业服务的效率带来质的飞跃,特别是在交易的所有过程中,在售前阶段需要对产品或服务及其对应的品牌有详细的了解,对价格、促销政策有清晰的认知,对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标准要达成共识,由于连接带来的时间和空间的拓展,让企业和企业之间能够随时随地获取这些信息。而在交易过程中有了连接,结合产品及服务的标准化以及智能客服,一个业务员可以服务的客户将会大大增加,而在售后的加工、仓储、发货、配送、安装、维修、结算等全过程在和各角色连接的情况下,效率也会得到极大的提升。

运营的规模(产品和客户)

由于营销效率及服务效率的大力提升,企业可以运营的规模则会成倍的增长,原来需要通过多级经销商和终端建立连接,除了需要各级经销商帮助企业拓展外,更重要的是因为没有连接的手段,企业不可能运营如此庞大的终端;另外就是,当企业与企业之间跨地域以后,企业与企业之间连接也很艰难,这也是经常制约企业发展的原因,也是各产业形成当前的分工模式的原因,需要本地化的线下的连接手段。


另外产业专业化分工的重塑同时还要有两个重要的前提,数据的利用和行业的标准化。如果各专业服务商提供的服务是非标准化的,会导致产品或服务质量无法保证,也会导致企业或个人在选择服务的时候会有非常大的困难,需要大量的考察、尝试,这种情况下就会选择由自己来做。而数据的利用则是必须要有对行业的数据进行充分的积累,专业服务商才能比企业自己提供服务更有优势,比如我想做一个专业招聘服务,如果我可以把通过各种方式得到候选人的各种信息包括资格证书、历史业绩、获奖情况、专业技能、历史绩效、周边评价,你需要真的有行业人才库并且这些信息是真实的而不是现在这种个人简历一样的内容,不停的累积数据并加以利用等等,才能让整个产业的人才流动更有效率并且合理。但数据的获得和连接也是密不可分的


连接是数据获取通道(准确性、及时性)


传统的信息化时间我们的数据均是来源于企业的员工(主要是内勤的角色),这种数据获取的方式通常有明显的滞后性,因为需要把纸质、电话、聊天工具内容转化成结构性的语言,同时在内部流程暂时不需要的情况下是不会进入系统的,数据滞后性更加严重。

由于经过了一层线下的转化也很难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当业务与系统不同步时一定会有这个问题。

因为连接我们运营的规模提升后,我们获取的数据也将更加丰富,比如在对我们做供应链预测、产品生命周期管理、促销政策制定、渠道政策制定,我们获取的数据是终端的数据还是一批商的数据,对于我们决策准确性的影响是巨大的。


连接是标准化的前提

前面说到了数据标准化特别是行业数据的标准化是产生价值的核心前提,只有行业的所有角色都在同一套标准体系下,才有可能进行专业化分工从而提升效率,

比如:在化工行业,上下游的所有企业都需要买设备的备品备件,由于备品备件的各类非常多,非常杂,企业通常是找一些贸易商来供货,但由于品种过于庞杂,贸易商又会去找其他商家去购买,但又由于同一个品种每个企业的名称也有区别,这些都会导致效率问题,而如果把上下游供应商连接到一起,大家使用同样的语言,则大家就会逐渐在企业内部也使用这套标准,最终逐步实现行业的标准化。


数据的作用

数据最大的作用是帮助我们更加深刻的认识事物及其运行的规律,从而让我们更好的做资源配置。我们可以对产品、渠道、消费者、供应商、设备等等有更深刻的认知,在认知的基础上做出更准确的决策,甚至创新商业模式。(我们这里主要说的是有了互联网企业和外部连接以后的数据 ,其实传统的ERP、MES等系统也能产生数据,但这些数据更多的是帮助企业认识自身来帮助决策,这个不在讨论范围内),具体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对企业自身经营的作用

对营销

当我们可以对产品、渠道、消费者有更深刻的认知后,首先我们可以让企业能够在最合适的渠道用最合适的产品来精准服务合适的消费者,而由于这些认知是数据化的,不是在某一个人或者某一群人脑子里面的,所以他可复制,可共享,这就为产业的专业化分工提供了基础,比如:如果我是一个物流商,我并不知道各个卖家的销量情况(涉及到物流布局的规模)及卖家的客户的地址分布情况(收货地址涉及到物流点和路径规划)、产品情况(产品会涉及到我用什么样的物流工具),我就不知道应该怎样布局我的物流才能符合市场需求,所以传统的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交易下一般就会是卖家承担了物流责任,或者通过市场散户司机来完成物流,但这种方式其实是存在很大的资源浪费的,不管是自己承担还是通过散户司机,物流产能一定是没有被完全使用的,同时找散户司机还存在非常大的因为信息不对称导致的交易成本。但可视化、可共享、全面的数据让专业物流商可以提前规划好物流点、物流工具、路径、规模,最大限度的利用物流资源服务于多样化的卖家。

对生产

当我们更深刻的对设备、产品、客户等有认知,那么生产可以更好的预测需求,防止结构化的产品短缺,更好的了解设备从而提前针对运行状况进行针对性的策略,提升设备的利用率,同时对设备更精确的认知和控制,则让工序级的企业间分工成为可能。

二、对行业的提升


对金融

金融服务通常都需要抵押物,但像房地产、工资等这些可量化有市场价对于银行来讲是比较容易评估的,但对于一些行业的产品,比如一些品牌属性弱的散装产品,由于标准、等级这些都不明确,同时市场价变化也非常大,金融机构很难评估,也很难贷款,未来金融服务的趋势一定是大量依靠行业数据来提供更精准的服务,这也为行业的专业化服务提供基础,以前一些角色在某些金融机构暂时不能覆盖的领域生存,会逐步被专业的金融服务商替代。

对研发

我们对产品或技术的研发通常都是在试验室完成的,但试验室的样本量非常小,对于一些环境、操作对于结果的影响的规律只能做大致判断,结合现在的物联网及数据技术我们可以更好的研究各影响因素的相关性以及它们对产品质量的影响,比如农产品的土壤、微量元素、天气、水分等等对于生长的影响通过大面积的数据收集,对于研发有巨大的作用。这时候就需要把研发从企业级变为行业级才有可能得到相关全面的数据,研发就也需要进行专业化分工。

对供需平衡

现在的经济条件下,我们供需平衡更多的是依靠价格去调节,但价格调节具有明显的滞后性,如果我们的行业平台中对供需双方的数据且是符合一定标准的数据,那么行业的供需不平衡一定会比现行的完全依靠价格的调节造成的资源浪费少得多,当然供需数据进入平台的程度和数据质量决定了我们能对供需平衡改善的程度。






为什么到现在不是所有行业都在向专业化分工发展?

这篇文章分析的是未来的一个方向,要最终达成还需要每一个行业进行具体研究,是一个什么样的分工方式才能算是更合理的资源配置,同时技术也需要发展到足以改变分工的程度,比如同样是互联网技术,没有移动端的发展很多场景是没有办法实现的;另外就是从业人员对技术的接受需要一个反应时间,比如农业从业人员对于移动支付的认可就是支付工具出现应用成熟以后很长一段时间。


未来的产业互联网是个什么样子?

会有很多产业互联网?每个行业很多共性的服务被抽象出来,由专业的服务商来完成,而平台将负责整合所有企业或个人,整合过程实际就是连接和标准化的过程,每类产品根据产品的特点会产生不同的平台,而一些跨品类的服务又会被抽象出来形成跨品类的的产业平台如仓储服务、配送服务等等,而一些跨产业的共性服务也会被抽象出来形成更底层的平台,比如支付、底层信息化服务、记账服务、金融服务等等,平台与平台之间也会产生连接,通常是上层平台调用更底层平台的服务。组织或个人均会接入平台,并成为平台的一个生态。所以产业互联网的本质是利用新技术对产业运作的模式进行再造从而优化资源配置,将企业与企业之间的连接从原来通过产品的连接变为通过平台来连接,原来大部分向下游提供产品的企业或个人会转换成专业服务提供商,所以产业互联网不是简单的把线下的交易模式搬到线上,而是利用互联网技术对产业的分工进行重构,这是一次类似工业化的变革,因为机械化企业的生产过程被拆分成了若干工序,每个人只完成自己的工序,再利用机械化提高效率,优化资源配置。而产业互联网则是将产业的运作过程拆分成若干服务,每个企业或个人只提供自己的服务,再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提高效率,优化资源配置。